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牡丹题材的绘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由于牡丹移植到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街景上出现大量买牡丹、种牡丹、吟牡丹、赏牡丹并以花会友举办活动等热闹景象,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纷纷表达对牡丹生命的热爱,并吸引了大量文人画家来花都帝城对牡丹进行写生和创作。宋徽宗赵佶更是宋代绘画的集大成者。他不但懂画、赏画、画画,还亲自出题进行绘画考试,在他倡导下花鸟画不仅仅是对着物象进行描摹,更加注重对画面境界地表达。
▲《画牡丹图》局部
而在北宋时期有一名与宋徽宗赵佶齐名的花鸟画家,其名赵昌。据记载赵昌尤爱折枝牡丹,画花传花神之说,用笔疏放灵动,画风极有朝气,不仅格物象真亦能传神写照,来源于他以自然为师的写生精神,注重对牡丹整体形态上的把握,打破了画院推崇“黄筌富贵”那种精致工整的绘画体系,开辟了活泼生动、清润典雅的新画风。
▲《画牡丹图》局部
他很珍惜自己的画,从不轻易给人,晚年甚至还把流落在别人手中的作品收购回来,所以很少有他的作品留传下来。而这幅《画牡丹图》是他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画面右下角立有湖石,湖石之下绘有鸢尾、兰草、灵芝等花草,石后则有各色牡丹盛开布满了画面。绢面虽然黄旧,但仍有艳丽之感。画面中枝叶用淡墨勾勒,填色其中。构图上相对居于右侧,疏密得当,布置精妙。地面上绘制的灵芝兰草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画面上方的牡丹大部分用白粉提染,凸显了娇艳华贵的气质。
湖石下有鸢尾、兰草、灵芝,石后则有牡丹盛开布满了画面。绢虽黄旧,仍有艳丽之感。
此幅旧传为赵昌之作。湖石右侧有“赵昌”款印,疑为后人伪款。赵昌,字昌之,四川广汉人。擅作折枝花卉与蔬果,自号「写生赵昌」。
▲《花卉图册》
五代十国 黄居寀材质尺寸:
绢本 轴 设色 143.5x59.3厘米
著录书籍:
石渠宝笈三编(乾清宫),第一册;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
▼
作者简介
▼
相关知识
牡丹历代名画丨厚彩重色,明艳千年——宋代写生第一人赵昌的牡丹画作
【艺术经典】雍容华贵●历代名家国画牡丹
鉴赏|“花开时节动京城”,历代名家笔下的国色天香
穿越千年的艺术精灵——蝴蝶画作赏析 – 博物画
历代名家牡丹国画欣赏
“折枝花”—花鸟画不变的千年传统
国画珍藏!历代名家画牡丹:花开富贵,国色天香
赵昌写生蛱蝶图卷
历代名家牡丹画得好,原来都有一套
纸上观虫:赏历代名家笔下的昆虫世界
网址: 牡丹历代名画丨厚彩重色,明艳千年——宋代写生第一人赵昌的牡丹画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4212.html
上一篇: 12张宋元名家珍品,花鸟画,养眼 |
下一篇: 刘松年《天女献花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