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有禅意,细细品味之,皆悟其理。
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
饮酒·结庐在人境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
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的墨客骚人,在陈子昂的面前,在他永恒的悲怆面前,诗囊空空,一贫如洗……
3、超脱境界:坐看云起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论是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等,你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走下去了,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
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有路可走了,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还可以很自在、很愉快地欣赏天与地,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4、宇宙境界:站在天问的高度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是一个诗作非常少的人,所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不熟。可是清朝人编《全唐诗》,提到《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说这篇是“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闻一多更是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因为这是初唐诗中最具典范性地将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当张若虚问到宇宙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他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孤独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透露出的洪荒里的孤独感,是因为诗人真的在孤独当中,他对孤独没有恐惧,甚至有一点自负。
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种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我们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时,才会有这种感觉:到达巅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一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5、沧桑境界:尘归尘、土归土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音尘已绝,早即知之,非独一日一时也,而年年柳色,夜夜月光,总来织梦;今日登原,再证此“绝”。行将离去,所获者何?立一向之西风,沐满川之落照,而入其目者,独有汉家陵墓阙,苍苍莽莽,巍然而在。
“西风残照,汉家陵阕”八字,只写境界,容量极大,兴哀之感尽寓其中。它把悲与欢、聚与散、古与今、盛与衰,统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照,油然生出沉重的历史消亡感。
6、超我境界:人生百年一仓皇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行一步,叹一声,满目都是世间的苦乐,杜甫的双眼见证了唐王朝由兴而衰的巨大转变,用自己的笔墨铸就了一部“诗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是穷达与否,都在怀着兼济天下之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杜甫在他客死湘江的小舟上,所发出的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声。
7、无常境界:岁月催人老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乍一看,会以为这首诗又是一个“人面桃花”的故事。其实,刘希夷所发出的,是对岁月催人老的感叹。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红颜易老;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世事无常。“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这不是最出名的句子,但却是最残酷的——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时。
这种悲情从《白头翁》一直到《葬花吟》。人只要活着,几时才能摆脱这种悲情?无解。
8、深邃境界:岁月中皆过客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展现的是“别人的世界”——那些白发宫女们的世界。
千年之后的今天,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作为参照指标,我们的时间比元稹的时间,更快地流淌着,故而我们更容易遇到“别人的世界”。我们也更容易变成“白头宫女”,毫不自知地讲着某些人某些事。但能有人说说话,总是好的,那感觉像握着一杯青花盖碗里的花茶,摩挲着温润的瓷釉,手指已经知道,那曾经馥郁滚烫的茶汤,正在渐渐冷去……
9、旷达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话写尽了人生的历程和结果。
有的人把打击和不幸看开了,对温暖和幸福却不能看开,那也不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是,无论打击和不幸也好,无论是温暖和幸福也好,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也还是我。现在,他已经不只是通观,而且有了一种超然的旷观。
10、通达境界:古今一付笑谈中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如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二十首古人小诗,人生大境界
禅中有境界 诗中有人生
1.以退为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领悟生活的真,无论失意和得意,都请你选择淡定;你的修养,来自于是否为他人着想,真正的智者,最懂得以退为进的智慧。
诗词君: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时,低一低头,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外界认为我们是退步的,不必动摇,坚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来是向前。
2.山不转水转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士
山不转水转,人不转心转,心被境遇束缚则烦恼,心能驾驭境遇则喜悦。乐莫大于无忧,苦莫大于多欲,富莫大于知足,贫莫大于贪婪。
诗词君:从差别中来认识同一,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平安。
3.回归自我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人生,无论经历过多少,到最后,只想守着似水的流年,庭前看落花,花开花落间,将日子过成一杯清茶的味道。
诗词君:南宋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淡定从容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唐·鸟窠
纷纭的世界,独守己心,淡定从容,就有一份宁静美好!
诗词君:身在红尘,心在净土,滚滚红尘,只是浮生一梦。
5.聚散随缘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
人世间得失无常,聚散随缘。经历的,都是修炼;等走远了再回首,会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清醒。
诗词君:自然有阴阳消长,人生有成败兴衰,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还是一切随缘!
6.无是无非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唐·栖蟾《牧童》
但愿你是那知恩知意的心中客,不是那无是无非的糊涂人。
诗词君: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7.笑口常开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对酒》
佛界有一名至理名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诗词君:在短暂的人生中,应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应费尽心机,舍本逐末,把时间花在争名夺利之上。
8.闲云野鹤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慈受怀深
轻舟江上,醉看人间百态。闲云野鹤,踏遍千山万水。
诗词君: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9.庸人多厚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苏东坡
心存厚道,才能让那些平庸琐碎的小事变得不再平庸琐碎,让生活的贫乏变得有了韵味,多了一些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诗词君:聪明多被聪明误,傻人往往有傻福。
10.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一首歌可以撩起一段记忆,一杯茶可以味染一份心情,当我们读懂了时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千般跋涉,万种找寻,要的不过是一颗平常心。
诗词君: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凡事以平常心看待,无事小神仙。
11.尘尽光生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宋·茶陵郁
我们的自性本是清净光明,只是被世俗、尘劳、烦恼所掩盖,只要把心灵上的尘垢除去,内心的光明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诗词君:我们的自性本是清净光明,只是被世俗、尘劳、烦恼所掩盖,只要把心灵上的尘垢除去,内心的光明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12.学会等待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宋·白云守端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人生最可怕的是等待,最值得的也是等待。
诗词君: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人类的幸福就包含在两个词里,那就是“希望”与“等待”。
13.自在洒脱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净
人生如梦,年华似水,携一缕清风的洒脱,采一片流云的飘逸,淡然前行,且闻花香,一路欢笑一路歌。
诗词君:云在青天水在瓶,无牵无挂,活着,便是潇洒的。
14.水连天碧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
于今收拾归去,依然水连天碧。
——宋·道济(济公)
这是济公圆寂前所说,人到最后,终得生死解脱的大自在。
诗词君:这是济公圆寂前所说。济公最终已经得到了生死解脱的大自在。
15.量人先量己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前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元·石屋《裁缝诗》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
诗词君:照人先照己,责人先责己;量人先量己,称人先称己。
16.活在当下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元·石屋《山居诗》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心处看人生,抓住当下,活在当下。
诗词君:人生,就是一个钟。我们在预先定好的圈里轮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轨迹。过去,不属于我们;未来,我们不知道。真正属于我们的,我们最终能掌控的,也只有当下。
17.以善为本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明·刘基
做人要以善为本,善可以活得轻松,活得坦然,而恶将永远挣扎在自我阴影之中。
诗词君:做人要以善为本,以诚为信,就算帮不了别人,也千万不要伤害别人。善可以活得轻松,活得坦然,而恶将永远挣扎在自我阴影之中。
18.去留人生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明·憨山
来来回回,去去留留,起起落落,走走停停,即是人生处境。
诗词君:凡事都是虚空,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执着留恋。但是人生这一来一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9.安分随时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明·憨山
世间有世间的道理,红尘总有人情世故,顺应时势,安于本分,可得人生平安。
诗词君:世间有世间的道理,红尘总有人情世故,顺应时势,安于本分,可得人生平安。
20.修行在红尘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清·张问陶《禅悦》
大隐隐于市,修行当在红尘中,不必离群索居。
诗词君:大隐隐于市,修行当在红尘中,不必离群索居。
相关知识
无言花自香,淡定人生的智慧与从容
定风波 苏轼
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盆景如“人生”,起起落落、兜兜转转,才方能显“境界”
【墨香吟诗韵】飞花令诗词大赛海选
山水之间,诗意盎然——探寻古诗词中的山水情怀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读《独处的力量》
古诗词中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中国咏花古诗词中的花文化含义
书评A227: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读《独处的力量》
网址: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5854.html
上一篇: 【那人那事】“白头翁”结邻“薰衣 |
下一篇: 白芷的花语和传说:坚毅/执着和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