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那么孕育了这心脏的石榴花,无疑是初夏最亮丽的风景。
石榴为落叶乔木或灌木,花期从5月开始,到10月才结束。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杨贵妃住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留下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花果并丽的石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歌咏石榴花的诗词。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唐代诗人韩愈笔下,石榴花呈现出一种凄清的美:五月里石榴花开了,红艳似火,耀眼夺目,隐约可见枝叶间石榴的果实。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花却无人来观赏,看不到赏花人车马的痕迹。红色的榴花无奈地飘落在了青苔地上。诗人感叹石榴花被人漠视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与心寒。
唐代诗人孔绍安也曾经以石榴自喻,透露出的却是浓浓的自信。《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席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写一首诗。诗人挥笔写下:“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城。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石榴仲夏开花的原因,归结为石榴传播到中原比较晚所致。孔绍安原本是隋朝的御史,归顺唐朝晚了一些,只被授予了五品官。诗人其实是以石榴自喻,我官位低,不是我才疏学浅,而是因为我来晚了。
石榴花红得鲜艳夺目,诗人们觉得,用玛瑙、琥珀、赤玉、红裙等来形容还不够,于是,他们开始用“火”来比喻石榴花。在这些诗词中,有两首写得极为生动形象,细腻感人。
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石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似火般红艳的山石榴,把整座小山都映红了,姑娘采一枝插在玉钗上,真美啊。望着那赤红如焰的花朵,诗人却担心会把姑娘的鬓发烧着啦。这一错觉多么有趣!
另一首是元代诗人张弘范的《咏石榴》:“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 你看,绿叶如云,花香四溢,引得蜜蜂前来采蜜,可一见那猩红的花团,蜜蜂们都误以为是火焰,于是匆匆乘风逃走了 。全诗通过夸张手法,把花的红艳,蜂的惊惧写活了。
在描绘石榴花的诗词中,诗人们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
“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宋代诗人王禹偁赞美石榴花是天后王母娘娘亲手在天庭里栽种的,被张骞从天上偷到了人间。后两句笔锋一转,把石榴花比作巧媳妇剩下的一撮生红针线,用熨斗也熨不开。多么生动,多么奇特!
(文/川 雪)
选自《放学后》2018年5月刊)
相关知识
【跟着诗词认植物】五月榴花照眼明
五月榴花照眼明
“五月榴花照眼明”,石榴照过每一个人的悲欢和时代盛衰
“五月榴花照眼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每日一花12.28: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全诗赏析
五月榴花照眼明——古诗词夏之意象二:石榴
榴花欲燃,红艳似火,十首唯美的石榴花诗词,惊艳了整个夏天!
五月看花:石榴花正开,照眼鲜明丨周末读诗
人民日报看陕西 | 千年榴花照眼明
网址: 【跟着诗词认植物】五月榴花照眼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8092.html
上一篇: 石榴花俗名叫什么科属什么植物特征 |
下一篇: 一朵花读懂一座城:陕西西安千年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