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她的窗外丨百卉千姿:物我同一各衔英

她的窗外丨百卉千姿:物我同一各衔英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点击图片观赏她的窗外风景)

她的窗外,是生为浮萍,不屈求索的辽阔天地;

她的窗外,是栖身艺术,寄予诗情的心灵净土;

她的窗外,更是千帆过尽,自由绽放的绝美芬芳。

推开那一扇扇窗,寻访潘玉良的艺术世界

时代的流转映射到潘玉良身上

造就了光辉绚丽的投影

潘玉良喜画花,尤其爱菊

妙笔下的那些花

各衔英华

折射出潘玉良内心的柔情千转

出尘凛然,犹自爱菊

潘玉良的静物题材多为花卉,如曹雪芹笔下以花喻人的红楼世界,潘玉良引花自喻,借以排解饱受歧视的苦闷、身在异国的孤独。郁金香、牡丹、丁香......是一个个寄寓特殊含义的文化符号,其中,潘玉良尤爱菊花。

潘赞化和玉良早年寓居上海时即喜种植白菊花,白菊花对潘玉良客居欧洲后更有一份特殊的意义。无论她在上海或客旅异国的四十载,都常以白菊花作为创作描绘的对象,藉景抒怀,以示洁身自好和对亲人、对祖国的怀念。

《白菊花》

出身卑小,西画求学,潘玉良的艺术之路走得格外辛苦,她以坚韧的心性和不渝的热爱探索中西相济之路。潘玉良二次留法,参加万国博览会,潘赞华深表支持:“你有恒心,有勇敢的精神,为中国在艺术界放异彩,为个人在艺术上争千秋,我始终赞成你的计划。”正是菊花傲霜犹盛、不畏艰辛的精神。

《野菊花与线装书》

花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象征着“平安、平静”,潘玉良多画瓶花,希冀结束漂泊的旅程,得到圆满平静的生活,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依恋。这幅画中的线装书是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它与西方生活用具的碰撞,代表着作者中西融合的风格与技法。

《自画像》

潘玉良寓居法国时有“三不原则”:一不谈恋爱;二不加入外国籍;三不与任何画廊签约。她保持着对爱情、对祖国、对自我的忠诚,菊花也是她自身信念的投射,寄托着高洁守己的传统士人精神。

远离故土,作他乡客

潘玉良二次赴法,此后四十年再未归国,直至病死他乡,她仍然要求身着中国旗袍入殓,这一阶段,结着愁怨的丁香,独来独往的白猫,成为她思归解愁的艺术载体。

《郁金香与白猫》

《白猫》

《双猫》

猫,神秘而优雅,作为一种非群居型动物,它常常独来独往,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潘玉良的生活写照。

《芍药与面具》

画面使用大面积的红与绿,富有冲击力,小丑面具应用了红和蓝的对比和互补色,设色浓烈厚重,意指真与伪的碰撞。酒杯则是导向一个梦幻的世界。其时,潘玉良作为画家,虽已取得不凡成就,却始终因为曾经的身份受到歧视,令人郁结。画面中同样放置了漆盒这一象征民族文化的指代。

《花与扑克》

扑克牌,在西方文化中可用于占卜预知未来,传达了作者寄身在外、不知前途的迷惘与无助。

《少女与丁香》

《紫丁香》

《紫丁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借由丁香,潘玉良传递着连绵不断的思念与愁绪,晚年潘玉良贫病交加,多次申请回国无果,只能通过作品暂舒愁肠。在1955年的一封家书中,潘玉良赋诗:“今岁中秋云隐月,来年共赏月光圆。”表达来年相聚团圆的愿望。故国迢迢,归途漫漫,对祖国的思念与依恋不断牵动着玉良的心。

静物符号是内心世界的投射,承载着潘玉良独特的个人情感,突显了作品的现代性。从学院派的写实主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主观表达,再到野兽派的豪放自如,潘玉良在艺术之路上坚持自我,融汇中西,被誉为“中国早期西画运动中的第一流人物”,她的艺术人生即是女性突破桎梏、绽放自我的芬芳历程,书写着对美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

展览贴士

展览名称:璞玉浑金——潘玉良艺术展

展出地点:江西省博物馆四层9号展厅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公众号 | jxmuseum

新浪微博 | @江西省博物馆

相关知识

她的窗外丨百卉千姿:物我同一各衔英
【青州千卉千姿职业培训】千卉千姿
千卉千姿多肉植物生产经营研习班
致敬了不起的她丨钟宗英:蓝莓“宗”师植精品,“英”姿飒爽开先河
千姿百媚一一松果花
花卉摄影: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北京百卉千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卉字的意思,卉怎么读,十字旁加一个廾读什么,卉的部首笔画及拼音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河北广宗:灵芝绽放“富民花”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网址: 她的窗外丨百卉千姿:物我同一各衔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55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颜色花语是什么?不同颜色牡丹
下一篇: 坚贞不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