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昆明植物所羊肚菌多糖研究获进展

昆明植物所羊肚菌多糖研究获进展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羊肚菌属真菌的统称,是食用菌。随着羊肚菌营养供给模式、技术的创新完善,优良菌种稳定性及标准化生产、幼菇管护等技术的集成和创新,使我国羊肚菌驯化栽培获得重要进展,产量和面积迅速增加。 

  对羊肚菌主要成分之一——羊肚菌多糖进行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及活性探究将有力促进羊肚菌相关产品产业化。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江苗专题组与杨祝良专题组博士赵琪合作,在考察整体羊肚菌产业现状并优选确定羊肚菌品种,即“昆植1号”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利用水提醇沉、除蛋白、柱层析等手段,在六妹羊肚菌中分离得到一个分子量为1.17×104 Da的均一多糖,利用各种化学及波谱技术对其重复片段进行推断。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羊肚菌均一多糖的重复片段由→4)-β-D-Manp-(1→, →4)-β-D-Glcp-(1→, →4)-α-D-Glcp-(1→和→4, 6)-α-D-Glcp-(1→组成。电镜分析发现,该均一多糖的三维结构呈现出多孔的网状结构。研究提示该均一多糖除了本身的药理活性外,存在开发为药物载体的潜力。体外活性实验表明,羊肚菌均一多糖能显著提升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吞噬作用以及NO、TNF-α和IL-6的分泌量,表明该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扶贫专项、生物资源计划和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昆植1号”六妹羊肚菌

昆明植物所羊肚菌多糖研究获进展

相关知识

昆明植物所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技术让羊肚菌实现四季生产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初步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
羊肚菌高效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2018羊肚菌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及风险防控培训班在昆明植物所召开
【开屏新闻】云南种植羊肚菌达2万亩,专家:羊肚菌种植仍“高风险”
是谁在祸害羊肚菌?羊肚菌病害核心种类基本摸清
【掌上春城】羊肚菌怎么栽?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训班告诉你
昆明植物所可培养杜鹃类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实现羊肚菌自由 羊肚菌市场价格走势 羊肚菌种植发展前景及投资

网址: 昆明植物所羊肚菌多糖研究获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81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羊肚菌研究综述
下一篇: 宁夏青铜峡市:小小羊肚菌 “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