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4月30日下午,文化旅游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及中西面点工艺专业师生走进郑东新区文苑学校,开展了“文旅豫味 非遗花馍润童心”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为50余名文苑小学生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别样课堂。
活动中,高职学子化身“小老师”,带领小学生分组创作“中原象形包”。经过专业教师“三光技法”的现场示范,普通的面团在孩子们手中幻化成憨态可掬的吉祥兔、昂首挺胸的报晓鸡、纹样精致的福袋。学院师生边指导塑形技巧边讲解:“发酵时酵母菌就像勤劳的小工匠”“面光代表着劳动的品质追求”,将生物原理与工匠精神娓娓道来。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站,本次实践活动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劳动教育+职普融通”三维育人体系。未来,文化旅游学院将持续打造“行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通过“技能大师+职教学生+中小学生”的传帮带机制,为“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提供新范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春接力中焕发新生机。
(撰稿人:张杨阳 审稿人:付红丹)
相关知识
非遗缠花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
美德健康新生活丨日照市东港区:非遗传承进社区 花馍蒸出幸福味
淘宝·中国宝贝游园会空降青岛,500岁“花馍”非遗玩转新时尚
劳动教育进食堂 春饼飘香润青年—外国语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广州过年“趣”天河!200余场花市非遗及文旅活动等你来
西式面点 ... 课程表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北京农学院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课程
小学烹饪与营养劳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水果拼盘.docx
数读|“非遗年”全国7000项活动 “非遗游”热度同比增四成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秘农科药韵,传承匠心非遗
网址: 文旅豫味 非遗花馍润童心 ——烹饪工艺与营养和中西面点专业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7132.html
上一篇: 中国最苦的十大名菜,国人是何时学 |
下一篇: 会泽美食 | 地道名吃,特色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