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林下参的栽培及管理技术分析

林下参的栽培及管理技术分析

关于林下参栽培技术调查分析

农 林论坛 J J {
关于林 下参栽培 技术调查分析
孙继 田 ( 吉林 省 柳 河县 八 里 哨林 场 , 吉林 柳 河 15 0 ) 3 30
摘 要: 针对发展林下参栽培技术调 查进行 了论述 。 关键词: 林下参 ; 选地; 播种
野 山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木植 物 , 俗称棒 人行作业道宽 3 ~ 0公分。 04 23种植 方 法 _ 槌, 尤其是长白山野山参 闻名于世, 由于价格 但 昂贵, 时至今 日, 价格有增无减 , 掠夺性采挖 , 致 231 种 ..选 使野山参已濒临灭绝, 因此发展林下参 , 对现在 人工培育野 山参最好选择长脖芦 , 芦具 线 与将来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备 山参长芦细纹的特点, 如果没有这些品种 , 选 1 地 选 择园参二马牙子也可, 但不能用大 马牙。 11 .植被条件 23 ,2种 子处 理 . 以柞 树椴树为主的阔叶天然混交林 , 树木 种植前对种子要进行人工催牙处理 , 将秋 稀疏高大 , 林冠下生有 2 3米高左右的小乔木 天 采 集 的 种 子 去 掉果 皮 ,选 出饱 满 的种 子 , - 用 郁闭度..— .; 05 08 透光 1%~ 5 5 2 %之间为合宜。 4 ~ 0 p 的赤 霉 素 浸 种 l ~ 8小 时 , 出 后 0 6 pmm 6l 捞 1 . 2土壤条件 清水 冲洗 , 将种子与多菌灵和处理过的细沙 1 : 选择土壤肥沃 , 土质疏松 ,h 55 75底 3 p 值 .— . 的比例拌匀 , 装入袋中 , 在背风 向阳地势较高 顺坡挖沟宽 4 ~ O公分 , 2 ~5 55 深 O 2 土为黄泥 , 其保水性能好 , 腐质土层在 1c 并略有坡度 , 5m以 上 , 团粒状 , 呈 土壤含沙 量 占 1 ~ 0 5 2 %左右 , 通 公分 , 长度可根据需要。 将装有种子的袋子平放 透性能好 , 刺风头 , 涝洼地 , 灰色土禁用。 于沟内 , 覆土 7 1 ~ 0公分 , 略高于地 面 , 上面 覆 1 坡 向坡 度 . 3 盖落叶或稻草 ,使种子在土壤中 自然接受温度 a 向 , 择 窝 风 向 阳 的东 坡 , 坡 , . 坡 选 南 东南 , 和水分 , 每隔 l 5天翻倒一次 , 使种子受热均匀 , 西南 , 北 , 坡 。 东 北 裂 口率达 8 %以上 ,胚芽 可达种子 子叶长 的 0 b 度 一 般在 1~ 0度 之 间 。 . 坡 53 6 %可 促 进 种 子生 理 后 熟 。 0 2整 地 3 播种 21 地 清 理 .场 31 种 方法 .播 为方便种植管理 , 将林下杂草及影响光照 免耕耘种植法 , 不刨土以免破坏原土层结 构, 直接 撒 播 。 穴播 : 用 1 采 O乘 1 公 分 等 距 离 0 的灌木丛全部清除。 22规 划种 植 区 域 . 穴播 。穴深 3 5公分 , ~ 一穴一粒裂 口种子。条 有效种植区域宽 4 6 ,长 2 ~ 5米 ,  ̄米 O2 设 播 : 用镐 头在种植 区内搂沟 3 5 分深 , ~公 行距

林下参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梅河口市在国有林区开展的林下参栽培试验研究,总结了林下参栽培的成功经验,阐述了林下参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关键词:森林;人参;栽培;技术1 引言人参,五加科( panax ginseng .a.mey. ),以东北“三宝”之首驰名中外,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

我国野生人参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东部的山林地带,即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

野生人参由于生长缓慢,以及过去人为的肆意采挖,人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东北野生人参也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林下种植人参就是利用天然的林冠和林地等自然条件,模拟野生人参生长的生态环境,采用免耕法,播种或移栽后自然生长,使其外观形态及内在质量均与野生人参相同,具有保护森林生态,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是森林立体经营的颇佳选择。

2 自然条件的选择2.1 林地的树种选择以杨、槐、色、桦、榆、柞树为主的阔叶林、针阔混交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林冠下生有2m高左右的灌丛,这样的林地环境,上有乔木,中有灌木,下有草本,上、中、下形成多层遮阴,既透光又不强,既漏雨又不大的自然保护层,郁闭度在0.5~0.8之间,透光率在15%~20%之间为宜。

2.2 土壤条件土壤最好是选择富有腐殖质的砂壤土,上有腐殖质层,底土是黄泥底,保水性能好。

过于瘠薄的土壤,不能选用。

选择土壤疏松团粒结构为好,土壤含砂量在15%~20%左右,通透性好,保苗靠货。

土壤酸碱度要求ph值在5.5~6.5之间,呈微酸性。

2. 坡向与坡度一般坡向选择窝风向阳的东坡、北坡,东南、西南、东北坡向为宜,南坡和风口(刺风头)坡向不可选用;坡度一般选择在20~40°之间为宜。

2.4 场地清理与区划2.4.1 清理场地为了方便种植与管理,要将过密的乔木和林下的杂草,影响光照1m高以下的灌丛适当进行清理,清理的原则是只清理过密影响光照的部分,必须保证天然植物层的遮光的效果,地表的土壤不能翻动,保留原始状态,地上的枯枝落叶除过厚影响播种的地方可做适当清理外,一般不要清理,以利保温、保湿、防病以及自然肥化土壤。

岫岩县林下参种植技术要点

岫岩县林下参种植技术要点本文对林下参生长习性及岫岩地区环境气候分析,根据多年林下参栽植经验,总结出适宜岫岩地区林下参栽植技术标签:林下参种子林地管理岫岩地处山区,远离工业污染区,山青水秀,气候适宜,植物资源丰富,辽宁四大名山之一的“药山”就座落在岫岩北部,因山中生长400余种中草药而得名。

在岫岩开发、种植、利用中药材有着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名贵中药材的正宗产地,为中药材的种植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十分适宜“林下参”等市场畅销中药材的种植。

但是,目前岫岩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尚未体现出来。

因此,通过建立林下参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并通过其示范和带动,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1 品种选择野山参是长白山孕育的天然瑰宝,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神、止惊吓、除邪气、明目、益智、久服延年益寿的功效。

野生山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它怕热、怕旱怕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空气湿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的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近年来,各地筛选出很多优良品种,目前尤以石柱参品种为好,且适宜在岫岩地区种植。

2 种子处理人参种子具有后熟性,果实成熟时,种皮尚未发育完全,在自然条件下,需很长时间才能发芽,因此必须进行人工催芽。

根据岫岩地区的各种条件综合考虑,采取室内催芽法进行种子处理:先将人参种子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分钟,取出与2份细河沙混合均匀装入木箱中,置于室内催芽,温度保持在5-20℃之间,经常检查翻动,保持一定温度,两个月即可裂口,翌年春播。

3 林地的选择林下参对坡向、树龄、品种结构、土质结构等要求非常严格,科学选择场地主要遵循以下原则:3.1 选择土壤腐质土较厚的地方,腐质土一般以6-10厘米厚为最佳,腐质土下屋为黑土、黄土或黄沙土均可,PH值为6.5-7.0,禁选漏水地和积水地。

3.2 树龄:以8—15年为最佳,树木稀而冠大,林木结构以阔叶林为最佳,混交林次之,针叶林最差。

浅谈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浅谈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作者:毕金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8期毕金忠林下参是将人参种籽播种于林下,种植到乔木、灌木、杂草等组成的针叶、阔叶或针阔叶混交的森林中,其原理在于模拟野山参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利用天然条件,在人工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

本文从生产实践探索中总结了林下参种植的技术要点,阐述了林下参适宜生长条件、种植技术、生长期管理等,供种植者参考。

一、林下参适宜生长条件1、生态条件林下参适宜生长在北纬40°-48°,东经117°-134°的地区。

适宜的海拔高度为300-1000米,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生长期平均湿度70%左右,无霜期不少于90天。

林下参喜阴,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3-5℃,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年有效积温2000-3000℃。

2、林地条件林下参适宜肥沃的土质,腐殖质层达到10厘米以上,选用黄砂腐殖质土或黑砂腐殖质土。

土质具有较好的理化性状,有机质含量4%以上,PH值5-7之间,土壤未被耕作。

坡度15-35度之间的山坡地段为宜。

坡向为东坡、东南坡、东北坡、南坡、北坡均可,以东坡、东北坡最佳,风口坡向不可选用。

坡位为中下、中和中上腹。

选择种植的阔叶树林龄20年以上,树木分布均匀且相对稀疏。

南坡和西坡郁闭度0.7-0.8,北坡郁闭度0.6-0.7。

针阔混交林郁闭度0.7-0.8。

落叶松15年以上林分均可利用,郁闭度0.7-0.8。

3、植被条件森林类型可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树种为柞树、槭树、桦树、落叶松等20余种。

一般以柞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林,以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间生胡枝子、榛子等小灌木的林地为好。

4、周边环境要远离村屯、农田和交通干道,保持完好的野山参自然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

一般情况下,野山参繁育地要远离村屯1公里以上,且以深山为宜。

二、种植技术1、清理场地清除干枯树木、树枝、地表杂物、过厚的树叶以及多余小灌木。

人参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以防病虫害扩散。
种植密度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每平方米种植2-3棵,过密会导致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过稀则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注意事项
药用价值
发展前景展望
营养保健
深加工产品
生态保护
THANKS
感谢观看
做好越冬防护措施,防止动物践踏和风吹日晒,保证人参安全越冬。
越冬管理
03
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注意轮换使用不同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参林的病害防治
01
生理性病害
针对不同生理性病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如调整土壤酸碱度、补充微量元素等。
02
病原菌病害
针对病原菌引起的病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整地作畦
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在温室中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萌发后即可播种。
种子处理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盖一层薄土,并浇水保湿。
播种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参苗的日常管理
定期进行除草松土,以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和防止杂草的滋生。
除草松土
水分管理
肥料管理
病虫害防治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土壤肥力和参苗生长需要,合理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人参受到挤压、碰撞等机械损伤,同时需要确保运输时间尽可能短,以减少途中人参品质的变化。
参根的储存与运
06
其他注意事项与前景展望
土壤选择
选择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在黏重、排水不良、土层薄或肥力低下的土地上种植。

抚顺市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及采收要点

2023年1月第14卷第2期抚顺市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及采收要点孙德强国有清原满族自治县夏家堡林场,辽宁抚顺113300摘要: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广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野生人参资源枯竭,仿野生栽培的林下山参应势而生。

为了更好地指导林下山参种植,在总结辽宁省抚顺市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践,从种植场地选择、整地、选种催芽、播种养护、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要点。

关键词:人参;山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567.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83-30引言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抗癌等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

人参为喜阴植物,其叶片没有气孔和栅栏组织,在温度超过32℃时会出现灼伤现象。

随着人们对野生人参需求的不断增大和过度采挖,野生人参资源面临枯竭。

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辽宁省抚顺市不断探索在山地、平地大棚等场所栽培人参,林下山参成为当地人参市场的主打产品。

1抚顺市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现状抚顺市位于辽东山区、长白山的延伸段,属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900mm以上,降水充沛,年平均温度约7℃,气温较低,全年无霜期在130d以上。

当地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达67.92%。

当地充沛的降水、较低的气温、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人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当地生产的林下山参位居“东北三宝”之首。

截至2022年8月,抚顺市以林下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3.56万hm2、年产量1.2万t[2]。

当地生产的林下山参五体(芦、体、纹、须、皮)俱全、品质优良,备受人们喜爱。

2010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109号公告,正式批准对抚顺市林下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林下山参产业成为抚顺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促进林下山参产业发展,抚顺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在种植技术研究、融资、人参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3]。

怎样种植人参:林下人参种植技术详解

怎样种植人参:林下人参种植技术详解人参是闻名世界的名贵中草药、高档天然补品,产地在长白山附近。

北起长白山北坡,南至盖州、岫岩,东达朝鲜,西止辽河平原东缘。

近年来,由于野山参价格昂贵人们无节制采挖使野生资源已所剩无几,市场货源日趋紧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级营养品、名贵中草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特别是林下参这唯一能代替野山参的名贵药材,不但能作为补品直接使用,也在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唱主角。

林下种植人参8年成熟,10年就可以卖参,亩产值在30万元以上(目前市场价格在每市斤8000~12000元之间),每亩成本只有千元左右,低投入、高产出、为山区人民发家致富成为首选林下种植项目。

人参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存对环境要求严格,如经营管理不当将导致项目失败。

人工林下种植人参技术要点一、地点选择1.立地条件1.1坡向、坡度:坡向以昼夜温差小的东坡、北坡为宜,以最大限度保持林分内的空气湿度达到恒定值。

坡度10~25度为佳。

坡度太小则土壤持水量加大,通透性降低;坡度太大则土层厚度小,既不利于人参生长,又对参园管理及起参造成困难。

1.2土壤:森林棕壤沙壤质或轻壤质,腐殖质厚度3 cm以上。

1.3土层厚度:30cm以上。

1.4种植间隔期30年。

2.林分条件林分郁闭度0.6以上、树高6m以上的中龄林(林龄小的林分透光抚育后侧枝生长快,无法再进行透光抚育;树高低则叶面水滴下落距离短不易碎,易造成烂参);天然次生阔叶林为好,针叶林次之(参价较低)。

2.1阔叶林:郁闭度0.6~0.7的异龄复层天然次生林,光线柔和最为适宜,单层林次之。

2.2针叶林:虽然也适合人参生长,但参色红黄、条硬,品次及价格均低。

二、品种选择人参品种有长白参、石柱参、高丽参等三种,后两者的种子往往不纯,价格也昂贵,管理要求亦严格,所以种植者较少。

长白参的分类如下:1.根据种子形态分为大马牙和二马牙。

1.1大马牙:虽然生长快、成熟早(5~6年),但参糠(药用价值低)、价廉。

林下参栽培技术

i 0 。-

不宜 。
2树种 .
以根 系 深 的阔 叶树 为好 ,如 柞树 、椴树 或 阔 叶针 叶 混
- 一

交林 ,此 类树 种根 深 、叶 大遮 阴好 ,林 下土 层 深厚 ,有机
质 含量 高 ,土壤 肥沃 、疏 松 。而杨 树 、黄 柏及 蕨 类植 物 的 林地 不 宜 栽参 ,这 类树种 根 系浅 而平 展 ,树 根集 中在土 表 层 与人 参争 肥水 ,且 树 叶小 ,遮 阴小 ,土层 薄 ,有机 质 含 鳃∞ 嚣蒜磷 鞋 臻 精 誊 啦强 l 1根 茎 下 端 多呈 圆形 ,表面 光 滑 ,称 为 圆 芦 ,圆 芦 以 量低 ,土 壤肥 力差 。 . 3有 闭度 . 上 茎 痕 密 ,四 面 环生 ,称 堆花 芦 。堆 花 芦 以上 茎痕 疏 大 , 以高 树 干遮 光均 匀 的林 地为 好 ,树 木要 稀 些 ,树冠 间 边 缘兜棱 ,形 似 马齿 ,称 马齿芦 。同时具有 这三种 特征 的 ,  ̄米 米 . 08 6 称 三 节芦 ;没有 圆芦 的称 两节 芦 ;整个 根 茎短 小 的称 缩 脖 距 在 1 2 为 宜 ,不 能 超 过 3 ,郁 闭 度 一 般在 O ~ . 为宜 ,南坡 、西坡林 地不能 小于 08 .,树木 特别不 均 匀 ,大 芦 ,具 环状 的称竹 节芦 ;根茎表 面光 滑的称 线芦 。
排 水 良好 的 5 3 ~ 5度山 的林地 均 可 ,以 l — 5度最 好 , 02
即不 积水 又有保 水能力 。
s 壤 选择 腐殖 土 层深 厚 ,有机 质含 量 高 ,有 团粒 结 . 土
: H . 仍 是 一片 复 叶 ,生 有五 枚 小叶 ,称 “ 巴掌 ” ;三年 生 人参 构 ,疏 松 不 粘 ,通 气 、透 水 、保 水 性 都 好 ,I 在 55 7 有 两枚 复 叶 ,称二 甲子 ;四年 生人 参有 三 片复 叶 ,称 灯 台 间 ,钾 含 量 高 者为 佳 。一般 表 土 为 l 一 5厘米 黑 腐 殖 土 , 0l 子 ;五 年 生人 参有 四 片复 叶 ,称 四批 叶 ;六年 生 以上 者 有 底较为 紧实 的黄土或 黄沙 土 。

林下山参种植技巧

林下山参种植技巧一、准备工作1. 选择土地: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湿度适中的山林地,尽可能是腐殖质土壤。

避免在岩石或硬质地上种植,以免影响人参的生长。

2. 整地开畦:清理场地,将土地整理成宽约1米的畦床,床高约20厘米,并开好排水沟。

为了增加产量和质量,可以在地里施用一些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等营养物质。

3. 种苗准备:选择健康茁壮的幼苗,确保其根系完整无损。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修剪和处理,以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二、种植方法1. 栽种时间:尽可能是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夏季之前进行种植。

这段时间气温适宜,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2. 株距:根据土地条件和个人需求确定合适的株距,通常为20-30厘米左右。

过密可能导致争夺养分和光照等问题。

3. 方法:将人参种子植入土壤中,然后用土壤覆盖并轻轻压实即可。

不要过度踩踏或使用重型工具,以免破坏根部。

4. 管理: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在生长期间适当施肥和水份管理也非常重要。

三、养护要点1.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潮湿。

过多积水会导致根系腐烂,而干燥的环境则可能抑制生长。

2. 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5-25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3. 光照充足: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开花期。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以防灼伤叶片。

4. 预防病虫害:定期观察植物是否有病虫害迹象,如发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常见的病害包括黑斑病、白粉病等,可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治疗;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螨虫等,可采用人工捕杀或药物驱除的方法进行处理。

四、收获与保存当林下山参达到成熟阶段时(通常需要两到三年),可以进行采收。

收获季节应选在秋季,此时人参的品质较佳。

收获过程要小心轻放,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新鲜的人参可以短期储存于阴凉处,或者冷冻保存以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请注意,无论储存方式如何,都要确保人参的安全卫生,防止任何可能的污染或变质。

长白山区林下参生态栽培模式

长白山区林下参生态栽培模式长白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参产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参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采摘野生参的方式已经严重破坏了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下参生态栽培模式应运而生。

一、林下参生态栽培的意义林下参生态栽培是指在森林下层种植参,利用森林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参的高产、高质、高效生产。

相比于传统的采摘野生参的方式,林下参生态栽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

采摘野生参会破坏森林生态环境,而林下参生态栽培可以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参的生产。

2. 提高参的品质。

林下参生态栽培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参的品质,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3. 促进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下参生态栽培可以实现参的高产、高质、高效生产,从而促进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下参生态栽培的技术要点林下参生态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选址、土壤改良、育苗、移栽、管理等方面。

1. 选址。

选址是林下参生态栽培的第一步,应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

2. 土壤改良。

林下参生态栽培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包括施肥、翻耕、松土等措施。

3. 育苗。

育苗是林下参生态栽培的重要环节,应选择优质种苗,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

4. 移栽。

移栽是林下参生态栽培的关键环节,应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移栽。

5. 管理。

管理是林下参生态栽培的重要环节,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三、林下参生态栽培的市场前景林下参生态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高营养、高保健的参的需求不断增加。

2. 价格优势。

林下参生态栽培可以实现参的高产、高质、高效生产,从而降低参的生产成本,提高参的竞争力。

3. 生态效益。

林下参生态栽培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符合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相关知识

河南省羊肚菌林下高效栽培模式及技术
林下栽培黄精高产管理要点
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管理技术
林下黄精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广东粤北山区林下灵芝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
羊肚菌林下高效栽培模式及技术探讨
桉树人工林下鸡骨草种植技术及效益评价
林下参和人参有什么区别
红枫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羊肚菌技术及效益分析
七叶一枝花林下仿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网址: 林下参的栽培及管理技术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31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单一橡胶林冠层雨滴动能的空间分布
下一篇: 林冠网络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