欸,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種困惑?當一束美麗的鮮花,從綻放到枯萎,最終無可避免地走向凋零,那時候,你把她丟進垃圾筒時,心裡會不會嘀咕:「花,到底是不是垃圾啊?」
答案其實很簡單,也很複雜:花,本身不是垃圾,它是一種有機物質,但如果我們沒有妥善處理,它確實會變成垃圾,甚至對環境造成不小的負擔。這其中牽涉到的不只是花朵本身,還有它從栽培到送到你手上的整個「生命週期」喔!讓我們一起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吧!
想想看,每次收到或買到花的時候,是不是都覺得超開心的?那種芬芳、那種色彩,真的能讓整個空間都亮起來,心情也跟著飛揚起來。但隨著時間過去,花朵開始垂頭、花瓣掉落,慢慢地,它就從「美景」變成你眼中的「殘骸」了。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大自然規律的一部分嘛!
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負責傳宗接代。當它的生理功能完成或環境不再適合時,自然就會凋謝、枯萎。這原本是一種完美的自然循環,花朵分解後回歸土壤,養分再次被植物吸收,生生不息。可是,當這些花朵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它們的「生命旅程」就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你可能會想,一根用過的塑膠吸管是垃圾、一個壞掉的電器是垃圾,因為它們無法自然分解,或者分解速度非常慢,會長期佔用空間、污染環境。那鮮花呢?它是天然的啊!它會腐爛、會分解,怎麼會是垃圾?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啦!鮮花之所以可能變成「垃圾」,並不是因為它本身不好,而是因為我們人類的處理方式。如果大量鮮花被直接丟進一般的垃圾筒,然後被運往焚化爐燒掉,或是掩埋場堆放,那它們就真的成了垃圾啦!在焚化爐裡,有機物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在掩埋場裡,厭氧分解又可能產生甲烷,這兩種都是加劇溫室效應的氣體,對環境可是一點都不友善呢。
「花朵本身並非垃圾,它只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然而,在人類的都市生活中,如何讓這份自然的美好完整回歸循環,而非成為環境負擔,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課題。」
別以為只有花朵凋謝了才要煩惱它是不是垃圾。事實上,從一朵花被種植出來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經開始累積它的「環境足跡」囉!這段旅程的每一步,都可能對地球產生影響。你知道嗎?很多我們看到的漂亮切花,其實都經過一段複雜且耗能的旅程才到達花店呢!
當花朵被採摘下來後,為了保持新鮮,它們通常會被立即包裝,然後進入冷鏈系統。這段旅程可能是這樣的:
採摘與預冷:花朵在清晨採摘,迅速預冷以降低新陳代謝。 包裝與集貨:妥善包裝後,被送往集貨場。 長途運輸:許多花卉是跨國運輸的喔!搭乘飛機、貨車,甚至海運。想像一下,從南美洲運到亞洲,這中間消耗了多少燃油? 冷藏儲存:在花店或批發市場,花朵也需要冷藏,以延長其壽命。這整個過程,從運輸工具排放的廢氣,到冷藏設備耗費的電力,都為我們的地球增加了不少碳排放呢!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花朵本身是天然的,但它的「產業鏈」卻可能不那麼環保。
你可能沒注意到,但花藝設計中常用的一些資材,也可能是環境隱憂:
花泥(Floral Foam):這大概是最常被詬病的一項了。花泥雖然能吸水、固定花材,但它主要成分是酚醛樹脂,是一種塑膠聚合物,幾乎無法自然分解。想想看,每次一場活動或婚禮結束後,會產生多少花泥垃圾?這真的是很令人頭痛的問題啊!我個人在接觸花藝後,也越來越傾向使用花泥的替代品,像是金屬網、碎石或木屑等等,雖然操作起來可能沒那麼方便,但對環境的友善度可是大大提升喔! 塑膠包裝:為了保護花束,很多花店會使用塑膠膜、塑膠袋或緞帶包裝。這些一次性的塑膠垃圾,也是海洋和陸地污染的來源之一。好啦,說了這麼多,不是要大家從此不買花喔!而是要告訴你,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讓這份美好不只存在於盛開的瞬間,更能融入永續的循環裡。其實,當鮮花功成身退後,它們的「生命」還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呢!
堆肥,就是把有機廢物分解成肥沃土壤的過程。對於凋謝的花朵來說,堆肥絕對是讓它們回歸大自然最好的方式。想像一下,你親手把這些曾經帶給你喜悅的花朵,變成滋養植物的養分,是不是超有意義的?
家庭堆肥的簡單步驟如果你家裡有庭院、陽台空間,或是社區有廚餘堆肥計畫,那真的可以試試看!
移除非有機部分: 首先,把花束上的包裝紙、塑膠膜、緞帶、鐵絲、花泥,以及任何非植物的部分都移除掉。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時候,我們把花當成「垃圾」,正是因為混雜了這些無法分解的資材。 如果花朵是盆栽,請把盆器、裝飾品等也移除。 剪碎花材: 把花朵、莖葉、枝條剪成小塊。切得越小,越容易分解,堆肥的速度也會越快喔! 粗的莖幹可以多剪幾段,確保能充分接觸到空氣和微生物。 混合「綠」與「棕」: 堆肥需要碳(棕色物質,如枯葉、乾草、小木屑)和氮(綠色物質,如廚餘、新鮮雜草、剪下的鮮花)的平衡。 鮮花富含氮,屬於「綠色物質」。所以,在加入花朵時,最好能搭配一些「棕色物質」,例如: 園藝廢棄物(枯枝、落葉) 報紙、紙板(撕碎) 咖啡渣、茶葉渣 保持濕度與通風: 堆肥需要適當的濕潤,就像擰乾的海綿一樣。太乾會分解得很慢,太濕則容易發臭。 定期翻動堆肥,讓空氣流通,可以加速分解,也能避免產生異味。 耐心等待:依據你的堆肥方式、氣溫和材料大小,可能需要幾週到幾個月不等的時間,就能得到肥沃的腐植土囉!這些土可以用來種花、種菜,完全實現養分循環,超有成就感的!
如果你家裡不適合做堆肥,也別氣餒!可以查詢看看你所在的縣市有沒有廚餘回收的服務。有些社區或環保單位也會定期收集有機廢棄物進行堆肥,這些都是很棒的選擇喔!
除了堆肥,其實還有很多超棒的方法,可以讓凋謝的花朵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而不是直接進垃圾筒。這也是我個人很喜歡嘗試的部分!
1. 製作乾燥花與永生花 乾燥花:這是最常見的延續花朵生命的方式之一。只要將鮮花倒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大約一週到一個月就能自然風乾。乾燥花可以做成花束、掛飾、相框裝飾等等,別有一番復古風味。像我就常常把朋友送的、有紀念意義的花束,挑幾朵下來做成乾燥花,這樣每次看到都會回想起當時的溫馨時刻,超棒的! 永生花:永生花是透過特殊處理技術,將鮮花的細胞水分和色素替換,使其在視覺和觸感上都保持鮮花狀態,但卻能長時間保存,而且不需要澆水。雖然製作過程比較複雜,但市面上也有很多永生花商品,作為送禮或擺飾都是很棒的選擇,能大幅減少花材的浪費。 2. 製作香氛小物 花瓣浴:乾燥的花瓣可以用來泡澡,享受一場充滿花香的療癒時光。 香包與芳香包:將乾燥的花瓣與一些天然香料(如薰衣草、迷迭香)混合,裝入小布袋中,放在衣櫃、抽屜或車裡,就能散發自然的香氣。 自製花水:某些花朵(如玫瑰)可以蒸餾製作成花水,作為天然的化妝水或空氣清新劑。 3. 天然染色材料有些花朵含有天然色素,可以用來為布料、紙張進行染色。例如,洛神花能染出美麗的粉紅色,洋蔥皮則能染出金黃色。這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實驗,讓花朵的顏色以另一種形式被看見。
4. 製作獨特飾品或擺件 壓花:將花瓣或小花朵壓平、乾燥後,可以黏貼在卡片、筆記本、手機殼上,甚至可以製作成吊墜、耳環等飾品。 樹脂工藝:將乾燥後的迷你花朵或花瓣封存在環氧樹脂中,製作成獨一無二的飾品、鑰匙圈、紙鎮等等。這是我個人最近很迷的手作方式,把那些捨不得丟掉的迷你小花,像是滿天星、小雛菊,做成項鍊或耳環,每天都能戴在身上,超有紀念意義的!回想我剛開始接觸花藝的時候,也常常把凋謝的花直接丟掉。但隨著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越來越多,以及深入了解花卉產業後,我開始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對待這些帶給我們美的生命?
我開始嘗試家裡的小型堆肥桶,將廚餘和凋謝的花朵混合,雖然剛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但當看到有機質慢慢分解成黑色的腐植土時,那種喜悅和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這些肥土後來都成了我陽台植物的營養來源,讓它們長得更茁壯,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生態循環。
此外,我也會特別留意花藝資材的選擇。像是避免使用花泥,或者選擇可回收、可重複使用的花器。當我在花店挑選鮮花時,也會多問一句:「你們的包裝材料是環保的嗎?」「這些花是當地產的嗎?」雖然有時候可能不那麼方便,但這些小小的舉動,都在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這不是要你馬上變成環保鬥士,而是從生活中的小細節開始改變,慢慢培養永續的消費習慣:
選擇當季、在地花材:減少花卉運輸的碳足跡,支持本地花農。 多利用盆栽取代切花:盆栽的生命週期更長,可以透過換盆、修剪來延續觀賞期,甚至可以繁殖。 選用環保資材:盡量避免使用花泥,改用花網、鐵絲網、樹枝或重複使用的玻璃珠、碎石來固定花材。在購買花束時,可以主動要求店家減少塑膠包裝。 學習花朵的「二次利用」:前面提到的乾燥花、壓花、堆肥等等,都是很棒的方式,讓花朵的生命價值最大化。 支持永續花店:有些花店會特別強調使用在地、有機花材,或提供花材回收、花藝資材租賃的服務。透過消費支持這些店家,也是一種力量。切花之所以容易枯萎,主要是因為它們離開了根系,無法再從土壤中穩定地吸收水分和養分。一旦切口堵塞或水分蒸散過快,花朵就會缺水,導致凋萎。這就像人體脫水一樣,會感到虛弱不適。
要延長切花的壽命,其實有很多小撇步喔!我個人是這樣做的:
收到後立刻處理: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用銳利的小刀或剪刀,在水中斜剪花莖末端約2-3公分。斜剪能增加切口面積,幫助花朵吸收更多水分,而水中剪莖則能避免空氣進入莖部,形成「氣泡栓塞」,阻礙水分吸收。這一步超級關鍵,效果馬上看得見!
去除多餘葉片:花莖浸泡在水中部分的葉片一定要去除!因為這些葉片泡在水裡容易腐爛,滋生細菌,污染水質,進而堵塞花莖切口,讓花朵喝不到水。同時,減少葉片也能降低水分蒸散的速度。
換水與修剪:每天或隔天換水一次,用清水即可。每次換水時,可以順便再次斜剪莖部一小段,清除可能堵塞的切口,確保吸水通暢。水質如果能使用過濾水會更好,因為自來水中的氯有時候對花朵不太好。
擺放位置:將花瓶擺放在陰涼、通風,但避免陽光直射和熱源(如電視、暖氣)的地方。陽光直射和高溫會加速花朵水分蒸散,讓它們更快凋謝。還有,也不要放在水果旁邊喔,因為有些水果(特別是蘋果、香蕉)會釋放乙烯,這是一種會加速花朵成熟和老化的植物賀爾蒙!
使用保鮮劑:市售的鮮花保鮮劑效果不錯!它通常含有糖分(提供養分)、殺菌劑(抑制細菌生長)和酸化劑(幫助水分吸收)。如果你沒有保鮮劑,也可以嘗試在水中加入少量漂白水(幾滴就好,殺菌用)和一小撮糖(提供能量),但效果可能沒有專業保鮮劑那麼好。
做好這些,你就能讓你的花束多撐好幾天,甚至一個禮拜以上呢!
花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綿」,在花藝設計中真的是一個又愛又恨的存在啊!它輕巧、吸水力強、固定花材方便,幾乎是現代花藝的標配。然而,它之所以被環保人士嚴重詬病,就是因為它的材質問題。
花泥主要由酚醛樹脂(Phenolic Resin)製成,這是一種塑膠聚合物,裡面還可能含有甲醛、碳黑等化學物質。最令人頭痛的是,它根本無法生物分解!它會像塑膠微粒一樣,在環境中碎裂成更小的顆粒,進入土壤、水源,甚至海洋,對生態系統造成長期的污染。想想看,每完成一個花藝作品,就可能產生一塊無法分解的垃圾,長期累積下來的數量非常驚人!
幸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花藝師和消費者開始尋找花泥的替代品。以下是一些常見且實用的「無花泥」替代方案:
雞籠網(Chicken Wire):這是最受專業花藝師歡迎的替代品之一。將雞籠網剪成適當大小,揉捏成團或固定在花器底部,就能形成一個支撐結構,讓花莖穩固插入。雞籠網是金屬材質,可以重複使用,用久了也不容易生鏽,非常耐用又環保。
花梗交叉固定:在花瓶或花器中,利用花莖自身的硬度和弧度,讓它們互相交叉支撐,形成一個「網格」。這種方法特別適合瓶插花束,效果自然又優雅,而且完全零廢棄!我每次插花時,都會盡量先用這個方法試試看,能省去很多資材呢。
砂石、卵石或玻璃珠:在花器底部鋪一層厚重的砂石或卵石,可以提供支撐力,同時增加花器重心,防止傾倒。透明的玻璃珠則能營造出清澈的水底效果,讓花藝作品看起來更晶瑩剔透。這些材料都可以重複清洗和使用。
枝條或藤蔓:利用一些堅韌的樹枝或藤蔓,纏繞成圈狀或編織成網狀,放入花器中作為固定。這不僅環保,還能為花藝作品增添一份自然、野趣的美感。
可生物降解花泥: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聲稱「可生物降解」或「環保」的花泥產品。它們通常以植物纖維或其他天然材料製成。不過,在選購這類產品時,最好還是仔細查看其成分和分解認證,確保真的對環境友善,而非「綠色漂洗」(Greenwashing)。
雖然使用這些替代品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適應,練習不同的技巧,但為了環境永續,這些努力都是非常值得的!
原則上,幾乎所有的植物材料,包括花朵、莖、葉,都可以用來堆肥,因為它們都是有機質,可以被微生物分解。這也是鮮花回歸大自然循環的最佳途徑。
不過,在使用花材堆肥時,還是有一些「眉角」要注意,才能讓堆肥過程更順利、更有效率,也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移除所有非有機物: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將花材放入堆肥箱前,務必徹底移除所有與花材「無關」的物件。這包括:
塑膠:塑膠包裝紙、塑膠繩、塑膠膜。 金屬:固定花束的鐵絲、花藝設計中使用的鐵絲網。 玻璃:裝飾用的小玻璃珠或碎玻璃。 花泥:無論是綠色或深色的傳統花泥,都不可堆肥,因為它們是塑膠。即便是號稱「可分解」的花泥,也建議查閱清楚其分解條件和認證。 染料或亮粉:有些花朵會被噴上人造染料或亮粉,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對堆肥過程或最終土壤品質產生影響,建議盡量避免放入。 避免帶有病蟲害的花材:如果你的花朵有明顯的病蟲害跡象,例如葉片發黃、有霉斑、或是發現有蟲卵,最好不要直接放入家庭堆肥中。因為家庭堆肥的溫度通常不足以殺死病菌或蟲卵,反而可能在堆肥完成後,把這些病蟲害帶到你的花園或盆栽中,造成新的感染。這類花材建議直接當一般垃圾處理。
控制量與大小:一次性放入大量的單一花材(尤其莖部粗壯的),可能會導致堆肥堆的氮碳比失衡,或者分解速度不均。最好能將花材剪碎,並與其他「棕色物質」(如枯葉、報紙碎屑)混合,以維持良好的通風和分解效率。
考慮氣味問題:有些花朵在分解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較重的氣味,特別是如果堆肥堆不夠通風或過於潮濕時。如果擔心氣味問題,可以少量多次地加入花材,並確保定期翻動堆肥,保持其通風。
總之,只要處理得當,鮮花絕對是堆肥的好材料,能讓你的花園更健康,也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這個問題很有趣,答案是「看情況」!從「減少廢棄物」的角度來看,乾燥花和永生花確實比鮮花更環保,因為它們能大幅延長觀賞期,減少了頻繁購買、消耗和丟棄的問題。
讓我們來細看一下:
乾燥花:優點:
零廢棄:很多乾燥花是你買了鮮花,自己DIY風乾的。這讓鮮花得到了「第二次生命」,避免了直接丟棄。 低碳足跡:乾燥過程通常不需要額外能源(自然風乾),且乾燥花因為輕、不需冷藏,運輸過程的碳排放遠低於鮮花。 耐用:保存得當的話,可以擺放數月甚至數年。缺點:
來源問題:如果乾燥花本身就是為了製作乾燥花而特地栽種、採收並加工的,那麼它的初始栽培和處理過程仍然會產生環境足跡(如水、農藥、能源消耗)。 加工問題:有些乾燥花為了保持色澤或形狀,可能會經過染色或化學處理,這些化學物質也可能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污染。結論: 自己用鮮花製作乾燥花是最環保的選項。如果購買乾燥花,可以考慮選擇未經染色、加工較少的產品。
永生花:優點:
超長壽命:可以保存數年,甚至十年以上,極大地減少了更換頻率和廢棄物產生。這對減少資源消耗和垃圾處理壓力非常有幫助。 無需維護:不需要澆水、陽光,方便省心。缺點:
複雜的加工過程:永生花是透過化學溶液(通常是酒精、甘油、染料等)浸泡替換花朵內部汁液來實現「永生」的。這個過程相對複雜且可能耗能,並涉及一些化學物質的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的生產和廢棄處理也需要考量其環境影響。 初始碳足跡:永生花多數是從特定產地(如厄瓜多、哥倫比亞)進口,運輸的碳足跡仍然存在。 最終處理:雖然保存很久,但一旦損壞或不再需要,永生花由於其化學處理,通常不能直接堆肥,只能當作一般垃圾處理。結論: 永生花在延長壽命、減少丟棄方面表現出色,但在生產加工和最終處理上存在環境挑戰。若能確保其生產過程符合環保標準,且消費者能長期珍惜使用,那它的環保價值就會更高。
總體來說,相較於每週或每幾天就丟棄的鮮花,乾燥花和永生花因為其「耐用性」,在減少短期廢棄物產生方面有顯著優勢。然而,若要評估其「總體」環保效益,則需將其從種植到加工、運輸再到最終廢棄的整個生命週期都納入考量。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減少消費、重複使用、有效回收」囉!
太棒了!能夠有這種意識的你,已經是邁向環境友善的第一步了!身為消費者,我們的選擇力量很大,可以引導市場走向更永續的方向。以下是我個人會建議你參考的做法:
選擇當季、在地花材: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在地花材可以大大減少長途運輸所產生的碳足跡,因為不需要搭飛機或貨櫃船,也就不需要長時間的冷藏。此外,在地花農也更能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來種植,通常較能減少水資源和農藥的過度使用。在購買時,可以主動詢問店家「這是台灣產的嗎?」「現在有什麼當季的花?」。
優先考慮盆栽植物: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長期觀賞或綠化空間,盆栽絕對是比切花更環保的選擇。盆栽植物有自己的根系,可以持續生長,生命週期遠比切花長。你甚至可以學習換盆、修剪、施肥,讓植物陪伴你更久,減少一次性消耗。
支持有永續認證的花店或花農:一些花店或花農會取得特定的永續或有機認證,這代表他們在種植、採收、運輸等環節都符合一定的環保標準,例如:減少農藥使用、水資源管理、再生能源利用等。你可以透過網路搜尋或詢問花店來了解他們是否有相關認證。
減少塑膠包裝:在購買花束時,可以禮貌地請店家減少使用塑膠膜、塑膠袋或一次性緞帶。自備環保袋或花器也是很棒的習慣!有些店家甚至會提供花器租賃服務,使用完畢後歸還,這樣能減少資源浪費。
重複利用花材與花器:如果你購買了切花,記得活用前面提到的「二次利用」方式(乾燥花、堆肥)。至於花器,玻璃花瓶、陶瓷花盆都可以清洗後重複使用,甚至可以用來收納其他物品,不要隨意丟棄。
避免過度消費與衝動購買:雖然花很美,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衝動購買,結果卻沒時間照顧或欣賞。學會克制,只在真正需要或有特殊場合時才購買,並確保你會好好珍惜它,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消費態度喔!
這些看似微小的選擇,當越來越多人加入時,就能匯聚成一股改變產業的力量,讓花卉產業朝向更永續、更環境友善的方向發展。讓我們一起享受花的美好,同時也守護我們的地球吧!
相关知识
石蓮花要曬太陽嗎?光照與溫度指南,打造完美石蓮花
綠豆如何繁殖?從種子到新株的完整指南
什麼花的花語是死亡?罌粟花浪漫死亡之戀的手繪教學
花可以冰冰箱嗎?
草莓要修剪嗎?高效草莓修剪秘訣:完整教學,收穫更大更甜美的草莓!
茶花需要曬太陽嗎?
枇杷何時成熟?從花序形成到果實採收的關鍵時程
“雞蛋花可以水培嗎?水培雞蛋花的養分補給指南”
水果是素食嗎?
七里香要全日照嗎?注意這些重點,讓七里香葉茂花繁香滿室
网址: 花是垃圾嗎?深度探討鮮花生命週期、環保循環與永續利用的關鍵思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5417.html
上一篇: 桅子花怎么样用什么土 桅子花专用 |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新一轮化肥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