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隐匿在大山中的中华一绝麦杆贴

隐匿在大山中的中华一绝麦杆贴

“皎洁如霜雪,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微微风发”;

“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

浦江麦秆剪贴历史悠久,据《浦江县志》载:“麦秆剪贴在明代末叶已在本县流行。”它最早从民间剪纸中演化而来,并逐渐从浦江传统工艺麦秆团扇扇芯及麦秆帽花等简单工艺中脱胎,旧时作为麦秆团扇及麦秆草帽的装饰,用之代替刺绣,后逐步发展成挂屏、台屏等,到清代已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品种,一般作为婚嫁、生日、祝寿、开业、新居等礼品之用。

浦江麦秆剪贴画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以其形象逼真、高贵典雅的艺术之美斐声海内外。2008年,浦江麦秆剪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7年,由浦江云花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创办了浦江第一家民营博物馆——浦江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浦江麦秆剪贴为主要展品。2012年,主场馆移于仙华山风景区,成为浦江仙华山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九龙图

浦江麦秆剪贴艺术是在农耕社会产生的一种农民艺术,但它在功用的促进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复杂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民间美术。

浦江民间工艺博物馆建立在国家级风景名胜仙华山景区,不但成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地,也成为宣传浦江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增强了景区的文化氛围,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相结合而实现双赢,走出新路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探索的实例。

△清明上河图(部分)

浦江麦秆剪贴画名扬四海,被国外人士誉为“迷人的艺术"。颇值一提的是,2010年,由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云花等人制作的大型浦江麦秆剪贴版《清明上河图》在上海世博会展出,被国内传媒评论该作品代表了国内麦秆剪贴艺术的最高水平。

麦秆剪贴的制作方法

浸泡:把剪好的麦秆管放入清水中浸泡10天左右。

剖刮:把已经浸泡的麦秆管用刀剖开、刮平,然后进行分层,即分成麦秆皮和麦秆肉两层。凡经剖刮带着麦秆表皮都称麦秆皮。麦秆皮要刮得越平越好。麦秆皮呈皮条状,称麦秆条。

漂白:漂白常用方法是硫磺熏蒸或露天漂白。要把麦秆漂白到理想的纯度。

染色:把刮好的麦秆条放入有染料的水上煮沸,捞出后再用清水漂净、晾干。

2.麦秆剪贴成图。

完成一幅麦秆贴画一般要经过选稿析图、描图贴图、剪刻和拼贴等几道工序。

(1)选稿和析图

选稿:根据要求选好画稿,有创作能力的自己设计画稿。画稿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麦秆贴画以选择花乌较易制作。

析图:选好画稿后,对画稿要进行认真分析,即:①画面的结构如何,各部分之间前后、左右、内外、上下和远近的关系如何等,并且要标出剪贴的顺序;②配什么颜色,即确定各部分用什么颜色的麦秆来剪贴。

(2)描图

用薄纸先描好整体图,再把整体图按粘贴顺序进行分解,然后用薄纸描出分解图。描出分解图时,方向一致,以便于取料贴图。分解图可以正描也可以反描。反描便于贴图剪刻。描图要求所描图案准确无误,不能走样。

(3)取料贴图(按图拼粘麦秆)

取料:把握图案需要,给各分解图挑好麦秆。

贴图:把各分解图粘贴在剪贴材料上称贴图。

(4)剪刻

剪刻就是把粘有麦秆条的分解图剪下来,剪刻总的要求是用刀准确,刀口光滑,线条自然。制作任何一幅麦秆贴画,一定要先剪好各组配件,然后再粘贴。

(5)粘贴

粘贴顺序:先主后副,先底后表,先内后外,先远后近。上粘胶有两种方法,一是左手拿麦秆片,右手拿针或锥子,用针尖挑一点儿粘胶在麦秆片反面涂抹;二是把粘胶放在小玻璃片上,用镊子夹住麦秆小片,将麦秆片反面往粘胶上轻轻一靠,再在玻璃板上擦几下,粘胶就均匀了。

△百鹤图

这些美轮美奂、绚丽多彩的浦江民间工艺品,是解读和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对图文内容有疑议或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后台联系。

素材提供|俞秀丽

编辑|三叔

审核|顺流逆流

如果你有游记、攻略、原创文章等稿件可发送至以下邮件,一经采用即可获得景点门票或酒店房券。

相关知识

隐匿在大山中的中华一绝麦杆贴
麦杆菊怎么修剪
麦杆菊的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
“贴梗”迎春 “垂丝”争艳 中华海棠园满园芳菲
鹧鸪天·山中桃花
麦杆菊是几年生草本植物
南京雨花石: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大美秦岭) 秦岭兰花,中华极品
走在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山中
树叶染料 竹子染料 麦杆染料 麦杆画染料 草滕染料 藤条染料 干花染料

网址: 隐匿在大山中的中华一绝麦杆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91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四十八勾》
下一篇: 鲁山花瓷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