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逛园林,这本书将告诉你,每一株植物背后的文化寓意,让你不再“走马观花”。
苏州园林的植物,不仅是造景的素材,更是古人笔下的诗、画中的魂。每一株植物,都是一首立体的诗,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密码。《梧竹幽居——苏州园林植物配置与赏析》带你走进这座立体的诗园,解码园林植物美学 。
园林植物的三重境界
画境:框景中的自然美学,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两株海棠倚墙而立,粉墙为纸,花枝为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意图。
海棠春坞之垂丝海棠
诗境:植物与文人的精神共鸣,沧浪亭的竹林,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人风骨的象征。郑板桥曾以墨竹寄托高洁情怀,而园林中的真竹,则以其挺拔的姿态,与文人精神相呼应。
沧浪亭之竹
禅境:植物与山石的哲学对话,网师园的古柏与太湖石,形成了一幅永恒的画卷。古柏的苍劲与太湖石的“瘦、皱、漏、透”,既是自然的对话,也是物质与精神的哲学隐喻。
网师园水景
四时流转的植物之美
春:春日花开如锦,仿佛一幅工笔重彩画。
虎丘玉兰山房之白玉兰
夏:拙政园的荷风送爽,夏日荷叶田田,荷花亭亭玉立,池中游鱼穿梭,动静相宜。
拙政园香洲之荷花
秋:艺圃的枫叶如火,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寄托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水木明瑟(艺圃)
冬:冬日山林披雪,枝干如铁,展现出坚韧傲骨的精神。
城市山林景象(拙政园)
鉴赏植物背后的文化深意:书中以大量古籍和诗文为证,还原了“梧竹幽居”“海棠春坞”等经典景观的文化内涵。例如,“梧竹幽居”源于“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的典故,植物配置暗含招引祥瑞的寓意。
拙政园海棠春坞西庭中配植的木瓜
植物与空间的默契:作者解读了园林中植物与建筑、山水的搭配逻辑。芭蕉配空亭以听雨,木香倚粉墙以喻隐逸,紫藤绕古木以承文脉。每一株植物都是造园者的精心设计。
庭院蕉窗(留园)
推荐语
作者介绍
作者卜复鸣教授长期从事园林教学与科研,主持过留园、拙政园等名园的更新、假山驳岸检测工程,发表论文百余篇。本书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既有学术深度,又通俗易懂,适合园林爱好者、专业师生及从业者阅读。
目 录
苏州园林的植物,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以四季的轮转、诗画的意境、符号的隐喻,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翻开《梧竹幽居——苏州园林植物配置与赏析》,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立体的诗园,解码千年的植物美学。
来源:筑苑
苏州风景园林公众号 25.3.20
相关知识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6页)
苏州园林洞门之美
胡冬晴月 | 苏州园林中的文化符号解读
苏州古典园林的美学价值1
天人合一、咫尺乾坤:苏州园林的东方魅力
苏州园林花卉植物造景
他用一生守护中国园林,让世界读懂东方美学
“五一”假期苏州园林活动精彩纷呈
叶圣陶《苏州园林》全文内容
园林美学闪亮“冰城” 苏州园林摄影大赛启幕
网址: 如何读懂苏州园林的植物美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3532.html
上一篇: 【生活美学】修竹与雅石,相映成趣 |
下一篇: 威海首届沉浸式花文化艺术展,喊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