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风水文化历史悠久,上古先民从经历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后,开始学着了解自然,于是出现了“相”和“堪舆”。“相”即察看地形,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确定适合居住的场所;“堪舆”是观天象,通过分析天体运转和星体主要结构,总结四季规律和节气变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风水文化产生了多个流派,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生命力,对古代城市及园林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现代园林营造深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缺乏古典园林神韵和精髓,即使是中式园林,也不及古典园林和谐统一。通过分析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揭示风水文化背后的科学内涵与影响因素,人们在科学认识风水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和谐自然的现代园林。

1 传统风水文化概述

“风水”一词,出自晋代郭璞所著的《葬经》,别称“青囊”“青乌”“相阴阳”“堪舆”等,作为一种“山水术”,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风水学是集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人类生命信息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自然科学[1]。其根本理念是通过审慎周密的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1]。

风水文化萌芽于先秦,初步建立于魏晋时期,成型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这与园林发展基本一致。民国之后,风水学受到西方科学技术及迷信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其产生质疑,甚至为学术界所不齿。直到20 世纪50 年代,考古界从墓葬制度重新研究风水理论,有所成就后,地理学、物理学等学科也相继发展,并取得突破。20 世纪80 年代至今,风水文化在建筑、城规、园林方面也有所突破。

风水理论在历史长河中划分出诸多学派,目前大致分为2 个主要流派,即“形势派”“理气派”[2]。形势派更多得是注重建筑外环境和山体形态,通过辨形,即“寻龙”“点穴”“觅砂”“环水”“定向”,确定“山环水抱、负阴抱阳”的理想居住环境,涉及选址建城、选地建宅、造园。理气派分为“堪舆”和“理学”,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四季变化与二十四节气等时间规律,注重方位朝向和布局,两派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2 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2.1 园林选址

风水相地主要是通过地理五诀判断选址,也就是从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物理环境等方面考察场地是否适合人类居住。《阳宅十书》中,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神兽格局为最贵地,多强调“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顺”,即适宜人们居住场地的前面要有水体,河流蜿蜒、环抱为吉。住所后面即后玄武的位置要有山体,且最好起伏绵延、壮观雄伟,两侧有山环抱,形成山环水抱、植物葱郁且能够藏风聚气的围合景观。

作为相地的一种理论,在园林选址中有着诸多应用。以避暑山庄为例,其位于承德北部低山丘陵地带,山庄北部狮子岭层峦耸翠,西面广仁岭巍然伫立,磬锤峰孤峰突起于山庄东侧,山体各具形态,如众星拱月般朝向山庄。武烈河从山庄东面流出,蜿蜒向南汇入滦河,千岩万壑、连绵重迭,为藏气之地,水曲折蜿蜒,顾返有情、藏风聚气。构成四神兽选址模式,为上佳的风水宝地,背山面水,冬季抵挡呼啸的北风,夏季从开阔的河流处迎来凉爽的空气,冬暖夏凉、青山绿水,适宜人们居住。在园林选址中,同样需要考虑地形、水文等,会影响到规划布局、建筑排布、给排水、生态环境及植物生长、水的饮用灌溉、小气候等诸多方面。

2.2 园林布局

2.2.1 理想风水模式。不论园林面积大小,在园林布局中往往也体现着理想格局的应用。主山即玄武山,在园林中多为建筑背后的假山,植物或屋脊;两侧护山“青龙”“白虎”,在园林中变成围墙、高大的树木、楼阁、假山。穴前的朱雀成为园林的水体,起到屏风作用的朝山和案山化作照壁、植物、半圆水池。以萃锦园为例,连绵的璧山作为祖山,蝠厅作为父母山,滴翠岩是主山,蝠厅和滴翠岩之间形成过峡。以邀月台为玄武山,安善堂为“穴”,韵花簃、棣华轩作为虎厢,退一步斋和明道斋作为龙厢,代表白虎和青龙。朱雀池是蝠形的蝠池,独乐峰作为案砂,南侧假山作为朝山。形成了以主山(玄武)——基址——蝠池(朱雀)——案山——朝山为纵轴,左青龙、右白虎为两翼的中轴非绝对对称的景观[3](见图1)。

图1 理想格局模式图

2.2.2 蓬莱模式。昆仑神话、蓬莱神话作为我国两大神话体系,对园林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由“山环水绕”转变为“一池三山”。在风水文化中,昆仑山作为圣山,为天下龙脉的发源地,先秦时期以台为中心的园林布局,正是昆仑模式的体现。蓬莱出现在昆仑之后,秦朝求仙思想盛行,兰池宫引渭水为池,水中堆筑岛山命名为蓬莱,西汉上林苑成为第一个具有完整三仙山的园林。自此“一池三山”的蓬莱模式注入我国园林,在两千多年的不断传承中,其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蓬莱模式对应“一池三山”,一池为太液池,三山为蓬莱、方丈、瀛洲(见图2)。例如,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将藻鉴堂喻蓬莱、冶镜阁喻方丈、南湖岛喻瀛洲三山矗立于昆明湖中,形成“一池三山”格局。又通过筑堤建岛,将昆明湖划分为西湖、养水湖、南湖3 个部分,在南湖中又设凤凰墩、知春亭、小西冷三山。

图2 一池三山图

2.2.3 园林入口营造。除了在园林规划布局中处处体现着风水理论,古人在造园时,也非常注重入口的营造和门的朝向。风水中住宅入口作为内外空间的分割标志,是气口所在之地。大门作为气运的入口,生气的枢纽,不能一览无余,古典园林中入口空间多曲折,道家讲究别有洞天,经过婉转狭窄的山洞,豁然开朗、到达仙境。欲扬先抑,符合风水“藏”的特点,狭窄的入口和蜿蜒曲折的流线形成一个整体,或用照壁、影壁墙来遮挡,影壁可避免外人对自家宅院的窥探,又有着降福降瑞、祛邪避祸的寓意。等级制度的不同,照壁、影壁的规格也不同,在皇家园林中,天子可在门外建设影壁,例如,故宫、北海公园中的九龙壁,用琉璃制成,多雕刻龙凤等显示皇权至上的纹理;臣子、普通百姓在门内建影壁,多为砖瓦或土坯结构,上面雕刻福字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八宅周书》认为,一般坐北朝南的住宅要朝向南方或东南方。在大门朝向中,以南方、东南方、东方为宜,对应八卦中的“离、巽、震”3 个卦位,其中,又以东南为最佳[4]。东南方位在八卦中为“巽”,“巽”为风,属“木”。此方位向阳通风,我国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东南风从沿海吹向陆地,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使人舒适。风水中称东门或东南门,为“青龙门”,青龙主官贵,寓意官运亨通、招财进宝。

常用算法包括以下几种:平滑、中职与均值滤波。基于以往滤波经验,改进平滑滤波,分析中值和均值两种方法的结合。

受众分层要求推广者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爱好对受众进行细分,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但是老约翰绘本馆并没有将目标受众进行很好的分层。在前期的公益性宣传中,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低端人群,但事实上真正对绘本感兴趣并且有能力长期对孩子进行绘本教育的是社会上的中高端人群。

2.2.4 道路流线。道路系统作为园林的脉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水文化中强调“屈曲有情”,最忌“直去无收、一览无余”。我国古典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划分组织游线,多忌直求曲,讲究曲径通幽、以曲为妙,追求意味深长、深远旷达的意境[5],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空间层次,移步换景使景观有节奏、有层次地展现在游客眼前。“曲则吉、直则冲”,如果“直来直去”会导致气散,无法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对人身体无益。

2.3 风水文化

2.3.1 山体。园林中讲究因地制宜、随势生机,高处为山、低处为水,地形高低起伏、富于变化,起到组织空间、控制视线的作用。在山体营造中,高山高耸挺拔、峭壁陡直、凹凸交错、形象自然,山峦连绵起伏,将峦与峰结合,增强山势起伏变化,也可独石构峰。“指山为龙兮,像形势之腾伏”,强调山体应层峦耸翠、连绵重迭,形成多层次的轮廓线,增加景深感和距离感。风水家将大自然中的山形归类为五行的基本形状,属性为“土”的山体地势平缓;木山圆形,挺拔高耸;圆形顶的山为金山;火形山山尖绵延;水形山山顶绵亘不绝且起伏不平[2]。在园林叠山过程中,按照五行原则进行排列,形成富有情趣变化,造型多样的山体。园林中山体多为土山、石山、土石山,石山多以太湖石、黄石等作为材料,土山、土石山多形成土丘或丘陵,可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繁茂滋长、郁郁葱葱。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2 水体。“有山皆有园,无水不成景”,水体作为园林的灵魂,在园林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风水相地,水体也是首要考察的要素,《葬书》有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古代风水大师在相地时,首先尝水,对水质有着严格要求,若水质酸涩或有异味,说明水体被污染,此地不适宜居住,园林中若水体发臭污染,也会影响人们游览的意向。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水体景观,园林中的水体多没有规则的轮廓,水体面积大小有变化,总体形态是局部大水面与小水面穿插结合而成。水面分割可以是由折桥栈道造成,可以是由堤岸造成,也可以是有意在两处水体间通过一条狭长水系进行连接而形成。《博山篇论水》对水体形状的要求概括为“弯、环、绕、抱”,风水中弯曲的水体可积聚龙气,水在住宅周围蜿蜒流动,形成聚水空间,水在风水文化中又寓意财富,这样的空间象征着聚财。

园林中水体波光明净、轻盈流畅,给人生机勃勃之感,为园林增添一抹灵动。“水为朱雀,亦有贵局,有声为凶,无声为喜”,水本无声,但通过其周边构筑物或景物的营造,可使水体发出不同声响。水声的营造并非越大越好,清脆悦耳的潺潺流水,给人回归自然的享受;叮叮咚咚轻快的水声像歌声一样曼妙;直泻而下的水体飞溅出白色水花,给人气势磅礴之感;平静的水面营造出静谧安宁的氛围。

2.3.3 建筑。八卦作为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以阴阳2种符号来表示自然界事物自身的阴阳变化,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我国园林建筑布局处处体现着“八卦五行”的思想。

东为震,震代表雷,东南方位为巽,巽代表风。震、巽为木,春季万物生发,草木繁茂,在五行中属木,因此,人们多在东侧设置与春季相关的要素。例如,拙政园远香堂东侧为“海棠春坞”,利用植物和建筑点题,在东南方设置扇形建筑“与谁同坐轩”,清风明月与我。退思园东南侧有建筑“菰雨生凉轩”,正南方位为离,离代表火,一年之中夏季属火,南侧多布置红色植物或与火、夏季相关的建筑。例如,退思园南侧为“闹红一舸”,将荷花与石舫相结合,一个闹字体现夏季的活泼;拙政园“十八曼陀罗馆”遍布红色山茶花,红色同样与火对应。

西南为坤,坤为母,代表地,属土,具有温柔、包容的意味。上善之水,网师园西南方位营建“濯缨水阁”,拙政园西南方位营建“沧浪水院”。西面为兑,兑代表泽,属金,拙政园正西方位设计“玉兰堂”,以白玉兰为主题,在五行和植物颜色联系中,白色代表西方。留园西侧山体设“闻木樨香轩”,种植岩桂,以桂花暗示秋季景色之瑰丽,而秋代表五行中西方,同理,退思园的“桂花厅”同样位于西侧。西北为乾,乾代表天,属金,此处往往设置较高的建筑或假山。例如,“远翠阁”位于五峰仙馆西北方位,此处属于八卦中的“乾”位,而沧浪亭中的“见山楼”同样位于西北方向。

正北为坎,坎代表水,属水。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亭”,“雪香云蔚”直接点题为冬季,以白梅花开喻“雪香”,而梅凌寒傲雪,开在冬季,在五行方位中冬为北方。东北为艮,艮者山也,与“高”“山”相关,属土,在此方向山多设置高大的建筑物或假山。例如,留园在东北方向上有“冠云峰”和“冠云楼”,拙政园西园的“倒影楼”作为最高的建筑物,同样位于东北方向。在园林建筑朝向上,趋阳避阴,多选则面南而居,阳光充足、便于通风。风水学认为,正子午向也就是正南方,不利于居住,人们为了通风保暖,多会选择在南偏东15°,南偏西15°的方向上,在建筑东侧开窗,寓意紫气东来。

加强党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省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省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省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等。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定位准确、分工合理、增强合力。

2.3.4 植物。植物作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风水理论中,植物依据色彩划分为“五行”,根据其生态习性区分阴阳。我国古代风水学认为,植物具有“藏水避风、陪萌地脉、化解煞气、增旺增吉”四大功能[6],草木郁茂、吉气相随,在古典园林中也处处能够体现植物风水学。

在园林植物的选种上,风水认为植物分为凶、吉2类。凶树划分标准为:一是以是否有毒为标准,二是凡长相不周正、不端庄,发育不正常的树木则为凶[7]。吉树则是根据植物特性、寓意,甚至谐音来确定,园林植物多选择风水中的“吉树”。例如,竹,虚心直挺、宁折不屈,有着高风亮节的君子气质,在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中都有体现。扬州个园遍植翠竹,以竹叶形状“个”字题名,以示主人清高之趣。拙政园中设亭,名为“梧竹幽居”,并植梧桐、竹子,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以此来引凤。沧浪亭中的“翠玲珑”,又名“竹亭”,万竿摇空、修竹如林,为词人雅士品茗游览、畅叙幽情、赋诗作画之地。北京紫竹院公园,全园以竹为主题,种植16 万余株不同品种的竹子,梅,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体现着清和淡雅,又有着刚烈直肠的品格。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周边种植白梅。狮子林中的梅花伴园而生,园中有着树龄200 余年的卧龙梅,建筑“暗香疏影楼”于问梅阁周边遍植红梅、绿梅。除此之外,牡丹、桂花、玉兰、海棠、石榴、迎春等诸多应用于园林中的植物都有着吉祥的寓意。

OBS是一款免费开源用于视频录制以及直播串流的软件。利用OBS,可以在Windows、Linux、Mac等平台上简单快速的进行视频直播及录播。OpenCV是一个开源跨平台的计算机视觉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和视频处理API。pydub是Python的一个音频处理库,提供了简单易用的音频处理API。

选种时注意有些植物配置在一起能够共生共荣、相辅相成,而有的植物可能会相互抑制,甚至相克。牡丹、芍药种植在一起,牡丹花生长得更好;月季、金盏菊或泽绣球种植在一起,能够促进月季生长,但月季、核桃种植在一起,会抑制月季生长;核桃、山楂,云杉、接骨木间植,会相互促进生长。

(二)大九九乘法表的回归。有余力的还可以背诵一下“大九九”,背诵“大九九”乘法口诀表很好的弥补“小九九”试商困难的缺陷,为除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植物配置中,乔灌草植物合理搭配,构成多层次植物结构,一般以阔叶落叶树种为主,点缀常绿树种,灌木数量多于乔木。植物色彩、大小、面积、形态、结构,与风水中所讲的阴阳均衡有异曲同工之处,风水的好与坏是可通过花草树木的状态变化来反映。植物配置要注意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表现出园林四季的景观变化,做到四季有景可赏。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依据“八卦五行”的思想确定种植方向,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改善环境,提高植物观赏价值。

2.3.5 小品、装饰。古典园林中的小品多具有吉祥、平安、福禄等寓意。在私家府邸入口处,多设置一对狮子,狮子、老虎、蛤蟆是瑞兽,可以镇宅,吸纳祥瑞之气,除了显示等级制度和具有守护神的意义外,在风水上也充当了朱雀的作用。在园林铺地、建筑砖雕、漏窗设计、木构装饰、院门之形等方面,多使用海棠、鲤鱼、葫芦、瓶子、仙鹤、蝙蝠等图案,利用其所具有特定的吉祥含义,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海棠寓意富贵高雅,葫芦通“福禄”,有长寿、辟邪、驱晦的寓意。蝙蝠便是“遍福”,有着福从天降、福运到来的寓意。

3 结语

我国园林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风水文化渗透在园林中的方方面面。在园林规划选址中,往往具有生气的地方,本身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园林的整体布局与理想的“四象格局”息息相关,而在园林要素中,五行、八卦、周易文化有着点点滴滴的渗透。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反而缺少了风水文化,需要反省深思并且重新发扬我国风水文化,将其与现代园林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禹文东.风水理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2]石通斌.风水观下古典私家园林空间营造模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9.

[3]董倩.浅析恭王府及花园的风水问题[D].天津:天津大学,2016.

[4]呼海艳.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分析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仓玉基.园路类型及设计艺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07):141-142.

[6]张冬.浅谈植物风水在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02):94.

[7]马真.基于风水理论园林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9.

相关知识

桂花的文化意蕴及其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荷文化在古代园林中的发展及应用
牡丹在园林中应用的研究
园林绿化专升本园林 杜鹃花花文化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石榴在园林中的应用
紫竹在园林中的应用
水生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黄色系花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
倭海棠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如何?
大丽花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

网址: 风水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60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岭南园林中风水植物的配置研究
下一篇: 紫罗兰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