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塞北风沙淬丽色,福山云畔送玫香。清晨六点,林西县大营子乡二八地村的玫瑰种植基地里,60岁的当地村民于民已弯下结实的腰板,用粗粝的指节抵住花托,指尖稍一发力,一朵玫瑰便被精准掐下。
“这活儿不累人,一天能挣一百多,关键是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孩子。”于民笑着说。他曾是外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如今,他是玫瑰基地的“产业工人”。
这片位于福山脚下的玫瑰基地,三年前还是一片亩收入不到千元的玉米地。如今,1600亩食用玫瑰盛放,不仅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新地标,更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致富花”。
大营子乡通过“以产招商”引入山东中玫农业开发公司,建起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现代化的厂房中,烘干机、精油提取设备有序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玫瑰香。村民变身产业工人,有的负责采摘,有的参与加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这里,经过选花、蒸馏、烘干等精细工序,玫瑰被赋予新的生命——玫瑰茶、玫瑰纯露、玫瑰精油等3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
最让村民们感到踏实的是稳定的收入和看得见的未来。“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干活有工资,年底还能拿分红。”令人欣喜的是,村民的精气神彻底变了。“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聊技术、比收入的多了,心气儿都不一样了。”于民感慨道。
大营子乡二八地村党总支书记黎海峰表示,玫瑰产业不仅带动70多名村民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产业蝶变,玫香富农。未来,林西县将围绕玫瑰基地发展民宿、研学旅游和玫瑰食品加工,让一朵朵玫瑰“接二连三”地开下去,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成为“浪漫经济”新标杆。
斜阳漫染,千亩玫瑰在夕阳中泛起柔和的金粉色,村民们有说有笑地走出玫瑰田。在他们身后,成千上万朵玫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正在绽放的新生活。(吴琳琳、张浩)
来源:林西县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林西县:“小花菇”走俏海外“大市场”
赤峰市林西县:打造北方最大草原花菇生产基地
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鲜花经济”铺就致富路
做好“土特新” 开启致富门
亩入三万元 !林西县铁杆葱迎来丰收季
河北柏乡:鲜切花产业富农家
林西县:“政协委员工作室”绽放基层共治和谐花
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当农田遇上科技 农民靠数据“慧”种地
遵义:“四在农家”展新颜,生活富美幸福来
高原花海香来迟 错季芍药富农家
网址: 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玫香”富农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4893.html
上一篇: 作文清晨的花.doc |
下一篇: @在游艺馆烘焙的砂糖橘 的个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