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山西农业大学在植物源农用抗菌剂创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山西农业大学在植物源农用抗菌剂创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天然产物因其通常具备独特的结构骨架及多样化的生物活性,近几十年来在新型医药及农药创制领域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中,以源自植物中的天然产物(植物次级代谢物质)为模板通过结构优化来发现具有新颖结构和全新作用机制的农用活性分子,已成为现阶段创制新型绿色农药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抵御外界有害生物入侵的化学防御物质,自身生物活性优异,环境兼容性好,对靶标生物选择性强,且往往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并易于多样化衍生,以其为先导化合物开发新农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近期,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杨春副教授、郅晓燕副教授、郝晓娟副教授以及曹挥教授等研究人员合作,以两种天然活性倍半萜类物质为模版,对其进行了多样化的结构改造,最终发现了部分极具应用潜力的候选抗菌药物分子。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发表。

研究工作分别以提取自欧亚旋覆花和苍耳中的天然倍半萜类抗菌活性物质乙酰旋覆花内酯和苍耳亭为先导物质,应用多样性导向合成策略构建了大量的“类天然产物”小分子化合物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所制备的部分衍生物表现出高效且广谱的抗菌作用,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显示出强烈的抑制活性,甚至远优于商品化的阳性对照药剂。

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创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植物源农用抗菌剂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将为深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野生旋覆花和苍耳资源提供了全新思路。

相关知识

我组在新型农药创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创制具有杀菌和植物免疫调节双功能的智能缓释纳米农药
绿植源|植物源抗菌剂在日常中的应用
我院教师在多个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源抗菌剂在未来的趋势|绿植源
中国农科院在靶向农药创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植物源抗菌剂的应用|绿植源
植物源抗菌剂的优势|绿植源
国内农药创制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42)洪波副教授在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宜性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植物源抗菌剂的抗菌机制|绿植源Plantary

网址: 山西农业大学在植物源农用抗菌剂创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84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旋花(Convolvulus
下一篇: 田旋花用什么除草剂 田旋花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