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鲁海
在宋代,山东济南诞生了“一代女词宗”李清照,今年的3月13日是这位伟大的女词人诞辰940年,1987年,国际天文组织以李清照的名字命名水星上一座环形山,这是唯一一个用中国女士的名字命名的外太空中的环形山。
宋代是瓷器艺术最成熟最亮眼的时代之一,其瓷器的色调之优雅,举世无双,无与伦比,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陶瓷和绘画的伟大时期”。当今,上世界拍卖场的宋瓷与宋画,常常轻松突破亿元人民币的关口。
李清照词与宋瓷同代同时产生,一脉根基,风格极似。我学习李清照的词与宋代名窑名瓷,感到:美意让人陶醉,美觉让人几乎窒息了!这就是中国的文化,这就是中国的文脉,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人类艺术的天花板、人类发展的里程碑。
那么,李清照词与宋瓷有什么“家缘”联系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关联:首先,平淡的美。李清照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章丘秀丽的山与水,让李清照有了活泼空灵的词思,似画中白描,清淡如水;又说:“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不要俗不要艳,只要香清意远,芳华内怀。
宋瓷以单色天青釉与器型称魁,以平淡简约的器型呈美之极。宋代文人与皇族认为这就是美,而且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标准。这才是典雅,简洁圆润青天般玉境,温润淡雅高远。
其次,追求宁静。只有追求宁静,才能写出这样的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心思真细真微,感觉真纯真静。一场风雨让词人惦记着海棠叶子的肥、花的瘦弱之毫毫细微的变化。
宋瓷的颜色是皇帝梦中的景,“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宋徽宗那里也下雨了,他睡得香睡得美,我那么喜欢的瓷器,众臣问我什么颜色好呀!千思万想,想不出思不来,这一下雨一刮风,不是“绿肥红瘦”,皇帝哪有少女的纯真纯情纯爱?他是梦到了要烧造的汝瓷的颜色。最美的天青色,雨过那青天是前所未有感觉的新天际,青是广阔是远漫,是无垠,是无边无际,是大海的天海一色,是远不可测,美不可收,宁静致远、致韵、致道,致终极,致永恒,致身心的最高点、最深处。
第三就是纯净。“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就是李清照,不懂势利眼,不知奴才心,只有大情怀,只为傲骨生。活出纯净,活出清奇,活出优雅,活出香美。
宋瓷风格就是质朴就是内收,崇尚自然,讲究器与道合一,极具东方文化之精髓。它不延续唐朝瓷器的华丽,也不同于元代瓷器的雄浑,更不是明代瓷器的精搭,更不会是清代瓷器的繁复。只有宋代瓷器与李清照的词,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的表达,把纯净风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赢得了千古,夺走了人心,如天如地如大海,千古永存,万年润世!最后结语,齐鲁李清照还是收藏家与收藏理论家,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了与丈夫收藏艺术品的点点滴滴,文中说:“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二十万徐熙的牡丹花图,买不起,无奈还给持有者。我没查到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收藏的十五车运至建康和留青州十余屋的古器古画古书中,有没有宋瓷,有多少宋瓷,又是汝窑的,还是定、钧、哥、官窑的,待考吧。
齐鲁大地宋代有李清照,中华沃土宋代产宋瓷,真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啊!我们多读宋词,多品宋瓷,多看宋画吧,一定会提升人生格局,登新艺术高度,增盈人文情怀。(作者为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