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赶快收藏起来,送给心上人浪漫的惊喜
印象中的古人,男子终日“之乎者也”,了无趣味;女子三步不迈闺门,含蓄内敛。包办婚姻的封建社会,似乎男女间的爱情只有传宗接代一个目的,毫无浪漫可言。
其实不然,相比现代情侣间的送花、送包,古代恋爱中男女也有“小心思”互送礼物,而且所送之物有特定的爱情含义,中国古代十大定情信物,赶快收藏起来,送给心上人浪漫的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簪是古代发饰,由笄发展而来,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也是古代常见的定情信物,男子赠女子发簪,寓意结发,为求得此女子为妻;女子送男子发簪作定情信物,则表示只做正室绝不为妾。
玉佩为古人随身携带之物,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有金玉良缘一说,赠与异性玉佩,表示爱慕对方,亦代表承诺,守身如玉,承诺爱意不变,守候对方的归来。
香囊是古代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内装香料,随身携带作提神静气之用,女子佩香囊意为有所归属,恋人间常把香囊当作礼物相互赠送,以表爱慕之情。
所谓“椒聊之实,藩衍盈升”,花椒因籽多,借喻多子多福,在古代常被作为定情信物,也是中国古代女子表达爱意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诗经》有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大意是你投赠我木瓜,我与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而是珍重情意永世相好。
先民时期,男狩猎女采集,瓜果是女子所有,赠与瓜果,则传达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发,在古代也称青丝,自古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被视个人重要之物。
双方互生情愫,互赠头发以示私定终身,结发成为夫妻。
对半之物的“物”有玉佩、胭脂盒、镜子、钗等,这是古代常见的定情桥段,通常为男子计划远赴他乡多年,女子将随身之物对拆两半, 把其一送与男子,以示忠贞,待郎归来。
同心结是用锦带编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刘禹锡《杨柳枝》词:“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同心结象征坚贞的爱情信物
手镯也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定情信物,表达爱慕,亦表示守候。
玉如意历来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吉祥之物,造型为云纹、灵芝制成头部衔接一长柄,是玉雕中的珍品,被赋予万事如意与美好祝福的寄托,皇帝若赏玉如意,那是对妃子莫大的宠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