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广州新城停车场获得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授予的“绿色低碳轨道交通三星级”(以下简称“绿建三星”)预评价证书。
广州新城停车场绿建三星预评价证书
停车场内的维修楼也被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授予“近零能耗建筑”认证,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绿建三星”“近零能耗”双认证的地铁建筑。
广州新城停车场近零能耗认证书
此外,广花城际全线也荣获“绿建三星”预评价证书,这也是全国首条获得此项荣誉的轨道交通线路。
广花城际绿色低碳轨道交通预评价证书
减轻环境负荷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广州新城停车场上盖开发效果图
三号线东延段广州新城停车场位于亚运大道以北,结合停车场用地南宽北窄、南北狭长的特点,在满足地铁运营需求及便捷性的前提下,广州地铁优化工艺布局,将停车列检库设置为双层,解决停车场用地受限问题。同时规划上盖物业开发,预留盖板结构柱网及塔楼核心筒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海绵城市设施功能示意图
停车场设计参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采用在屋面上设置绿色屋顶、对人行道和停车位等处进行透水铺装、绿化带设置下沉式绿地等措施,对排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吸纳、蓄渗和缓释。停车场还设置雨水调蓄池,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用于绿化灌溉、冲洗路面等,实现对雨水循环利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以上。
维修楼聚焦节能 获“绿建三星+近零能耗”双认证
广州新城停车场维修楼效果图
维修楼作为车辆基地内的标志性高层民用建筑,集综合办公维修、司乘休憩空间及后勤安保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16480.45平方米,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
该楼融入主动与被动节能策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成功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及近零能耗建筑目标,已取得设计阶段近零能耗预认证证书,为轨道交通行业首个项目。
双层low-e中空玻璃节能型窗户
维修楼在设计阶段便充分考虑节能需求,优化建筑朝向与布局,最大化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需求,此外,采用高效low-e中空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同时,优化建筑自遮阳系统、合理控制各朝向窗墙比,有效降低夏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为了节省空调系统能耗,维修楼屋面设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系统,将自然界的阳光转化为电能,同时也吸收太阳光辐射热能,降低顶层室内环境温度。楼内也引入高能效的多联机空调系统、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显著降低了建筑运行能耗水平,同时还设置了智能照明系统,实时监测室内光线强度、人员活动情况以及外部自然光的变化,智能调整照明输出,实现自然光与照明的动态互补,有效降低灯具能耗。
维修楼节能体系
经专业机构评测,广州新城停车场项目建筑本体节能率达49.89%,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1.91%,综合节能率高达71.92%,节能降碳效果处于国内同类建筑领先地位。此外,停车场对标近零碳建筑标准预留了零碳条件,后续在引入绿色电力后,将具备轨道交通首个零碳建筑的基础。
全国首条“站、场、线”全覆盖的绿色低碳轨道交通
广花城际是全国首条进行全线绿色低碳评价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了实现绿色低碳的设计目标,广花城际在线路规划、车站选址、列车节能降噪、机电装修的设计方案及设备材料选型上均全方位、系统地考虑了工程的绿色低碳和人性化设计,运用了预制拼装、机械法建造、轮轨综合减振降噪、装配式轨道、设备智能联控高效节能通风空调系统、自主运行供电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穗腾OS轨道交通一体化智慧平台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行业“站、场、线”全覆盖的绿色低碳的“三星”示范工程标杆。
其中,“供电自主运行系统”通过一体化设计,构建“一级管理、两级控制”的供电系统运控和运维架构体系。通过系统故障反应“全自主”的分级智能自愈、供电全场景覆盖的全自动运行、基于统一模型的计算与控制、基于图像识别的变电所无人巡检、真实设备数字化的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实现各系统的数据融合,创造数据价值,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运行及维护效率。
本次评价标识的依据是《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设计标准》T/CECS 1204-2022和《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评价标准》T/CECS 1236-2023。该标准为广州地铁集合国家绿建体系构建单位、知名院校、轨道交通设计咨询第一梯队、国际知名绿建咨询及供货服务单位联合编制,适用于地铁、市域及200km/h以下的城际铁路。
广州地铁将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新线建设中全面应用《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设计标准》和《绿色低碳轨道交通评价标准》,通过项目的实施,提炼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打造“低碳广货”,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
来源:友绿网
订阅请点击↓
投稿请点击↓
王有为:对绿色建造的理解和建议
基于CiteSpace的建筑透明围护结构节能分析与综述
装配式农宅节能研究进展与述评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热点与趋势
数字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调研分析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超低能耗设计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3个工程项目为例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
相关知识
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来了!
省住建厅公布建筑领域碳达峰优秀案例,温州四项目上榜
【学术讲座】近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建证2023•绿色建筑】绿色低碳项目多点开花!广东建筑节能再上…
绿色建筑项目一览
温州市4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建筑领域碳达峰优秀案例
华建集团建设咨询花博会项目荣获上海市首个BIM应用后评估三星认证
2022年中国十大绿色建筑案列分析!
“近零排放”火电厂、“近零碳”示范区 共筑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新标杆
“十四五”,绿色建筑这样建
网址: 项目案例丨全国首个“绿建三星”“近零能耗”双认证地铁建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4888.html
上一篇: Al Fakher Profil |
下一篇: 绿色建筑的环境绿化第九讲.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