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欧阳易佳)日前,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生态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下,沙旱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保护沙旱生植物资源,我国科学采取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三种互补的保护和保存措施,筑牢沙旱生植物防护网。
“沙旱生植物是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荒漠环境中,具备特殊生理和形态适应性的植物。在我国,白刺、梭梭、柠条、骆驼刺、沙拐枣等是常见的沙旱生植物。”李帅认为,沙旱生植物不仅是荒漠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还在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以及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帅介绍,原地保护,即在沙旱生植物的自然栖息地内进行保护,通常以建立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植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迁地保护,也称异地保存,是将沙旱生植物从其自然栖息地迁移到植物园、保护区或种质资源库等人为管理的环境中进行保护。这种方式不仅能保存活体植株和遗传资源,还能为研究和繁育提供便利;离体保存,广义上是指将植物的种子、组织或细胞保存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实现遗传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最常见的形式是种子库。通过低温、低湿环境,种子可长期保持活力,保存时间可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我国坚持科技主导,将原地、迁地和离体保存手段多种相结合,深化产学研融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保护,共同守护好荒漠生命。”李帅说。(实习生胡育文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知识
向家镇: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平安校园——开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与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
烟台市市政养护中心多措并举 全面筑牢汛期市政道路安全防护网
筑牢青少年思想道德基石 聊城市关工委持续擦亮“水城关爱”品牌
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美丽中国安全屏障
人民网评: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美丽中国安全屏障
认清“一枝黄花”, 筑牢生态屏障
林草局:积极申报“三北”工程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民勤:筑牢生态屏障 传递“绿色使命”
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屏障 解读荆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修复工程
青海联通以信息化服务赋能 筑牢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屏障
网址: 专家:以“三位一体”筑牢中国沙旱生植物防护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3696.html
上一篇: 旱金莲是多年生吗 花期有多久 |
下一篇: 旱生植物的独特“生存智慧”——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