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害的加重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部分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较差,使得病原菌容易浸染,造成病害频发。
玉米连续种植使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如果玉米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还田,更是促进了病原菌的传播。
收获期如果遇到淋雨或贮存环境湿度过大,则种子内携带的病原菌数量会增多。如果播种前不进行药剂处理,就容易导致苗期的病害发生。
在施肥过程中,如果偏重施氮肥而忽视磷、钾肥和微肥的使用,植株的营养生长就容易过旺,从而降低其抗逆性。
玉米在生长后期遇高温,植株高大,施药不便,农民对防治工作的重视不足,往往导致防治措施滞后,加重了病害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有效防治玉米病害:
借助现代农业技术,培育出更多抗病品种,以提高良种的使用覆盖率,增强玉米对病害的抵抗力。
在播种前,使用适乐时、立克莠、玉米种衣剂等药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有效杀灭种子中的病原菌,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
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定期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并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涝,以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的环境,抑制病害发生。
及时清除底部病叶,收获后对病残体进行销毁处理,减少病害初浸染的来源。
制定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开展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在苗期多雨的情况下,应及早喷施多菌灵、禾果利,以防治苗枯病和纹枯病。在干旱年份,及时使用蚜虱净、大功臣等防治病害传播媒介。在7月份以后,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频率为每10-15天喷洒2-3次,能够有效应对多种病害。在锈病和纹枯病发生较重的田块中,使用禾果利和粉锈宁进行防治。
相关知识
玉米“君子兰苗”发生原因及解决对策
滴灌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玉米蚜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药剂防治玉米红蜘蛛
浅谈向日葵锈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蒜病害的种类及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玉米青枯病及细菌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中问题及对策.doc
网址: 玉米病害趋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0702.html
上一篇: 玉米丝黑穗病病状与防治 |
下一篇: 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