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紫苏子的真伪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查阅并整理了大量文献,对近十余年来紫苏子与混淆品真伪鉴别的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为了解紫苏子研究现状,提供快速且全面的研究资料关键词:紫苏子;真伪鉴别;定量分析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痰雍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1].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笔者查阅近十余年文献,对紫苏子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做一全面综述,为承担紫苏子风险监控工作做好准备,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方向.1.真伪鉴别1.1 性状鉴别查阅文献[1]混淆品果实或种子众多,其原植物有唇形科石荠苧、小花荠苧、疏花荠苧(小鱼仙草)、杭州荠苧、回回苏、华荠苧、白苏;凤仙花科凤仙花(急性子)、十字花科油菜(油菜籽或芸苔子)以及旋花科菟丝子,整理其区别点列检索表如下:1.果皮薄,表面仅具细网纹,无深穴状雕纹2. 网间隙浅凹3. 果径约1mm,网纹黄褐色或棕褐色··············石荠苧Mosal scabra3. 果径约1.5mm,网纹暗紫色················紫苏子Perillae fructus3. 果径约1.2-2.6mm,表面灰白色················白苏子Perilla frutescens3. 果实小,0.5~ 1.3 mm表面黑褐色,网纹波状····回回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2. 网间隙不下凹,果较大4. 小坚果黑褐色,直径1-1.2mm················苏州荠苧M﹒soochowensis4. 小坚果黄棕色或褐色5. 果径0.5-0.77(-1.8),果皮外覆波状角质层纹·········小花荠苧M﹒cavalerier5. 果径0.85-1.05,角质层纹隐现···············疏花荠苧M﹒dianthera2. 网间隙明显下凹,压碎有芥末样香辣味········油菜籽Brassica campestris L.1. 果皮厚,表面具粗网纹和深穴状雕纹6. 小坚果近球形,直径1.2-1.25mm·············华荠苧M﹒chinensis6. 小坚果卵球形,长1.75-2mm·············杭州荠苧M﹒hangchouesis1. 种皮薄,质坚实,约2mm,有稀疏的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急性子Impatientis semen1. 种皮薄,质坚实,约1-1.5mm,种脐线性·············菟丝子Cuscutae semen1.2 微性状鉴别 郑东,王雪利等人[2]发现:紫苏子果实表面分布白色小锥样凸起较密集,而白苏子较稀疏;回回苏网脊呈波状,不平整,果实色偏灰色;华荠苧的网纹形状为凹窝形,常见腺鳞;石荠苧与中华香简草果实表面均无向上凸起的脊,但石荠苧表面有腺鳞,中华香简草无腺鳞;脊顶较宽,颜色明显变浅的为小鱼仙草;菟丝子果实表面有线性或扁球状种脐。
1.3 显微鉴别 陈永林等[6]指出紫苏子有大、小粒之分,并给出了部分显微简图:小粒紫苏子的显微特征与文献报道[7]基本一致,但大粒紫苏子的内果皮共3种类型,分类依据为有无异形石细胞,顶端有无栅状分支.白苏子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具有肋骨状或粗网状加厚,内果皮石细胞有两种,一种为异形,不规则疣状突起明显;另种为规则形,多为长方形或类方形,腔及纹孔明显.谷丽华等[8]描述的紫苏子粉末显微特征与现行药典一致,并给出了主要特征彩图. 1.4理化鉴别法 1.4.1 化学定性分析 吕国兴等[9]直接加热乙醚提取物与1-2粒无水硫酸钠,紫苏子与野苏子产生气泡,特别是恶臭的白色(丙烯醛)气体;石荠苧无气泡产生,有白色气体,可区分鉴别石荠苧;樊宝和[10]实验证明紫苏子和白苏子的乙醇振摇提取液,加1%FeCl3试液2滴,紫苏子产生绿色沉淀,白苏子产生黄色沉淀1.4.2 电泳分析法 黄哲甦等[11]将等电聚焦电泳(IEF)技术首次运用于紫苏子及荠苧子中蛋白质类成分分析, 在靠近碱性区域,紫苏子出现至少5条谱带, 而荠苧子未出现谱带,在中性和酸性区域紫苏子出现约10条谱带, 荠苧子出现约5条谱带,依此建立了等电聚焦电泳鉴别方法.赵华英等[12]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紫苏子与小鱼仙草子、菟丝子、白芥子、黄芥子、莱菔子5种伪品的蛋白电泳分析,在谱带数、分布区域和着色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别.1.4.3分光光度法 樊宝和[10]实验发现紫苏子和白苏子水浸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与峰个数有差异,分别为:紫苏子285.9nm、315.5nm;白苏子281.5;故认为二者虽为同一种 ,但不宜等同入药。
程存归等[13]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单反射采样技术,结果表明紫苏子与白苏子的红外光谱基本一致,但与野苏子及伪品石荠苧、苏州荠苧、疏花荠苧的红外光谱吸收不同杨兰芬等[14]利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和整体解析法,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有机酸的特征峰出现在1709cm-1附近,在1720-1530cm-1和1400-1020cm-1波段中,三种紫苏子的光谱峰存在显著差异,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三种紫苏子在1400~1800cm-1,900~1300cm-1波段范围两个主自动峰位置差异较小,但自动峰值之间的相对强度是不同的1.4.4 薄层色谱法 谷丽华等[8]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紫苏子的甲醇超声提取液中检出了迷迭香酸、芹菜素、木犀草苷, 而《中国药典》2015年版仅收载了紫苏子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法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1.4.5 生物鉴定法 欧辉鸿等[15]通过生物鉴定,比较了紫苏子与混伪品华荠苧、菟丝子、沙苑子、白芥子、急性子的ITS2序列二级构造,结果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和大小以及位置和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显著差别2 定量分析方法2.1脂肪酸含量 邹盛勤等[16]利用HPLC法检测了紫苏子中齐墩果酸、熊果酸、α-亚麻酸、迷迭香酸、木犀草苷,不再局限于现行药典标准中迷迭香酸单一成分的测定. 熊运海等[17]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测定了对紫苏叶和紫苏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并分析了重叠峰的化学计量,得到每个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通过质谱库对分析纯组分进行了表征,紫苏子、紫苏叶挥发油中含有45种定性成分,分别占已鉴定组分的 52.94%、60.81%,共有成分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 84.30%、66.38%。
紫苏子与紫苏叶挥发油相对含量较高的主要共有成分是柠檬烯(25.17%、9.93%)等,且通常是紫苏子含量偏高徐甲等[18]通过氢氧化钾皂化脂肪样品(或从样品中提取的脂肪)并在三氟化硼的存在下酯化甲醇,后用GC法测得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结果约50g/100g张卫明等[19]用GC法发现紫苏子油的脂肪酸组分有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6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达90%,特别是α-亚麻酸含量高达60%赵华英等[12]实验发现,大粒紫苏子比小粒紫苏子脂肪油含量高16.14%,当年采比贮藏3-5年的紫苏子高14.24%,白苏子比紫苏子高14.24%2.2微量元素的测定 王永奇等[20]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测定了紫苏子中砷(As)、汞(Hg)、锗(Ge) 、Na、K等27种微量元素,其含量范围0.017-14308 μg/g.2.3维生素、矿质元素的测定 张卫民等[21]采用HPLC法测得紫苏子中含有VE VB2 β-胡萝卜素,但含量不高.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矿物元素中磷,含量丰富,达16497mg/kg.2.4氨基酸的测定 张卫明等[21]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紫苏子,共检出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4.531%,精氨酸含量最低0.271%。
2.5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的测定 张卫民等[21]试验得到紫苏子的油脂含量达到40%,属油质种籽总结与讨论1.紫苏子体积小,识别困难,假冒伪劣产品多目前对紫苏子及其仿制品鉴定的研究多局限于对植物形态、显微特征等中药方法的鉴定,而中药鉴定方法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且本部分内容多纯文字叙述,实难突出重点,笔者首次整理出常见伪品性状鉴别的检索表,可准确方便快捷的鉴定结果微性状鉴别是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中药鉴别方法,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药材表面放大了的性状特征如表面起伏,纹理,颜色和附属物等,具简单快捷,廉价的优点,是应用于紫苏子鉴别的新方法,也是紫苏子宏观性状鉴别向微观性状鉴别的延伸,可较好的区分真伪《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紫苏子鉴别项下仅收载了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实验证明紫苏子、白苏子与部分混淆品均具有药典所述的显微特征与薄层斑点,无明显差异(已另文发表),为了准确评价今天飞速发展的中药质量,建议新版药典增加电泳分析法与生物鉴别法,从根本上区分紫苏子,而紫外与红外吸收操作简单,又可快速辅证传统鉴别结论的正确性,亦是现代中药评价的重要手段4.整理发现,紫苏子所含化学成分种类众多,但研究多集中在利用HPLC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而紫苏子成分复杂,其中含有27种微量元素,油脂含量高达40%,单一成分不能衡量其药材质量。
紫苏子故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紫苏子] “含量测定”项下建议增加脂肪酸指标成分的测定,如木犀草苷、芹菜素等,更应增加其他种类化学成分的检验项目,如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等,这也将是笔者文献综述之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ference[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38.[2]王雪利,周建理,杨青山.紫苏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对比鉴别[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1):78-80. [6]陈永林,赵华英,许欣荣,等.苏子的显微鉴定研究[J].中草药.1998,29(5):338-339. [7]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86[8]谷丽华,林晨,吴弢,等.紫苏子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中药志,2010,35(16):2087-2090.[9]吕国兴,吴爱英,孙立华.紫苏子及其伪品石荠苧的鉴别[J].山东医药工业.1998,17(5):14. [10]樊宝和.紫苏子和白苏子的成分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5):266. [11]黄哲甦,吴贵华,李海生.紫苏子及其混淆品荠苧子的等电聚焦电泳鉴定方法[J]中草药,1993,24(5):263-264. [12]赵华英,陈永林,霍德兰,等.紫苏子与其伪品的凝胶电泳鉴别[J]山东医药工业,1997,16(4):32-34. [13] 程存归.FTIR直接鉴定紫苏子及其伪品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2):282-284. [14]杨兰芬,孙素琴,周群,等.三种紫苏子的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8,24(1),88-91. [15]欧辉鸿,李斯璐,陈奇聪,等.紫苏子及其混唯品的DNA条形码(ITS2)鉴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2):2934-2936. [16]邹盛勤,曹伟莹,陈武.紫苏子与白苏子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分离与检测[J].中国油脂,2008,33(7):77-79.[19]熊运海,王玫.化学计量学法对紫苏叶与紫苏子挥发油共有组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0,31(2):203-205.[20] 徐甲,施敏,唐云,等.紫苏子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J].科技信息,2013,1(1):87-88. [21] 张卫明,刘月秀,王红.紫苏子的。
相关知识
HPLC法鉴别真伪野菊花的研究
中药紫苏子来源性状显微鉴别.doc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 DNA分子标记鉴别技术
玫瑰花的真伪鉴别
鉴别真伪西红花的方法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
川牛膝的真伪鉴别
紫苏子的用法
榴莲的选购和鉴别真伪的方法.pptx
铁皮石斛鲜条的真伪鉴别标准
网址: ZI紫苏子的真伪鉴别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3314.html
上一篇: 苏轼的诗词全集、诗集(3459首 |
下一篇: 紫苏叶生长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