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木君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有着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位置,同兰花、梅花和竹子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因其大多秋天开放,不畏寒冷,傲视霜雪,因而被视为高风亮节、清雅洁身、长寿吉祥的象征。
观赏菊花起源于中国,并且在一千多年的栽培选育下,培育出了众多的名贵品种,在公元八世纪前后,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随之受到日本皇室和民众的喜爱,成为皇室徽记。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不过观赏菊花大多为草本,灌木和半灌木极为稀少,在我国有华北的蚂蚱腿子、西南的小叶帚菊以及复芒菊属、西北的两色帚菊等等。而乔本更是凤毛麟角,见于报道的仅仅有产自云南的白菊木和云南四川的栌菊木,前面我们曾撰文介绍了其中几种。
专栏
(栌菊木)
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灌木类菊花,并且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菊花,特别珍稀,仅仅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四川地区,这就是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复芒菊。
复芒菊(Formania mekongensis W. W. Smith et J.Small),是菊科(Compositae)、菊亚族(Chrysantheminae)、复芒菊属(Formania)小灌木,分布在我国四川西部(巴塘、德荣)以及云南西北部(德钦),生于海拔2450-2800米的河谷山坡干旱灌丛中。
【植株】高30-100厘米。小枝细,浅灰褐色,幼时被微柔毛。叶互生,外形卵形,厚纸质,长1-1.5厘米,宽0.5-1厘米,基部渐狭成宽的短柄,中上部羽状锐裂,裂片5-9,三角形至近方形,常再次锐裂,小裂片有细尖,两面无毛。
【花果】头状花序圆筒形,异型,顶生,3-12排成伞房状,花序梗长0.1-1厘米;有时有叶状小苞片;总苞片多层,矩圆形至条状矩圆形,顶端钝,干膜质,中部淡绿色,上部有白色短缘毛;花托平,具缝状边缘的小窝。边缘花雌性或中性,舌状,舌片长约4.5毫米,淡黄白色,花柱分枝宽;盘花两性,花药基部箭头形,具短尖耳,顶端有长急尖的附片,花柱不裂,平截。瘦果长2毫米,冠毛由5条长过3毫米的和10-12条短于3毫米的刚毛组成;盘花约8朵,连同瘦果长约6毫米。花果期6~10月。
复芒菊我国特有的单种属物种,复芒菊属仅有复芒菊1种,因其果实的冠毛有两种而得名(如图):一种是5条长于3毫米的刚毛,一种是短于3毫米的刚毛。复芒菊和原产欧洲的雏菊(Bellis perennis L.)的花朵颇为相似,不过雏菊属于雏菊属(Bellis),并且是一年或多年生生草本;而复芒菊属于小灌木,因而非常容易分辨。
复芒菊为灌木菊花,非常罕见,是栽培木本菊花的重要亲本,因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并且花朵繁茂,花瓣洁白,花心淡黄,素雅秀丽,极具观赏性;并且因为单种属植物,为我国特有,因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复芒菊由于分布地狭窄,自然种群稀少,繁衍困难;再加上人为采掘砍伐,使得复芒菊生境受到威胁严重,整体种群处于濒危状态。为了保护复芒菊,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讨论稿)名单,为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复芒菊评级为易危(VU)。
专栏
相关知识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濒危珍稀植物——半日花
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十齿花
国家Ⅰ级珍稀濒危植物——华西蝴蝶兰
菊花近缘野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保护建议 | 科技导报
濒危物种|太行山三大绝壁奇花之一——太行花
倍加呵护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植物
人民日报 | 倍加呵护珍稀濒危植物
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
网址: 国家Ⅱ级濒危珍稀物种|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菊花——复芒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809.html
上一篇: 珍稀濒危植物赏析 |
下一篇: 国家Ⅱ级珍稀濒危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