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学名:Salix babylonica)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以其柔软下垂的枝条和优美的姿态著称。形态特征:垂柳树高可达20米,树冠开展,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或有裂纹。枝条细长而柔软,向下垂挂,形成独特的“垂帘”效果
垂柳(学名:Salix babylonica)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以其柔软下垂的枝条和优美的姿态著称。
形态特征:垂柳树高可达20米,树冠开展,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或有裂纹。枝条细长而柔软,向下垂挂,形成独特的“垂帘”效果。叶互生,线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0.5-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春季开花,花小,黄绿色,雌雄异株,成葇荑花序,雄花序长约3厘米,雌花序长约4厘米。果实为蒴果,成熟时裂开,内含多数细小种子,种子顶端有白色绒毛,易于随风传播。
生长习性:垂柳喜光,耐水湿,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盐碱和污染,是城市绿化和水岸固堤的理想树种。
分布范围: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北至华北,南达华南,西至四川、云南等地。垂柳也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观赏树种。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垂柳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杨柳依依”、“折柳送别”等诗句表达离愁别绪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垂柳也出现在众多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中,成为诗人笔下的常客。
应用价值:
园林绿化:垂柳因其美丽的外观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在城市公园、街道两侧及河湖岸边被广泛种植,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水土保持:由于其发达的根系,垂柳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加固堤岸,减少洪水灾害。 药用价值:垂柳的枝叶、根皮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工业用途:柳树枝条柔韧,适合编织篮子、筐篓等手工艺品;木材质地轻软,可用于制作家具、纸浆等。管理养护:垂柳生长迅速,需定期修剪枝条,保持树形美观,避免过密影响通风透光。春季可施用适量复合肥促进新梢生长;夏季注意浇水防旱;秋季清理枯枝落叶,减少病虫害发生;冬季则应做好防寒措施,保护树木安全越冬。
垂柳不仅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品名:垂柳
高度:8~15m
特点:耐寒性强,挺拔高大,适应性好。
种植期:春秋冬/视地区
适播地:水源丰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应规格:直径2~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