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北京海淀以环保技改实现“替代修复”,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北京海淀以环保技改实现“替代修复”,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创新探索“赔偿+修复+预防”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推动3家氮氧化物超标排放企业投入225.95万元实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该案例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

  超标排放触红线  生态赔偿亮利剑

  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期间,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执法检查发现,辖区3家企业存在锅炉废气氮氧化物超总量、超标排放问题。其中两家企业实际排放量超过年度许可限值,一家企业排放浓度超过北京市标准。

  “氮氧化物是PM

  2.5

和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强调。2024年1月,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启动与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的工作协作机制,商请检察机关介入,共同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针对大气污染难以直接修复的特性,两部门组织召开专家评估会,采用“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法”评估损害。专家论证认为,在涉案企业已完成整改的前提下,可通过环保技术改造实施替代性修复。

  “就像病人康复后需要增强体质,企业在达标排放后,还应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参与评估的环保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经磋商,3家企业承诺在整改基础上,额外投入资金用于中水站升级、锅炉房提标改造等环保工程。

  减排增效双丰收 协同治理再升级

  截至2024年12月,所有替代修复工程均通过验收。检测数据显示,改造后的锅炉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远低于北京市规定的在用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中水站改造完成投入运行后满足某大学校园绿化灌溉等需求,实现水资源集约利用。

  “这笔钱花得值!”一家涉案企业负责人表示,“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节约了能源成本,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案件办结后,两部门召开座谈会,对工作协作、线索移送、办案协作、案件会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培训、普法宣传等8方面机制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功能,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另外,在创新普法宣传方面,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推出《碳小海治污记》普法短视频,区检察院开展“检察公益课堂”。同时,运用典型案例,双方联合对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定制化普法宣传,帮助企业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提升地区“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意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北京海淀以环保技改实现“替代修复”,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
全国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公布 海南两个案例入选
吐哈油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纪实
省地灾所支撑的益阳大通湖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3·15”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鄂州已启动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案件62件,案涉赔偿数额达3300余万元
生态环境部发布澄迈花场湾红树林典型问题整改案例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八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网址: 北京海淀以环保技改实现“替代修复”,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51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541国道岚皋花里至八仙公路改扩
下一篇: 生态影响评价 课件(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