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们说的“传统文化”...

我们说的“传统文化”...

我们说的“传统文化”到底有多传统,有一个特别鲜活的例子:菊花。
今天看到一个估计是95后的视频,说她老外男友送她一捧菊花,她很无语。评论里一片在说“东西方文化差异”,给老外科普菊花在中国是祭祖、送葬用,是中国传统。

我是80后,我给大家说个事:在我小的时候,是从来没有菊花和葬礼、祭奠有关说法的。

那时候首先就没有鲜花商业,重要的葬礼、纪念只是用手札花,可以做花圈,也可以组成其它造型——现在很多老照片都能看得到。花型、花种无所谓,只要有白的就行。

没错,白事表达悲伤的方法,最主要就是白。

菊花是不是和祭奠、葬礼有关呢?完全没有。

别说鲜花,哪怕是纸菊花也非常罕见——菊花的形态手札起来特别麻烦,用绢烫可以,但用纸扎不好维持,我甚至印象里就没见过有人扎它。

菊花和葬礼、纪念的关系,那个时代里第一次看到,还是在英语辅助教材之类外国文化礼仪书上:强调在外国不能随便给人送菊花,因为那是当地葬礼的习惯用花。

那是一个对外交往教育特别盛行的年代,有大量这种文章、书籍。

——没错,菊花只能用在葬礼,这是作为对外交往普及知识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记忆里的。

书里之所以需要特意写这点,就因为当时中国并没有这个忌讳:因为中国的菊花使用习俗和欧美是相反的。

中国完全没有菊花用于葬礼、白事的传统。

这么想你就明白了:刚才说过、中国葬礼表现悲伤重要的是“白”,更准确的说是素,去除代表装饰和愉悦的富丽色彩。

而菊花的最常见色调是明黄,在中国这是一个吉祥、明艳的色彩,在以色彩定礼仪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怎么会把它用在悲伤、需要去除一切色彩和休闲装饰的场合呢?

现在中国菊花在葬礼上的使用,就和正式场合穿西装一样,也就是这几十年逐渐在对外交往、借鉴国际通行礼节后重新生成的新时代礼仪习俗的产物。

菊花和葬、奠文化的捆绑还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后中国现代鲜花产业的大发展有关。

除了少数茉莉、白兰之类熏香用花和采摘清供,中国原来也没有大量市民商业用花的传统。鲜花产业本身就是学习了国际现代高附加值农业的产业形态,也对应引进了附加的文化内涵——需要给每种花找到购买它、使用它的特殊意义。

只有给生活每个时节、场合对应相应的花卉,才能产生更多、更对应的消费。

于是情人节的玫瑰,冬天的圣诞红、以及葬礼的菊花,就因此从欧美成熟的花卉商业文化里引入了。和把婚礼与钻石捆绑一样,只要有葬礼就联想到要用鲜切菊花,当然比一年四季只到秋天才买盆栽,产业要壮大的多。

于是生活的文化消费助力了我国鲜花市场的产业化,鲜花的产业化也反向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可见菊花做葬礼这件事并不是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至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还完全不是。

这里面还包括港台文化受欧美影响之后的中转倒灌。作为大陆长期对外交往的“二传手”,港台的通俗文化也对改开后大陆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改变。许多台湾花艺强调菊花葬仪专用,但他们这一习俗也并没多悠久,也是从欧美、或向欧美学习后的日本传来——如果你查民国时大陆、香港上世纪早期老照片,葬礼也都是纸扎花圈花篮和各种幡旗纸马仪仗,没有大摆菊花的。

——总结:菊花在中国葬礼文化上的普及使用,是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世贸、和国际经济文化大接轨之后才开始的。这个“传统”非常明确的来自欧美文化礼仪,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算起来只有不到二三十年的时间。

开始提到的对外交往教材书籍里,关于菊花有个附注我记得特别深刻:菊花在西方寓意不吉利、被称为“妖花”。

但在中国,菊花并没有这种不祥的意味。它开在百花凋零的季节,傲立北风,给秋日以生机,回馈人间一年的浇灌。身姿壮旺、精神高洁。反而象征着高雅、品德、健康和美丽。是许多中国家庭喜欢种在园里、摆在家里的花卉,是从官贵商贾到劳作百姓、各阶层人都喜闻乐见的美好之花。

这种大量原产中国、中国选育的花种,非常适应中国的气候。可以说对菊花的种植、培育和审美伴随了大半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养成史。上千年来上大量歌颂、赞美菊花的诗歌、绘画都还历历在目,回忆我们从小学到、见到的这些诗画记录里,哪里说到在春天的清明节,去给逝去的亲人带秋天的菊花呢?

直到现在,每年金秋时节,你到中国各地园林,还能看到各种品种的盛大菊展。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我们这个那么爱菊的民族,怎么可能把它只用在葬礼呢?

我不知道今天95后、00后还有多少知道上一代对于菊花的文化印象——“传统文化”的记忆就是这么被一步步修整、更替的。

附图是今年秋天在太仓南园的菊展。后几张是之前上海植物园的 专栏 · 歪克思讲古杂谈

相关知识

衡水市图书馆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我们的节日】相约七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的节日·七夕|弘扬传统文化 倡导婚俗新风
弘扬传统文化 共度元宵佳节 市北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活动
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开展“多彩七夕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主题活动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30篇)
实用的传统文化作文4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63篇)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霸州市多所学校开展主题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作文中国传统文化

网址: 我们说的“传统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16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家教XS之历史惯性》焰蓝紫 ^
下一篇: 《那朵花的名字叫白兰》正片国语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