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苏轼的《阮郎归·初夏》
译文石榴花开得火红,衬着湿润的绿叶,像是燃烧的火焰。
注释榴花:石榴花。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赏析此句语言淡雅清新,展示出榴花的生机和活泼,富于生活情趣。
苏轼《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水沉 一作:水沈)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译文
槐树枝繁叶茂,柳树高大,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和暖的风微微吹起,绿色的纱窗下,香炉中升腾着沉香的袅袅轻烟;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细雨过后,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更是红得像火焰。纤手拨动清池泉水,溅起的水滴落在荷叶中,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此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此词表现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组成一幅幽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清丽欢快的情调,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为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写人写景细腻精致,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上片写初夏已悄悄来到一个少女的身边。
“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
这首《阮郎归·初夏》词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四月,当时苏轼刚刚调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75-77
这首词表现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静美,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勾勒出一幅幽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下片写动美,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现大自然的生机,营造出清丽欢快的意况,显得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全词以描写为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写人写景细腻精致,将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交叉运用,散而不乱,具有整体性。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1篇诗文 ► 48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瓷上榴花开欲然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全诗赏析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全诗赏析
榴花开欲燃
“种柳风窗欲占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全诗意思及赏析
王维《红牡丹》全诗赏析
“欲书花叶寄朝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
网址: “榴花开欲然。”全诗赏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8183.html
上一篇: 衡阳市南湖公园 |
下一篇: 石榴花:风翻火焰欲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