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课打卡做笔记完成任务,花成千上万元“练功”买保健品,这已成为一些老年人的常态。72岁的任琳在半年前无意间关注了一个养生公众号后,被拉进一个养生群。群里每天都有直播课,正确回答问题后会返现0.3元到个人账户。起初家人并未在意,但很快家里出现了许多奇怪的保健品,如熊胆粉、益生菌等。这些产品价格昂贵且包装简陋,家人认为她上当了,但她依然对主播深信不疑。
像任琳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他们沉迷于网络养生课程,购买高价保健品。这些所谓的“养生大师”通过直播平台推销各种保健品,声称能“包治百病”“防老防慢性病”。然而,这些产品往往价高质劣,甚至可能是“三无”产品。专家指出,这种针对老年人的网络养生课程存在违法性,不仅涉嫌虚假宣传,还可能对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身心健康受损。
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群体,捏造“专家”身份,在短视频平台、私域直播中大肆宣讲养生知识,诱导老年人加入网络群聊,随后进行洗脑,宣称所售保健品具有神奇功效。例如,湖北武汉的熊女士的母亲60多岁,最近沉迷于一个名为“国医××”的节目,花了数千元购买生命治疗仪和维康灯。重庆市民吴女士的母亲80岁,听信网络养生课程,购买了1380元5盒的火×贴膏药,结果导致皮肤红肿发痒。
还有一些“养生课”在线上引流后,将主战场延伸至线下。来自广东深圳的黄虹今年60岁,退休后一直关注养生知识。她在手机上加了多个养生群,偶然接触到一个叫“××道家养生”的短视频账号。黄虹购买了1元链接后,被拉进群并推荐购买了2980元的“道家7天排毒营”课程。之后,她又报名参加了1.3万元7天的辟谷养生营。她的女儿对此十分担忧,但黄虹仍然沉迷其中。
为防止骗局被揭露,这些团伙通常锁定小型直播App和私域直播,采取地方产品代理商“拉人头”的方式,通过设置密码进入直播间“听课”。代理经销商将密码告知各自的老年人顾客,才能进入直播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个养生类直播间的内容大同小异,通过点击视频下方的“小铃铛”跳转至社交账号添加好友界面,进一步引导用户参与答题打卡和购买高价保健品。
面对这种情况,受访专家建议,需要各级市场监管、公安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同时,专业医疗养生机构、相关民政部门和公益机构可以聘请或组织专业人员,针对老年人的养生需求开展网络直播或发布视频,帮助老年网络用户了解和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加强对养生类带货主播及相关商品的审查和备案,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相关知识
老人痴迷养生局 高价保健品陷阱
老人花高价买床垫拆开是泡沫 虚假宣传引争议
痴迷养生局的老人:买课总比去医院花钱少
人民财评:帮助老年人跳出“养生局”陷阱
老人上课被忽悠一次花10万 免费体验变高价推销陷阱
保健品公司“免费旅游”:老人花万元团购保健品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消费警示 老人购买保健品须防陷阱
别让保健品再“坑”老年人 心态好科学养生最靠谱
老人4年花20万买保健品 为何老人易陷保健品骗局?
养生直播尽头是高价保健品!记者卧底:私域课堂如何“围猎”老人钱包?
网址: 老人痴迷养生局 高价保健品陷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1567.html
上一篇: 2025燕窝滋补品展 |
下一篇: 失眠、熬夜、久坐……试试老中医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