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田错故事的来龙去脉

花田错故事的来龙去脉

《花田错》是中国经典京剧剧本之一,是一出藉由误会巧合、性别错置,发展出一段令观众从头笑到尾的轻松喜剧。剧本剧情节趣味、人物幽默。 《花田错》是京剧,故事缘于《水浒传》,花田本意种花的农田,花田错是发生在种花小镇,花田祭上的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故事。

花田错在原先的传统演法中故事并不完整,只到周通抢亲为止;1912年,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改编创作加上后半部并搬上京剧舞台。荀慧生:幼年学梆子时的开蒙戏,一为《辛安驿》,一为《花田错》。这两个戏均经荀慧生的太老师侯俊山先生(老十三旦)亲自指点。《花田错》的传统演法自花田访婿起至周通抢亲止,故事是不完整的。荀慧生改演京剧后,依据《水浒》中“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莽提辖大闹桃花村”一回增益首尾,将它搬上京剧舞台。1919年与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三位先生由京到沪(上海观众称为“三小一白”,因当时荀慧生仍用“白牡丹”艺名),在老天蟾舞台演出,荀慧生即以此戏打炮,自饰春兰,演卞玑者为李桂芳。演出后,甚受观众欢迎,此后数十年屡演不衰,被称为荀派代表作之一。本片根据同名京剧改编,源出「水浒传」,胡金铨编剧。值得一提的是,擅演悲剧的乐蒂首次以俏皮方式演出丫头一角。故事始于才子(乔庄)落拓花田,卖画维生,与官家小姐(丁宁)一见锺情,却因恶霸(朱牧)介入而波折重重,闹出连篇笑话……。

最初版本: 刘德明之女月英,bai偕侍婢春兰游赏花du田会,于渡仙zhi桥遇一售书画者。月英慕其才貌,令春兰上前题扇,知为湘乡人卞济,曾中甲午举人。春兰见二人互生情意,嘱卞济在桥前等候,即与月英回村。刘德明早欲为儿女择婿,闻春兰荐举,即命家院至渡仙桥请卞济来宅议婚。不料卞济被人强邀至它处书写寿屏,小霸王周通在书摊守候,家院不辨,误将周通请回。刘德明见周形状粗俗,怒责家院,送银三百两与周通,请其另娶。周通不允,约定三日后迎亲。春兰为月英事受责,急至渡仙桥,使卞济男扮女装,去刘府与月英商议对策。适周通前来抢亲,误将卞济抢走。时,周通因劫生辰纲一事,被县差朱仝、雷横传去问讯,乃将卞济交其妹玉楼照管。卞济以实相告,玉楼乃以终身相托,并赠金使入京应试。刘德明以为月英被周通抢走,遂请县差朱仝、雷横往救,后向夫人言及此事方知被抢者为卞济。朱仝、雷横误将周玉楼接到刘府,刘德明以为卞济,恐男扮女装不成体统,遂送男衣进轿,玉楼即于轿中改装。玉楼既出,刘德明见其儒雅俊秀,大喜,遂择吉日使与月英成亲。洞房中,月英生疑,周玉楼乃以实相告。周通得其友李忠之助,出狱后复至刘府逼婚,刘德明苦无对策。时,鲁智深至刘府借宿,知周通横行霸道,甚为不平,乃改扮女装,于洞房等候。周通进入洞房,被鲁智深痛打后赶走。周通央李忠为之报仇,李忠原与鲁智深相识,见面后为二人和解。卞济中状元归来,同时娶月英、玉楼与春兰。

《花田错》的最初改编本,其中卞玑先与刘玉燕订亲,周通误将其抢至家中后,又与周妹玉楼私订终身,而丫鬟春兰也暗有向往之意,故戏终时出现了一夫多妻的场面。解放后,荀慧生以为这样结局,殊不可取,遂在演出时作了改动。至1959年又重新审订加工,删除其中不妥的细节,并把结尾大团圆收场,更作喜剧夸张,给春兰增加一段轻松愉快的唱工,并配合活跃、流动的舞蹈身段,从而越加烘托出喜剧的欢乐气氛。

解放后改版: 宋时,桃花村富户刘德明,有女玉燕,及笄未嫁。时值花田盛会,刘德明命丫鬟春兰陪同刘玉燕前往游赏,暗中访求佳婿。襄阳举人卞玑,上京赶考,途中因资斧拮据,乃于花田会上设摊卖画。春兰见卞玑才貌不凡,回家禀知刘德明,刘德明因命家人往请,不想误将小霸王周通请来。周通限令三日之内,须将刘玉燕送与成亲。春兰设计,使卞玑男扮女装与刘玉燕相会。两人正在定情之际,周通突来抢亲,竟误将卞玑抢去。旋周通因劫夺生辰纲之事涉嫌,被传至公堂;周妹玉楼发觉卞玑乔装,询明真相以后,遂将卞玑释放,并赠银以为赴考资斧。刘德明因女被抢,赴衙告状,随同都头雷横去周寓,但又将周玉楼抢回。此时,春兰误以抢回者为卞玑,乃向刘德明说明前次被抢者实为卞玑,竟令周玉楼改换男装与刘玉燕成亲。花烛之夜,周玉楼诉述事实原委,春兰恐日后周通复来纠缠,仍留周玉楼住在庄中,以应付其兄。周通被释以后,果然通知刘德明,当晚进庄成亲。刘德明正彷徨无计,适鲁达前来投宿,闻知大怒,假扮新娘,隐于帐内,迨晚,周通至,被鲁达痛打,逃跑。鲁达追至途中,巧遇打虎将李忠,从中劝解,并令周通回庄向刘德明请罪。时卞玑已中状元,也至桃花村。众人相见,真相大白。最后,卞玑与刘玉燕完姻,周玉楼则在春兰撮合下,与李忠成为夫妇。

戏剧:

故事发生在宋朝,雁门关下桃花村,清明时节,皆举办“花田盛会”。千树万树的桃花,花光人面,落英缤纷;游人如织,盛况空前。刘员外独生女儿玉燕(粤剧名月英),也由贴身丫环春兰陪同观花,并相机选婿。春兰聪明伶俐,胆识过人,平日很得老爷夫人的喜欢。

两人来到渡仙桥边,见到一表人才的俊俏后生卞机摆卖字画。玉燕示意春兰拿扇子让书生题诗落款。春兰看出小姐芳心暗许,便悄悄打听那人的情况。得悉乃湖广襄阳举人卞玑,此来乃上京赴考。春兰嘱他翌日千万别走开,有红鸾贴递,要为他牵结良缘。

卞玑从襄阳到东京,先到延安府探望老朋友—经略府提辖鲁达(鲁智深),回来路经雁门关,旅居客馆准备功课。不想耽搁之下,阮囊羞涩。店主好心撺掇他趁花田盛会,摆摊卖字画筹资。玉燕春兰前脚刚走,便来了桃花山大王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也让卞玑写字,当得悉卞生窘况,慨然允诺翌日相助盘缠。

春兰回府,向员外夫妇禀明一切。二老大喜,即让老家人刘永(粤剧名懵六)天一早即递贴请卞玑过府。岂料翌日店主为卞玑接获生意,强他到富家画围屏。待得老家人刘永到来,却张冠李戴,错接了前来赠金的小霸王周通。回家方知搞错,已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小霸王却定要“将错就错”,并扬言三日之内要来迎娶。这便是“花田八错”之第一错:《请错姑爷》。

此时急坏俊婢春兰与一干人等,情急之下,小姐让春兰找卞玑商量。春兰则设计让卞玑翌晨易弁而笄,以给小姐送桃花为由,畀春兰接应,带上小姐绣楼。玉燕卞生相见恨晚,临别玉燕以诗帕一方相赠,彼此定情。此时楼下哄然,惊闻小霸王周通率众抢亲。春兰急把卞玑塞在箱子后面。刘老夫人亦急上带玉燕花园躲藏。

接着,小霸王周通竟错把男扮女装的卞玑抢到山寨,交妹妹玉楼看管。周通正准备拜堂成亲,忽闯进都头朱仝,言生辰纲被劫,大人有证据怀疑桃花山好汉所为,知府老爷请去说个明白。周通去后,卞玑向玉楼坦露原委。玉楼甚表同情,赠卞生盘缠,私放逃走。卞玑走后,玉楼方发现卞生遗下刘玉燕送的定情诗帕,急追出,适逢公差抬轿来山寨救人,不由分说,硬把周玉楼塞进轿子,拔脚就走。玉楼惊怕之下,诗帕不觉坠地。原来刘员外到官府告周通强抢民女。官府命步兵都头雷横到寨把刘家小姐夺回,不想又错夺周玉楼,随同前来的刘员外却拾得女儿的定情诗帕。卞玑好友花和尚鲁达(鲁智深)因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醉闹五台山后,投奔东京大相国寺。走到雁门关,天色已晚,到桃花村投宿。于是又有周通第二次抢亲,醉入洞房,摸着床上赤条条的莽和尚,挨了一顿好揍。周通逃走,鲁智深追出,恰逢李忠,这才好汉相认,员外急摆酒与三位壮士接风。此时,殿试钦点为新科状元的卞玑前来迎娶小姐,指责周通。鲁智深做好做丑,化干戈为玉帛。并乐做冰媒畀玉楼配李忠。桃花田里,喜气飘扬;箫笙锣鼓,花烛洞房。花田盛会,一错再错,结局是皆大欢喜。

花田错中的八错如下:

一错:请错姑爷;

二错:周通欲强娶玉燕;

三错:卞机男扮女妆;(易弁而笄)

四错:周通错抢新娘(卞机扮女妆);

五错:周通抢春兰为陪嫁ㄚ环;

六错:周通之妹玉楼以身相许卞机;

七错:玉楼扮男妆与玉燕成亲;

这就是传统京剧《花田八错》(或称“花田错”)的故事。解放后,百花齐放,这《花田八错》几乎移植到每个地方剧种,一般都叫《花田错》。文革后,戏剧日渐衰微,京剧《花田八错》备受冷落,几至失传。只有折子戏偶尔演出。然而《花田错》是必须有头有尾地演全“八错”才能让台下明晰个中因由。像粤曲《花田错会》这样,一个“错”也不“错”,只砌上几句唱腔,难怪我们“半夜食黄瓜,唔知头定尾”了。

相关知识

花田错故事的来龙去脉
喜剧《花田错》哈尔滨站门票
花田错 歌词完整版
花田错出自哪首古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 共赏天刀花田错
探寻榴莲的原产地(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解读榴莲的来龙去脉)
扒一扒花香的来龙去脉,和怎么把花养香
樱花节又到了,赏樱热潮再次爆发,樱花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中国说起
走访花样津城 讲述“来龙去脉”
用菊花表示悼念之意的来龙去脉!

网址: 花田错故事的来龙去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15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歌曲《军中绿花》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 刀郎花妖的故事出处《山歌廖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