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良田+良種+良方”繪就好“豐”景 惠安走馬埭現代農業產業走出新路子

“良田+良種+良方”繪就好“豐”景 惠安走馬埭現代農業產業走出新路子

多年來,泉州市惠安縣加快走馬埭現代農業示范園發展。如今,這裡不僅是福建省第一塊耕地保護區,也是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園。

以農業創新鏈延長產業鏈,走馬埭不僅實現從傳統農業向農文旅融合發展、從現代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也輻射帶動周邊地區連片發展,走出了一條興業富民的新路子。

農文旅“暖風” 吹熱“鄉村游”

稻花香裡看“世界名畫”,螢火虫點亮稻田之夜,惠女風吹稻浪主題秀、稻田音樂會精彩無限……近日,惠安縣走馬埭庄上片800余畝稻谷陸續成熟採收,值此農忙時節,舉行了一場稻田藝術季活動。

2025年惠安縣走馬埭稻田藝術季現場。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5年惠安縣走馬埭稻田藝術季現場。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千盞螢燈點亮稻田,惠女時尚秀以“稻”為台。活動首日啟動儀式上,惠女時尚秀等異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輪番登場,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這也太會玩了吧!稻田裡的狂歡感直接拉滿——煙花在稻浪上空炸開的瞬間,配上音樂和篝火的溫度,還有惠安地道美食,想想都覺得治愈。”許多周邊市民和網友紛紛感慨。

解鎖稻田N種浪漫玩法,吸引眾人慕名打卡。據介紹,為了讓游客在自然與藝術的氛圍中,感受獨屬於鄉村的煙火氣息,此次活動主辦方不僅打造了升級版稻田藝術展和山海市集,集結惠安地道美食、本土農特產品、文創產品、惠安女服飾體驗、非遺糖畫及各類稻谷DIY等項目,還設置了惠女篝火晚會、馬術體驗、“摸魚”計劃、稻田潑水節、稻谷研學營、稻田旅拍、稻田小火車、稻草迷宮等10余種配套活動。

“我們就是輞川本鎮人,全家都很喜歡這類‘接地氣’的活動。現在的孩子連家務活都很少碰,更別提收割稻谷這類農活。”趁著暑假,陳女士帶著孩子過來打卡農耕文化,體驗大人們兒時的回憶。稻田裡,一座座形態可掬的大型秸稈稻草人、清涼有趣的打水仗等特色項目,讓她不禁感嘆,“原來土地不僅會生長糧食,還能種出一整個夏天的驚喜。”

稻田藝術展引萬人圍觀,山海市集充滿人間煙火。“作為2025年惠安開海文化季系列活動,惠安走馬埭稻田藝術季是我們在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之一,不僅全方位展示了惠安鄉村美景及文化底蘊,也推動稻田從‘糧食生產’走向‘價值創造’。”惠安縣走馬埭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規劃建設組組長、惠安文旅集團總經理何曲晴介紹。活動首日就吸引線上超15萬人次觀看直播,現場銷售額突破85萬元,全網相關播放量超1000萬次。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安看一場稻田煙花秀”詞條登上短視頻平台熱榜泉州榜第一,全網總閱讀量超1000萬人次。

多舉措“加持” 發展“加速跑”

用文化提升農業價值,用旅游擴大農業市場。如今,惠安縣走馬埭正積極構建“農業基底+文化賦能+旅游引流”發展新模式,以田園融合、文化工坊、研學基地、數字旅游等新業態場景,在促進鄉村振興、助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同時,已成為沿海現代農業發展“新樣板”。

整合各類資源。其中,為探索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新機制、新途徑、新動能,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帶來的增值效益,去年3月,惠安整合各項資源,對走馬埭土地進行綜合整治提升及開發利用,整體包裝策劃為走馬埭田園風光(流域生態)產業融合建設項目,總投資5億元,已獲農發行授信4.15億元。

惠安縣走馬埭農業展示中心。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惠安縣走馬埭農業展示中心。惠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山海協奏,綠色交響。走進佔地500余平方米的惠安縣走馬埭農業展示中心,隻見惠安現代農業發展歷程以四大主題展廳形式一一呈現。這裡不僅成為黨員干部學習交流、傳承“紅色足跡”的好去處,今年6月還獲評“福建省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示范點”。這也是惠安在打造走馬埭田園風光(流域生態)產業融合建設項目的一個縮影。

據悉,惠安縣走馬埭農業展示中心坐落於庄上片,這裡是惠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走馬埭的核心區,位於惠安縣輞川鎮庄上、坪埔、許埭等3個行政村,324國道、201省道在此交會,毗鄰沈海高速驛坂出口,為發展新業態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該片區規劃連片耕地面積約1300畝,目前已完成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建設,同時規劃了50畝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甘薯蔬菜品種優化培育中心,以及智慧農業管理大數據平台。

如何才能充分發揮這些片區優勢,串珠成鏈,鋪就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業態是關鍵。“目前,我們正在打造以生態農業園區為主的‘現代農業+電商直播+文旅’全鏈條產業體系,片區業態運營招商也在火熱進行中。”指揮部土地流轉組副組長、新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駱偉平介紹。

發展新業態,農文旅融合按下“加速鍵”。以核心區庄上片為中心,將對多處現有建筑進行改造提升。其中,東側擬建以“田間直採+全渠道銷售+會員化運營”為模式的超級農場田間超市﹔東南擬建佔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的甘薯文化體驗館﹔片區內的建筑則改建為走馬埭農產品電商直播基地,通過“現代農業+電商直播”,將電商產業引入田間地頭,帶動農產品線上銷售,打造推廣“走馬埭”農產品IP品牌。同時,南側則擬建結合農場+馬術的“牧雲馬舍”,可滿足周末親子、教育研學、周末農場特色旅拍等多樣化需求。

如今,隨著全國首筆牡蠣殼資源化固廢改良土壤碳匯交易簽約完成、全國露地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裝備培訓班暨福建省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推進活動等在惠安走馬埭成功舉辦,不僅進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方共贏。

高標准“深耕” 實現“雙豐收”

沃野織金。惠安縣走馬埭,曾經是一片荒蕪的沿海灘涂,經過世代圍墾與整治,如今萬畝良田連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農業示范區煥發勃勃生機。

農業,始終是走馬埭的鮮明底色。作為全市唯一一個萬畝高標准農田“連片整治·千畝良田”示范片項目,走馬埭現代農業示范區於2024年啟動建設,通過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整治地塊淨化田園,建成“五化”高標准農田。

走馬埭水稻豐收,“豐”景如畫。王勝攝

走馬埭水稻豐收,“豐”景如畫。王勝攝

“現在,我們鎮裡整理的和其他經營到期的土地,都由惠安文旅集團統一流轉,村民每畝每年可收租金1050元,村集體能獲得管理費200元,從而實現村民、村集體雙增收。”據指揮部土地流轉組副組長、輞川鎮副鎮長林雄偉介紹,村民們都特別高興。

集中流轉,改造提升。“一期流轉的1200畝已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二期集中流轉的5400畝高標准農田提升建設項目目前正在招標。”駱偉平補充道。對已流轉土地,文旅集團將統一開展土壤改良、自動噴滴灌等建設,再交由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經營。

稻谷金黃,秋收秋種忙,希望的田野上好“豐”光。眼下,走馬埭庄上片800余畝水稻正在全面採收,金燦燦的稻田裡,風吹稻浪穗飄香,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呈現出一派豐收忙碌景象。

“眼前這一片稻田目前已收割400畝,等第一茬收完,過段時間還會長出‘再生稻’,待10月初左右就能成熟。”惠安盛豐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庄旭東按照“兩菜兩稻”新型輪作模式,接下去將種植生菜和西藍花,每年產值預計可達2250萬元。

“智慧”農業,增產增收。在“智慧農業+農業物聯”精細化管理下,位於走馬埭北片區的連片智能控溫大棚內,一株株紫蘇長勢喜人。“我們是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紫蘇種植基地,每年每畝可產紫蘇800公斤,產值約7萬元,銷量佔據香港80%的市場份額。”泉州惠民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富枝為此頗為自豪。

良田+良種+良方,繪就好“豐”景。惠安走馬埭現代農業示范區正通過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把發展成果寫在田間地頭,把民生福祉種進百姓“心田”。(歐陽榮華)

(責編:江葦杭、劉卿)

相关知识

“良田+良種+良方”繪就好“豐”景 惠安走馬埭現代農業產業走出新路子
長沙市雨花區舉行“興花富民”產業對接會 打造花卉苗木產業“強引擎”
集鏈成群建設世界一流花卉產業
上海種業西北良種繁育基地投產
農業科技讓“菜籃子”更豐富(開卷知新)
做強花卉產業 培育美麗經濟
關注種業創新:夯實種質資源根基 打造農業“芯片”
潞城區特色農業多點開花
鮮切花產業背后的科技力量(一線調研)
初夏好“豐”景 江蘇多地特色農產品迎來採收期

网址: “良田+良種+良方”繪就好“豐”景 惠安走馬埭現代農業產業走出新路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82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盆栽地瓜花种植方法
下一篇: 一盆红色白花尖地瓜花高清图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