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公共底部

公共底部

1951年5月,长寿县公安局成立第一个派出所——长寿县公安局城内派出所,它就是凤山派出所的前身,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1994年,正式更名为凤山派出所,如今辖区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9.6万余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全部历史进程,73年的岁月里,15任所长,300余位民警深耕不辍。他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屹立在这片热土上,服务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平安。 不一样的“早点名” 寒冬已至,萧萧的街景似乎在等待新年的到来。星期一早上,派出所里匆忙的脚步声拉开一天的序幕。 8点30分。会议室里,凤山派出所支委会开始例行早会。“今天下午全所民辅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根据昨天的研判情况,今天的巡逻重点区域调整在顺风亭片区,最近诈骗二维码很多,巡逻过程中主动宣传、主动发现、主动劝阻。”8点50分。“集合,整理着装,检查装备,下面开始点名。”在派出所接处警大厅里,值班民警正在接受点名,着装是否规范,装备是否完好,每一个细节值班领导都一一检查。 8点55分。“下面通报昨日警情研判情况。”交接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根据前一天的警情,部署当天的巡逻重点区域,调整巡逻时间,将巡防工作落到实处。 9点整。“贺警官,又开始巡逻了呀?”小区楼下的菜市场里,居民看见巡逻民警主动打招呼。贺警官叮嘱道:“年关将至,注意家里用火用电安全,最近诈骗很多,不要随意转账,拿不定主意就打电话问我。” 10分钟的“早点名”干净利落,不仅完成人员清点,更让大家鼓足干劲,全身心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看似简单的“规定动作”,却有条不紊地部署工作和精确高效地下达指令。 “80后”师父和他的“90后”徒弟 2023年,小刘带着自己的“警察梦”踏入派出所,离家千里,语言的差异,紧张的工作,陌生的环境,给小刘带来不小的挑战,对警察梦的憧憬很快便被邻里间的鸡毛蒜皮事和凌晨深夜的酒醉闹事撕裂,彷徨、失落、焦虑逐渐爬上这个年轻人的眉间。而他的“80后”师父老徐可是破案的“急先锋”,不过,他的脾气也急。 “刚知道我要带徒弟时,真是手足无措,一个人办案习惯了,我这脾气又急,真是不知道怎么办?”面对全新的任务,老徐开始犯了难。 “师父,向您报到!”一声报到,开始了这对师徒互相奔赴的成长之旅。 疲惫不堪时,师父暖心的一杯热水;寂寞想家时,一桌地道的重庆菜;工作受阻时,一句“不怕,咱们慢慢来。”在无数个值班,无数个挑灯夜战中,师父老徐用无声的陪伴,悉心的教导温暖着小刘的心,他渐渐看到这座城市温暖可爱的一面。 2024年6月1日,区公安局举办警营开放日,小刘担任主讲员,全程2个小时的参观体验活动,他用耐心、爱心为小朋友们带来不一样的儿童节,得到小朋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徒弟的一声师父,让我意识到需要以身作则。”这位“急先锋”师父也在与徒弟的交流中发生变化。面对群众,耐心地倾听,柔和的话语,设身处地化解,让这位硬汉充满柔情。随着带教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对师徒互相学习,共同成长,2024年收到5面群众送来的锦旗,小刘很快完成从大学生到公安民警的转变,破获案件23件,抓获嫌疑人26人,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案侦民警。 “凤山派出所有很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优秀民警,每一名来到派出所的民警,第一天都要在国旗下庄严宣誓,都要给他们确定带教师父,让优秀的精神以这种方式得以传承,帮助年轻民警走好从警之路第一步。”派出所所长张平说。人生需要仪式感,工作也需要仪式感。凤山派出所支委会深知仪式的力量,积极探索队伍建设新思路。通过“拜师仪式”、“退休仪式”、班子成员送喜报上门等方式,让少有所为、老有所盼。累计为7名民警举办退休仪式,送出喜报40余份,开展家访40余次。每一次仪式,都是传承的庄重时刻,如同一串串珍珠,串联起派出所的精神脉络,融进一代代凤山人的血脉灵魂。 追逐时代步伐,铁拳诠释守土之责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长寿这座美丽的小县城逐步迎来了发展好时机。凤山派出所面临经济活跃带来的新挑战,将辖区划分为几个居民片区,形成社区民警与治安民警有机结合的战斗小组,同时要求金融系统、网点和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强化人防、技防措施。2005年12月30日傍晚,辖区寿星广场几声枪响,彻底打破祥和的新年氛围。不到2分钟,4名持枪歹徒便将一珠宝店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全体公安民警面临着巨大的破案压力,幸好在案发前一天,派出所民警在实地走访中,督促商家安装了技防摄像头,完整记录了整个抢劫过程,为案件迅速告破起到关键性作用。经过67个小时的紧张追捕,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涉案物品被全部追回,“12·30”持枪抢劫案顺利告破。 警务改革带来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新活力。凤山派出所以“两队一室”改革为抓手,打造平安引擎,组建专业队伍,做实“综合指挥室”这一“最强大脑”,优化警力配置,科学用警,将动态巡防与精准打击相结合,成功侦破“9·15”重庆首例以纯化学试剂合成方式,研究新制毒方法的制造毒品案等大要案件,有力震慑犯罪,捍卫法律尊严。 通过科技赋能警务,凤山派出所筑牢基层治安防控网络,辖区内盗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类警情明显下降。2024年以来,刑事案件和九类案件均大幅度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打通神经末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初到所里,派出所的设施和民警的装备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工作记录都是手写,了解情况就要靠双脚爬坡上坎。”58岁的殷举成是派出所里在职年限最长的民警。不管是一支笔一个本办公的时代,还是现在的科技赋能警务,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把群众当家人的信念没有变。作为全区唯一一个被公安部授予的“一级派出所”,凤山派出所不断加快适应时代,追逐浪潮的步伐,将“枫桥经验”与本地实际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张某(化名)的感情纠纷前期我们已经调解了17次,但因张某性格偏执才被行政拘留,仍不得好转,且有多次扬言过激行为的情况,极不稳定。”社区民警叶飞宇向街道相关领导报告工作情况。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凤山派出所积极联系社区、街道等单位,就辖区矛盾纠纷警情建立由政法委员、民警、综治干部等人组成的联调“微信群”,通过每天通报相关情况、每周移交重点类矛盾纠纷、每周主动联系党政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等方式,对各类矛盾纠纷“清底数,消存量”,助力辖区平安建设。 2024年1月,民警邓伟收到一条信息“邓叔叔,我在楼顶。”简短的7个字,令邓伟十分不安,立即前往现场。寒冬里,女孩只穿了一件薄体恤坐在楼顶边上瑟瑟发抖,提前赶到的同事已经开始工作。见状,邓伟马上脱下自己的外套慢慢走过去,给女孩披在身上,一边用言语安慰劝说,一边将她从围墙上抱下来。不到2分钟的劝解,邓伟成功将女孩救下。 这样高效地解决问题,得益于邓伟持之以恒开展“进圈入群”工作,长期以来对这名女孩的关爱和交流,早已得到她的信任。据不完全统计,派出所民警加入居民小区群200余个,添加居民微信好友5600余人,庞大的信息来源如同神经末梢一般,深入辖区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真实反映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管是接力17次化解一起情感纠纷,还是常态化家访回溯,警调衔接、民调入所、“进圈入群”等举措如同桥梁,连接起不同的矛盾化解渠道,实现“抓早、抓小、抓及时”的目标,党政、街道、社区、民警的积极联动,为社区注入和谐的力量,让社区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和谐稳定中茁壮成长。 “敢为人先亮利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凤山精神鞭策着这个集体不断向前。凤山派出所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个,市级荣誉称号2个,集体二等功1个,集体三等功8个,涌现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等97名先进个人,85名民警因表现突出立功受奖,培养88人走上领导职位。 73年的成长之路,他褪去懵懂,在步履铿锵中追逐时代浪潮;他摆脱稚气,在风华正茂中续写忠诚诗篇。(区公安局 供稿)

2025-01-15

相关知识

公共底部
什么是公共艺术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怎么算
在城市设计中,( )是成功的公共空间的首要条件。
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公共艺术学院
公共营养师培训
公共艺术堪忧
公共艺术论文范文
公共綠地

网址: 公共底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24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陕西神木:发展山地苹果特色经济林
下一篇: “凉”好生态“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