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等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
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一般长5~10 cm,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后期病斑常纵裂。
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褐枯死。
防治措施:选用抗耐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制度;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1];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
可用8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00倍液喷雾,用药液量750~1 125 kg/hm2,隔7~10 d喷1次,共防治2~3次。
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
病斑初为水浸状,大小为(5~10)mm×(3~4)mm,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大型枯斑,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
防治措施: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技术的措施。
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异稻瘟净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均对水500倍进行喷雾[2]。
7~10 d喷1次,共喷2~3次。
主要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展前开始喷药,喷药时先摘除基部病叶。
3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发病率2%~8%,严重地块可达60%~70%,造成严重减产。
该病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
防治措施:一是种子处理。
在选择抗病良种的前提下,播前要晒种,选籽粒饱满、发芽强势、发芽率高的种子,再用药剂拌种处理[3]。
二是农业防治。
如可采取不从病区调运种子、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高温堆肥、利用抗病品种、调整播期等措施。
4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叫茎腐病。
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的病害,可减产30%左右。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
雨后及时排
水。
播种前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拌种[4];在中后期发现感病植株,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或甲霜灵400倍液灌根防治。
5 玉米地上害虫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其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
被危害植株,雄花基部及茎秆易折断等,造成玉米减产[4]。
防治措施:机械灭茬,处理秸秆,杀灭玉米螟越冬幼虫;杀灭成虫,根据玉米螟成虫夜间活动的趋光性进行诱杀[5];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进行生物防治;杀灭田间幼虫,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6]。
6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防治的有利时机是春、秋2季,重点是秋播时期。
但以金针虫为主的地区应注意早春的复治。
防治措施:一是毒饵诱杀。
在3月中下旬用炒香的麦麸30~45 kg/hm2与50%辛硫磷300~375 mL/hm2加适量水制作毒饵,在傍晚时撒施被害地表,可以防治地下害虫,降低麦田地下害虫的发生量。
二是药水浇灌。
50%辛硫磷5 000倍液浇灌被害处。
三是灯光诱杀。
有条件的地方每天傍晚19:00—21:00用黑光灯、电灯或在榆树、杨树、苹果树、梨树果园附近堆火,可诱杀大量金龟子等地下害虫[7]。
四是堆草诱杀。
利用金针虫成虫喜食植物幼苗、断茎流出的汁液的习性,于4—5月可在该虫发生麦田堆直径50 cm、厚10~15 cm 的草堆225~300堆/hm2,草堆上喷洒50%辛硫磷2 000~3 0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4 000倍液,可杀死大量金针虫。
五是土壤处理。
在4月上中旬结合小麦吸浆虫防治,兼治地下害虫。
选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拌撒宁)22.5~30.0 kg/hm2,拌细土375~450 kg,混匀后撒在地表,结合中耕,把毒土混入表土层中,防治吸浆虫幼虫,兼治地下害虫[8]。
7 参考文献
[1] 周苏玫,连东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3-4.
[2] 马毅,张学舜,洪德峰,等.夏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1(9):26-27.
[3] 叶川,廖绵清,刘小三,等.红壤农区鲜食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35-37.
[4] 董广同,苏晨光.夏玉米制种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19-20.
[5] 孙治华,王桂珍,银虎威,等.呼和浩特地区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119.
[6] 杜瑞芬,李福忠,代丞,等.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81,97.
[7] 周文芹,王学峰,秦寒露.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种业导刊,2010(9):39.
[8] 孙丽楠,刘淑华,冯志茹,等.青贮玉米产量达150 t/hm2丰产栽培技术[J].华北农学报,2006,21(S3):146-147.。
相关知识
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建议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探析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图谱,玉米病虫害防治与管理
【学术研究】玉米主要病虫害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植保情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网址: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0668.html
上一篇: 《玉米常见病害》课件.pptx |
下一篇: 玉米常见病害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