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石台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

石台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

近日,记者从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牯牛降保护区”)石台管理站获悉,由该站联合安徽师范大学组成的珍稀濒危物种调查监测团队,对布置在石台县境内的64台红外相机数据进行读取时,惊喜地发现其中有38台相机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影像。这是时隔2年再次在牯牛降保护区记录到这一珍稀物种。
  据了解,中华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鳞甲目鲮鲤科穿山甲属,为现存唯一长鳞片、没牙齿的哺乳动物。记者从其中一台相机的影像中看到,一只中华穿山甲一摇一摆地在丛林中“闲逛”,然后慢慢消失在洞穴中。据牯牛降保护区石台管理站副站长方宏明介绍,“目前布置的红外相机拍到的信息,说明牯牛降保护区有一个非常好、可持续的稳定的穿山甲种群。”
  近年来,牯牛降保护区联合高校院所多次开展本底资源调查。“像黑麂、白颈长尾雉、白鹇、猕猴、勺鸡等已成为牯牛降保护区的‘常住居民’,常在红外相机前‘露脸’。此外,还陆续发现了野生银杏、南方红豆杉、独花兰、独蒜兰、小沼兰等珍稀植物小块或零星分布。”方宏明说。除了本底资源调查,牯牛降保护区还开展了“黑麂、黄山短尾猴、猕猴、中华鬣羚等主要珍稀兽类资源连续3年动态监测”项目、“中华穿山甲及云豹等猫科动物专项调查”项目、“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项目等专项科考,掌握重点保护物种资源的生长、分布状况和活动节律,并进行定量分析,为更好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关知识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8台相机记录到“极危”中华穿山甲白昼活动影像
国家林草局: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 — 新京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再次发现中华穿山甲
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中国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呼吁升级对穿山甲的保护
持续监测显示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
监测显示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植树5000棵修复穿山甲栖息地生态
宁国发现一长相奇特的“小家伙”,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已从《中国药典》“除名”,专家:其药用功效可被替代

网址: 石台再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65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游记中六耳猕猴是什么来历?他的
下一篇: 中华猕猴桃全基因组M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