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
香港艺术馆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筹划
北山堂基金赞助学术活动
二十世纪中期,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因素,因缘际会下,香港成为书画文物汇集之地。此时大批中国书画及文物因政局动荡而流入香港,成为本地收藏家、从内地南移到港以至来自海外的各方人士千载难逢的收藏契机。其中刘作筹(1911 – 1993)的虚白斋、何耀光(1907 – 2006)的至乐楼以及利荣森(1915 – 2007)的北山堂素被誉为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他们或因热爱书画珍品,或视保存和弘扬国粹为己任,不约而同地在此时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收藏,最后更化私为公,他们及其家族先后将其个人收藏捐赠予香港艺术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展览首次破天荒同场结集三大古书画收藏的瑰宝,精选并展出其中93组由唐代下迄清代的经典书画作品。展览除了揭示香港在保存中国传统艺术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亦向香港收藏家这种化私为公的高尚情操致以最高的敬意。是次展览蒙北山堂基金赞助出版展览图录《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
这个展览亦是弘扬中华文化系列的活动之一。康文署一直积极推广中国历史和文化,透过举办多元化的节目和活动,让市民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想获得更多信息,请浏览网页www.lcsd.gov.hk/sc/ccpo/index.html。
暂停
00:00
00:00
00:00
900文征明
《小楷落花酬唱诗》
901金农
《独马图》
902爱新觉罗.弘历
《三果图》
903董其昌
《山水册》
904高简
《江山不尽图》
905邝露
《草书乙酉入都留别诸社中诗》
906朱耷
《山水册》
907夏㫤
《奇石清风图》
908王宠
《行书借券》
909石涛
《花果图》
【「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国际学术讲座系列】
第一场
香港二十世纪的书画收藏活动 (已结束)
由香港艺术馆馆长(至乐楼)刘湘滢博士主讲
二十世纪中叶是香港的书画文物收藏的黄金时代,讲座将以香港艺术馆虚白斋及至乐楼藏品为例,诉说香港的书画收藏故事。
日期:2025.06.14(星期六)
时间:2:00 – 3:30pm
地点:香港艺术馆地库演讲厅(Zoom同步进行)
讲者:刘湘滢博士
语言:粤语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二场
「泚笔神悚」: 黄向坚画西南的「崇高」 (已结束)
由美国圣托玛斯大学教授金漪妮教授主讲
本讲座将透过黄向坚(1609 – 1673)的绘画作品,呈现十七世纪中国西南地域那崇高而又令人畏惧的世界。这位孝子横越整个中国前往云南营救双亲,并将他们带回故乡苏州,他的画作生动地描绘了这段充满戏剧性的旅程。
日期:2025.06.14(星期六)
时间:4:00 – 5:30pm
地点:香港艺术馆地库演讲厅(Zoom同步进行)
讲者:金漪妮教授
语言:英语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三场
近现代日本中国书画收藏与长尾雨山 (已结束)
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吴孟晋教授主讲
本讲座将以近现代日本汉学家长尾雨山(名甲,1864 – 1942)的鉴定活动来介绍日本文人中的中国书画收集的理念和情况。
日期:2025.06.21(星期六)
时间:2:00 – 3:30pm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西翼一楼艺术体验空间(交通指南)(Zoom同步进行)
讲者:吴孟晋教授
语言:普通话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四场
北山汲古足千秋──利氏北山堂与中国书画收藏 (已结束)
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书画主任(副研究员)陈冠男博士主讲
本讲座将介绍香港利氏北山堂的缘起、与中大文物馆的渊源,及其中国书画收藏的特色,以见北山堂主人利荣森博士(1915–2007)化私为公,对守护中国艺术文化的贡献。
日期:2025.06.21(星期六)
时间:4:00 – 5:30pm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西翼一楼艺术体验空间(交通指南)(Zoom同步进行)
讲者:陈冠男博士
语言:普通话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五场
明代绘画中的面具人与戏剧图像:从中大文物馆戴进款《踏歌图》谈起 (已结束)
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暨教授黄小峰教授主讲
本讲座将讨论明代绘画中出现的戏剧主题图像,这些画作虽然归属于不同的年代和欣赏阶层,但都共同展现出对于戏剧性和表演性的关注。
日期:2025.06.28(星期六)
时间:2:00 – 3:30pm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西翼一楼艺术体验空间(交通指南)(Zoom同步进行)
讲者:黄小峰教授
语言:普通话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六场
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变奏 (已结束)
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主讲
本讲座将结合展品,讨论十七世纪书法如何在率意观念、巨轴形制与金石学的连续刺激下,开启了可视化的转向。
日期:2025.06.28(星期六)
时间:4:00 – 5:30pm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西翼一楼艺术体验空间(交通指南)(Zoom同步进行)
讲者:薛龙春教授
语言:普通话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七场
双城故事: 柏林和阿姆斯特丹收藏的中国书画 (已结束)
由荷兰国家博物馆中国部主任王静灵博士主讲
本讲座介绍二十世纪初德国柏林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两个国家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之建立、发展以及迄今之概况,特别着重其有关中国绘画之收藏,其鉴藏准则,并介绍其所收藏的重要作品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
日期:2025.07.05(星期六)
时间:2:00 – 3:30pm
地点:香港艺术馆地库演讲厅(Zoom同步进行)
讲者:王静灵博士
语言:普通话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八场
诗画合观──三大收藏精品选谈 (已结束)
由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休教授莫家良教授主讲
「诗画同观」是传统中国文人艺术的重要观念,展现出文学与绘画共存的关系。此讲座将以三大收藏的精品为例,作出分析。
日期:2025.07.05(星期六)
时间:4:00 – 5:30pm
地点:香港艺术馆地库演讲厅(Zoom同步进行)
讲者:莫家良教授
语言:粤语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九场
大都会藏中国书画: 纽约故事 (已结束)
由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书画主任史耀华博士主讲
位于纽约市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1902年收藏了第一幅中国绘画。此后,该馆的中国书画收藏已增长为亚洲以外最全面的收藏之一。本次讲座将通过聚焦于关键人物、时期、艺术作品和展览,讲述这一收藏的形成过程。
日期:2025.07.12(星期六)
时间:2:00 – 3:30pm
地点:香港艺术馆地库演讲厅(Zoom同步进行)
讲者:史耀华博士
语言:英语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第十场
海内外古书画鉴藏史中的分割离散现象──以王渊《木芙蓉图》真迹的发现等谈起 (已结束)
由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兼研究馆员凌利中先生主讲
香港艺术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是香港地区古书画收藏的重镇,尤其是来自刘作筹先生的虚白斋、何耀光的至乐楼与利荣森的北山堂,构建与代表了香港古书画收藏体系的格局。本讲座以海内外书画鉴藏史中的分割离散现象为例,剖析此现象背后的历史缘由、手法,以及其对于现今古书画欣赏与研究的当下意义。
日期:2025.07.12(星期六)
时间:4:00 – 5:30pm
地点:香港艺术馆地库演讲厅(Zoom同步进行)
讲者:凌利中先生
语言:普通话
费用:全免
备注:无需报名,场地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入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董其昌(1555 – 1636)
山水行书合册
1610
水墨金笺及纸本十对开册(选页)
各39.5 x 32厘米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品
马和之(活跃于约1130 – 约1170)(传)(画)
宋高宗(1107 – 1187;1127 – 1162在位)(传)(书)
齐风六篇
无纪年
水墨设色绢本六开册(卷裱)(选页)
各26.2 x 65厘米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品
黄道周(1585 – 1646)
松石图
1634
水墨绢本立轴
173.5 x 48.2厘米
香港艺术馆至乐楼藏品
朱耷(1626 – 1705)
山水册
1697
水墨或水墨设色纸本十二开册(选页)
各23.5 x 34.2厘米
香港艺术馆至乐楼藏品
文征明(1470 – 1559)
行书寄金陵友人词
无纪年(1528或以后)
水墨纸本立轴
348 x 103厘米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北山堂惠赠
陶铉(活跃于十四世纪)
幽亭远岫图
1345
水墨纸本立轴
58 x 31.7厘米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北山堂惠赠
相关知识
香港艺术馆举办中国书画展 以名家画作呈现古代“文青”生涯规划
中国插花艺术馆开馆
香港邮政将发行“香港文化艺术地标”特别邮票
杨柳艺术馆
中国梅花艺术馆
灵境·人民艺术馆
香港简介PPT优秀.ppt
天民楼珍藏“瓷器霸主”首现拍场!2023佳士得香港秋拍「瓷器工艺品」重磅频现
烙•艺术馆|花中四君子
香港九龙半岛订开业花篮
网址: 香港艺术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4338.html
上一篇: 成曐:“趁着花开好写生” |
下一篇: 书画名家手绘真迹倪久龄春花有上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