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菊目 菊科 千里光属
盛花期:夏季秋季
雪叶莲的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花紫红色。全株具白色绒毛。植株多分枝,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正反面均被银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花小、黄色,花期6~9月,种籽7月开始陆续成熟。
雪叶莲不耐酷暑,高温高湿时易死亡。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
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在25℃时,萌枝力最强。
3~4片真叶时分苗。用10X8cm钵,分苗土为2/3堆肥土+1/3熟木屑345%复合肥。分苗栽深平子叶。分苗时应剔除细弱苗、高脚苗。分苗后用40%遮阳网遮荫4-5天,早盖晚揭,缓苗后全光管理(7、8月早播的由于分苗醒棵后气温尚高,光线强烈,遮荫要达10-15天)。苗期施肥3-4次肥料为浓度0.8-145%高浓复合肥或尿素,或稀释15倍左右的饼肥水。
一般在翌年开春后6-7叶时上盆,盆径14-16cm。盆土为堆肥土:腐熟木屑=3:1,另加复合肥1kg/m3。上盆深度为略过原土坨。为增加分枝,上盆前后可摘心一次。
如用于组合盆栽,拉钵一次(每两排钵抽出一排另放)8-9叶时拼栽。
上盆后的浇水应把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即两次浇水之间必须有一个盆土变干的过程。干的程度以土表发白为准。银叶菊有较强的耐旱能力,所以冬季从控制株高、提高抗寒性、降低湿度预防病害等考虑,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银叶菊的浇水总体上要适度偏干。但应注意:
1.干、湿不是绝对的,应把握“度”。湿而不烂,干而不燥。
2.应看具体情况。在旺长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但如表现有徒长趋势时,则应适当控水控肥。银叶菊较喜肥,上盆两个星期后,每10天左右施肥一次,以氮肥为主,冬季间施1-2次磷、钾肥。肥料用尿素和45%三元复合肥,浓度1-1.5‰左右(前期稍淡,旺长期稍浓)。或用0.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喷洒叶面,由于银叶菊是观叶花卉,成株的浇水施肥注意不要沾污叶片,尽量点浇,勿施浓肥。
银叶菊苗期可耐-5℃低温,商品盆花栽培,南方地区可露地或单层大棚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单层棚或双层棚栽培。北方-10℃以下地区如在大棚内栽培,应有三层的保温覆盖为宜。盆花初次进棚或棚架覆膜应在秋冬最低气温降至0℃前进行。保护地温度管理。白天20—>2℃,夜间0-1℃为宜(银叶菊生长较慢,夜温过低时生长缓慢,生育期延长,栽培成本加大。银叶菊的生长适温比瓜叶菊稍高,因此通风要略晚些,小些。其它如防寒保温等请参照瓜叶菊。银叶菊喜光,冬季宜保证充足的光照。
作花坛布置及镶边栽培时,摘心1次。盆栽的生长期间可通过摘心控制其高度和增大植株蓬径。优质盆花的株型和长相是:矮壮丰满,叶片舒展、厚实,分枝多而健壮、紧凑,叶色银白美观。应注意适当稀播、及时分苗、及时上盆、及时拉盆。作组合盆栽栽培时可不摘心。
温度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
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
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移栽
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叶片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当侧枝长到6~8公分长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银叶菊,剪取10厘米左右的嫩梢,去除基部的两片叶子,在250倍的矢达生根营养液中浸泡30分钟左右,插入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的扦插池中,进行全光照喷雾,约20天左右形成良好根系。需注意的是,在高温高湿时扦插不易成活。通过比较发现,扦插苗长势不如籽播苗,蓬径不大,植株较矮。
这类成分在菊科中分布普遍,主要存在于豚草属(AmbrosiaL.)、艾属、紫菀属(AsterL.)、秋英属(CosmosCav.)、大丽花属(DahliaCav.)、向日葵属(HelianthusL.)、山柳菊属(HieraciumL.)、金光菊属(RudbeckiaL.)、二支黄花属(SolidagoL.)、万寿菊属(TagetesL.)、苍耳属等属中,多具细胞毒作用,可,以引起人皮肤炎症,例如林业工作者常因接触菊科植物引起变态性皮炎,植物园和分类学工作者常患的职业性皮炎,均与菊科中倍半萜内酯有关。经研究对皮肤具有刺激活性的倍半萜内酯,其化学结构多具有环外。
Α—亚甲基—r—内酯和α,β—不饱和键,主要结构类型见24—1至24—3。其次,倍半萜醇有重要毒性,如泽兰属(EupatoriumL.)所含震颤醇素(tremetol)可致死亡,另Tetradymia属所含的四室泽兰醇(tetradym01.)(24—5),为肝毒和光敏性毒物。
如存在于苍耳子中的甙类和艾蒿、菊蒿中的挥发油等成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知识
雪叶莲(雪叶莲株高)
雪叶莲图片
雪叶莲图片鉴赏 雪叶莲有没有毒?
雪叶莲
雪叶莲的作用
雪叶莲(关于雪叶莲的介绍)
雪叶莲花语(雪叶莲在园林上主要用途)
雪叶莲养殖方法
雪叶莲的种植方法
秋季的雪叶莲图片
网址: 雪叶莲,雪叶莲图片,雪叶莲的作用,雪叶莲的养殖方法,雪叶莲的种植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5898.html
上一篇: 雪片莲,雪片莲图片,雪片莲的作用 |
下一篇: 雪叶莲和银叶菊的区别?雪叶莲的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