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农业病害科普|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怎么治?

农业病害科普|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怎么治?

花生,被誉为“长生果”,不仅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更是改善土壤结构、助力可持续农业的宝贵作物。然而,根腐病和茎腐病这两大“隐形杀手”严重威胁着花生产量和品质。它们从根基处破坏植株,往往在症状明显时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科学认知这两种病害,掌握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怎么治,对于保障花生丰产稳产、维护农户收益至关重要。

一、根腐病与茎腐病的成因探秘

根腐病的幕后推手:

真菌军团是主力:主要由土壤中的镰刀菌属真菌(如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青霉菌属真菌(如草酸青霉)等引起。它们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等待时机。

土壤与环境是帮凶:高湿涝渍是诱发根腐病的关键因素。土壤排水不良、持续降雨或灌溉过量导致根系缺氧,抵抗力下降。连作重茬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土壤温度(尤其25-30℃时)适宜病原菌活动。土壤贫瘠、酸化、有机质缺乏等不良状况削弱植株抗性。

茎腐病的入侵路径:

真菌伺机而动:主要由藤壶状真菌引起。该病原菌同样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

物理损伤大开方便之门:这是茎腐病发生的关键诱因。农事操作(如中耕除草、施肥)造成的机械伤口、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啃食造成的伤口、风雨摩擦造成的伤口以及自然裂口,都成为藤壶真菌侵入植株茎基部的直接通道。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在花生封垄后)极利于病菌通过伤口侵染和传播蔓延。

二、病害成因分析

及时发现是控制损失的关键。

根腐病的典型症状:

根部病变:初期细根变褐腐烂,逐渐蔓延至主根。病根表面粗糙,内部维管束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木质部变色是重要特征),严重时整个根系湿腐、易断,有时可见粉红色霉层(镰刀菌)或青绿色霉层(青霉菌)。

地上部表现:病株生长迟缓,明显矮于健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褪绿、变黄。在晴天中午前后,叶片常出现萎蔫下垂,早晚或阴天可能暂时恢复,后期则永久萎蔫、枯死。拔出病株可见根系严重腐烂。

茎腐病的典型症状:

茎基病变:发病部位主要在靠近地面的茎基部或第一对侧枝分生处。初期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的病斑,迅速环绕茎部扩展。病斑处变褐、变黑、软化腐烂,表皮常纵裂或剥离。潮湿时病部长出密集的黑色小颗粒(病原菌的子囊壳,形似藤壶,故名)。

植株整体枯萎:由于茎基部腐烂,水分和养分输送中断,病株地上部分表现为突然失水萎蔫,叶片青枯下垂,通常整株迅速枯死,叶片悬挂在枯死的茎秆上。在田间常成片或成行发生。

、根腐病、茎腐病预防措施

预防远胜于治疗,综合农业管理是基石。

优化农业管理:

严格轮作换茬:避免花生连作。与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或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以上,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合理密植,保障通风: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确定适宜密度。避免过度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不利于病菌滋生传播。

强化土壤健康管理:

改善土壤排水性能: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时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做到雨停田干无积水。低洼地采用高垄栽培。

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重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科学配施氮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钙肥(如石膏),增强植株抗病力。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坚持病害监测预警:

掌握早期识别技术:了解根腐病和茎腐病的早期症状特点(如根褐变、茎基水渍斑),关注植株生长状态变化(如生长迟缓、中午萎蔫)。

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尤其在花生苗期、封垄前后及雨季,加强田间巡查频率。重点检查低洼积水处、往年病区、植株茎基部和根系。发现疑似病株立即标记并采取下一步措施。

、根腐病、茎腐病治疗方法

一旦发病,需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蔓延。

根腐病的综合治疗:

化学药剂灌根:发现中心病株立即用药。选用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进行灌根处理,如咯菌腈、噁霉灵、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或其复配制剂。按推荐浓度配制药液,每株浇灌适量药液(如100-200ml),使药液渗透到根部周围土壤。严重地块可隔7-10天再灌一次。

农艺措施配合:立即疏通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拔除严重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病穴及周围撒施石灰消毒。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茎腐病的综合治疗:

化学药剂喷淋茎基:发病初期,选用对藤壶真菌有效的药剂,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等,用喷雾器卸掉喷头片或使用粗喷头,重点喷淋植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使药液能流到发病部位。注意轮换用药。

选用抗(耐)病品种:这是防治茎腐病最经济有效的长远策略。选用经过区域试验验证、对当地茎腐病优势小种表现抗性或耐病性强的花生品种。

及时彻底清除病株:发现茎腐病病株,立即连根拔除,小心装入塑料袋或桶中,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深度>50cm)或焚烧销毁,严禁随意丢弃。对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撒生石灰或灌注杀菌剂)。

生物药剂的综合应用与优势:

应用方式:地力素(复合寡糖),顾名思义是由若干种寡糖构成的复合体。“寡糖”的中文名叫低聚糖,外文名:oligosaccharide,是指含有2-10个(也有资料说含有3-10个)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它们常常与蛋白质或脂类共价结合,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

复合寡糖具有强力的激活土壤原生微生物菌群的功能,对农残降解、调整土壤及水体生态平衡、促进植物生长、抗连作障碍、修复土壤板结、恢复土壤团粒结构和透气性、提高土壤排涝保湿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对增强植物生长和固氮能力、分解秸秆类有机质、减少作物病害、释放被固定的磷酸盐和其他养分、修复板结土壤等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显著优势:

1、调整植物根系微生态平衡,通过根际微生物的作用防治植物病虫害

复合寡糖有促进植物根系有益微生物繁殖、调整根系微生态平衡的作用,通过微生态平衡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前面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论证了复合寡糖对植物根系微生态平衡的修复作用,植物根系微生态平衡是根际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复合寡糖能够抑制害虫生长繁殖,很大程度上依靠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病虫害之间的作用。

2、微生物几丁质酶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作用。

3、植物在病虫害的刺激下,会产生类农药性物质,可以杀灭害虫或抑制其繁殖。

4、微生物的分泌物对植物害虫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5、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6、加强植物源农药原理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携手共克花生顽疾

根腐病和茎腐病的有效防控,是保障花生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国家粮油安全和农民增收。其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将抗病品种选育、健康土壤管理、科学栽培措施、早期监测预警与精准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结合。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突破点:

抗病育种深化: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加速培育对根腐病、茎腐病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花生新品种。

生防资源挖掘与制剂优化:筛选更多高效、稳定、适应性强的新型生防菌株和植物源活性物质;研发微胶囊、纳米载体等新型制剂,提高生物药剂的田间稳定性、持效性和定殖能力。

生态调控技术:深入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探索通过添加特定有机物料或有益微生物菌群调控根际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生态防控新途径。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土壤温湿度)、遥感技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自动识别早期病株),建立花生根茎部病害的早期精准预警平台。

绿色高效药剂的研发:开发更具靶向性、环境相容性更好、对有益生物更安全的新型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

战胜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需要科研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广大种植户的紧密协作。科研人员致力于前沿技术突破;农技推广人员架起桥梁,将复杂技术转化为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操方案;种植户则是技术的最终实践者和效果反馈者,其细致的田间观察和规范的农事操作是成功防控的基础。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两种顽固病害,让“地下金豆”茁壮成长,铺就金色的丰收之路。

六、参考文献

李宝笃,段霞瑜,周益林.(主编).《农作物重要病害诊断与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权威综合植保著作,涵盖花生主要病害章节)。

许泽永,等.花生根茎腐病研究进展.《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国内核心期刊,常刊载花生病害研究最新成果)。

Pal,K.K.,&McSpaddenGardener,B.(2006).Biologicalcontrolofplantpathogens.Theplanthealthinstructor.(综述生物防治原理与应用,涵盖土传病害)。

张新友,等.花生抗青枯病、根腐病和茎腐病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报道抗病育种进展)。

王金生.(主编).《植物病原真菌学》.科学出版社.(深入了解镰刀菌、藤壶真菌等病原的生物学特性)。

相关知识

花生根腐病怎么治?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花生根腐病怎么治?花生根腐病防治方法
花生根腐病怎么治呢
花生根腐病茎腐病防治技术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火龙果茎腐病怎么治,火龙果茎腐病用什么药?
花生根腐病怎么治
大花蕙兰病害(大花蕙兰茎腐病怎么治)
蝴蝶兰茎腐病怎么治
花生根腐病有哪些危害?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花生根腐病用什么药防治?花生根腐病特效药配方

网址: 农业病害科普|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怎么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56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泸州微生物菌剂指标
下一篇: 有机物料腐熟剂(秸秆腐熟剂)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