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我最讨厌的口头禅之一,是“我觉得”。这是个没证据的主观开场白,因此下面接的话也没有任何力量。您还不如说“我猜”,多少落个坦诚。
悲哀的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总有那么一些东西,你朦朦胧胧似乎明白,但就是死活说不清楚。他们一直都摆在那,细想起来就像脑子里进了个发条一样,让你抓狂。
比如美到底是什么?
无论男女,长得美似乎是比较好定义的——普世标准是五官对称,因为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然而对称是有个度的,绝对对称要么是CG人物,要么是整容脸,看上去反倒不自然。
动物在择偶的时候会从一些身体特征,来判断异性是否具备健康的身体和优秀的基因。但是人长得美和基因有必然关系吗?这个不一定。
如果只看男性动物本能的话,无外乎是对胸和屁股的大小形状有执念。而这些性征与生育抚养能力没有任何联系。反过来女人嫌弃男性的特征也是一样的:发际线、啤酒肚、太胖、太瘦、没肌肉、个子矮,依然什么都不代表……
庆幸的是,我们人类喜欢通过外物来判定这件事儿,比如房子和车,或者房车。
为什么人对花这么执着?过情人节要送玫瑰,看病人要送康乃馨。送错花还容易挨打,花圈还不能随便玩。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为了刺激传粉媒介(比如昆虫或者鸟类),经常会散发出强烈的味道。可以肯定的是,人并不算花的传媒。知乎上有种说法,人会把鲜艳的色彩和秩序感归入“美”的范畴。这么看花的条件倒是都符合。
但花粉过敏这事儿先不说,人在传粉过程中间没有任何生物性质上的帮助。我们只是通过自己的喜好,在园艺栽培上对这些花做出了贡献。人类对花的执着,也许是因为部分花的气味,正好给人的大脑带来了“好爽”的信号。这个解释仅限于色香味俱全的花朵。
要知道还有一部分花是靠苍蝇来传粉的,他们闻上去都像臭肉。
自凤凰传奇霸占了广场舞BGM之后,似乎就成了土的代名词。
我其实非常不喜欢把个人审美上升到普世标准。我不喜欢凤凰传奇,但不代表凤凰传奇不好听。这么多大妈大姐都喜欢,自然有他的道理。如同之前的几种美感表现一样,好不好听也是个人倾向的问题。
没有高级的音乐,也没有土的音乐。这些批判属性是由不同的阶级喜好附加上去的。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宫廷室内乐,大伙儿都觉得古典高雅。反之广场舞上的音乐,由于深受跟不上时代的大爷大妈热爱,大伙儿就觉得low。基于这种情况的批评和鄙视,完全没有意义。
不过有个特征可以解释为什么凤凰传奇和广大口水网络歌曲,会容易产生“土”的联想:他们的旋律特别适合二胡,而二胡恰恰是民乐中非常有特色的乐器。另外一些旋律与二胡滑音(类似吉他的揉弦)类似的民族唱法歌曲,也会让人产生土感。
不信你自己脑补一下,把《爱我中华》换成二胡独奏试试。
这个就比较玄学。由于绘画艺术的形式和主题一直都在改变,绘画美感这个事儿早就没有什么定论了。
很明显的特征是:一旦绘画进入现代艺术的时代,主题往往就会变得看不懂。华谊兄弟老板王中军就酷爱创作和收藏抽象艺术作品。比如这张:
我也不知道这个抽象画算冷抽象、热抽象还是温乎抽象。如果有专家欢迎评析指导。
而我自己喜欢看的绘画风格,长这个样:
我能接受最现代的艺术,长这个样:
对王总这种Freestyle颜料涂满全画的艺术,完全找不到腿去欣赏。
绘画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全是因为人的审美有变化,而是很大程度取决于照相技术的发展。由于相机的性能越来越好、拍照越来越方便,就取代了原本绘画的相片属性。这就让广大艺术家可以更好的解放天性,去创作不那么写实的东西。
毕竟你论写实也干不过照片。
绘画审美演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由艺术品市场决定的。影响这个市场的是一堆艺术鉴赏老法师。老法师觉得这个美,画就能拍卖出去。而艺术品的拍卖套路是:只要画可以持续卖出去,就只会越来越贵,从来不降价。这个套路不只适用于绘画,在手串、瓷器和古玩上面同样适用。
2012年“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币成交。你觉得这个瓷盘子折合成人工和原料成本,比物美超市的瓷盘子能贵出多少?
况且现代艺术就不是给大众看的,比起之前所有的艺术流派,他都是更私人化的语言表达。翻译成人话就是:你不懂那是你的问题,我就画成这样我愿意。加上全球老法师偏爱这种创作形式,所以……还是打扰了。
越是简单的概念,理解和解释起来就越困难。
美是一种基因选择?
还是一种自我标榜?
是一种情绪暗示?
还是一种物权欲望?
这问题似乎永远都不会有结论。
相关知识
花痴到底是什么?
樱花香到底是什么味
彼岸花到底是什么品种.?
“橡子”到底是什么?
花开花落到底是什么歌
“冥界之花”到底是什么
酸枝木是什么树酸枝木到底是什么树
酸豆到底是什么?
燃油添加剂到底是什么?该不该用?
珍珠岩到底是什么(一览)
网址: 美感到底是什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0047.html
上一篇: 弹射传播.doc |
下一篇: 2024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市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