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滇杠柳的用法

滇杠柳的用法

滇杠柳

滇杠柳,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滇杠柳PeriplocaforrestiiSchlecht.的根或全株。分布于贵州、云南等省。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乳腺炎,闭经,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

中文名称

滇杠柳

别名

柳叶过山龙、青蛇胆、飞仙藤、黑骨藤、柳叶夹、小黑牛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主治

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乳腺炎,闭经,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

用法用量

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肝炎、溃疡病患者、孕妇忌服。

药理作用

强心作用。

《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苦,凉;有小毒。舒筋活血,祛风除湿。”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咽喉炎,急性乳腺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和肺结核咳嗽等。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疼痛:黑骨藤、铁筷子、见血飞、紫金标各20g,泡酒服。(《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

2、治风湿筋骨痛:黑骨藤、透骨香、地蜂子各20g,水煎服。(《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直径0.3-2cm,常呈不规则弯曲或旋纽状,具分枝,有的顶端粗大。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有较深的皮孔及支根痕。栓皮呈鳞片状剥离。内皮白色,粉质。木部发达,淡黄色,较平滑,具旋纽状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整齐。气微香,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萝藦科植物滇杠柳。

形态特征

常绿木质细弱藤木,长可达10余米,全体无毛,具乳液。根细长柱状,稍折曲,有香气,棕褐色。老枝棕褐色,外皮常开裂露出黄白色部分,嫩枝绿色,有细条纹。单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窄披针形,长2.5-7.5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有光泽,侧脉多对细密,不甚明显。夏季开黄绿色花,1-3花组成短小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花冠5裂,无毛,副花冠直立,基部与花冠合生,花药先端有毛束。蓇葖果成对,细长圆柱形,长6-11cm,顶端渐尖。种子极多,扁平,顶端有白色丝状毛。

分布区域

分布于贵州、云南等省。

生长环境

生于阴湿的杂木林下或灌木丛中。

相关知识

【萝藦科│百草识别】杠柳
杠柳适应黄土丘陵干旱环境的生理生态策略
鲜花养护:杠柳的栽培技术以及繁殖方式、作用用途
川滇柳
滇山茶的用法
柳根的用法
滇南冠唇花的用法
滇海水仙花的用法
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拉丁名(学名)植物图片
抬花杠

网址: 滇杠柳的用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88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滇杠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下一篇: 广元周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