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别山麓到西子湖畔,再从求是园回到革命老区,王璟琰的500公里归乡路,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乡土最深沉的热爱。
当王璟琰站在岳西中学的讲台上,面对千余名高一新生分享学习经验时,这个场景有着双重隐喻——七年前,他是台下仰望名校的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如今,他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更是带着41人实践团队反哺家乡的“领航者”。
(团队在岳西中学大礼堂分享学习经验活动时的合照)
这条从大别山麓到西子湖畔的500公里求学路,正被新时代青年用责任与智慧铺就成乡村振兴的青春赛道。
01 山城少年的初心与使命
王璟琰的成长轨迹镌刻着中部教育的典型印记:2020年毕业于岳西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年从岳西中学考入浙江大学。在浙大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担任副队长的他,始终铭记着母校思源实验学校校歌所唱:“从这里出发,自这里远航”。
2025年寒假,作为队长的他发起“浙行岳西启智梦·青春志愿映山红”社会实践,24名浙大志愿者跨越浙皖两省,在大别山腹地开启了一场青春与乡土的深度对话。
(实践团队成员与寒假冬令营初中师生合照)
“作为从岳西走出的学子,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教育资源差异带来的发展鸿沟。”王璟琰在实践日记中写道。这支由管理、心理学、外国语等多个院系学生组成的团队,带着231节原创课程回到母校思源实验学校。
团队在思源实验学校初二年级11个班级开展的冬令营活动,采用了开放课堂、翻转课堂以及融媒体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开设“探索我们的乌托邦”“我的电影”等多层面、多角度的精品趣味课程,引导学生向外探索,增长见闻,向内求索,构筑自身。课程设计直指乡村教育痛点:编程课破解数字鸿沟、心理课守护青春期成长、《探索“乌托邦”》生涯规划课启迪职业梦想。初二学生张吉星在“我的电影”课上创作出“心中的电影院”拼贴作品后激动地说:“原来我的想法可以变成这么酷的作品!”
(杨欣宇同学进行《我的电影》授课,同学们认真听取分享)
(王璟琰同学进行《辩论启蒙》授课并组织班级内辩论赛)
(寒假冬令营期间思源学校初中生手工作品)
02 红色基因的文化传承
实践团队将红色文化挖掘作为重点,深度走访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王步文故居等革命遗址。
在庄严肃穆的大别山烈士陵园,队员们手捧菊花庄严宣誓,表达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大别山地区的革命历史文化,感受到皖西儿女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实践团成员参观大别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
团队还拍摄制作了大别山烈士陵园红色历史宣讲视频,记录调研过程与收获,展现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队员们结合红色文化原创设计了明信片、钥匙扣、帆布袋等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实践团队原创设计的明信片)
(实践团队原创设计的帆布袋和钥匙扣图案)
团队打造了一条“有温度”的红色游览路线,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温度、厚植家国情怀。
03 教育反哺的跨年接力
社会实践并未止步于寒假。2025年8月27日,王璟琰联合“浙里寻光”实践团再赴岳西中学。面对千名高一新生,他剖析初高中衔接的认知断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要建立‘大考常态化、小考严肃化’的思维转换”。将近三小时学习分享结束后,学长学姐的倾情分享也让学生涌上讲台追问的画面持续一小时,。
(学习经验分享活动结束后高一同学和学长学姐交流讨论)
随后的9月8日,在思源实验学校报告厅,岳西思源实验学校毕业生王璟琰与储文存在“启航新程 智引未来”学长分享会中为300名初三学生解构学习闭环:“记好笔记不是简单抄写,而要建立‘错误类型-知识模块-思维路径’的三维诊断”。储晓春副校长指着会场内的的PPT感慨:“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比我们说教更有说服力。”
(浙大学子在思源实验学校分享学习经验)
(思源实验学校初三师生听取浙江大学学子分享)
04 乡土文化的青春解读
在博物馆文化挖掘方面,团队走访了岳西县博物馆,深入了解了岳西的发展历史、风俗文化与自然资源。队员们被博物馆内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精美的展品所吸引,特别关注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感受岳西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和融好义”的精神特质。
团队精心制作了一份岳西县博物馆导览手册,包含展品介绍、参观路线和相关知识,融入了对岳西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旨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岳西本土文化。
(实践团原创设计的岳西县博物馆导览手册正面)
(实践团原创设计的岳西县博物馆导览手册方面)
团队还关注市井生活,走访岳西的古建筑,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日常生活。队员们记录了当地的独特民俗风情,如廊桥、高腔唱戏、吆喝的菜市场等,制作了展现市井生活的视频,保留珍贵的文化记忆。
05 集体力量的乡村振兴
这场跨越四季的实践,折射出新时代社会实践的深刻变革:从“单项输送”到双向赋能:冬令营闭幕式上,学生自编话剧《汉谟拉比法典》与师生合唱《如愿》形成文化反哺。从“短期实践”到长效机制:建立“笺行千里梦”书信交流往来平台,架起岳西思源学校学生与浙江大学学长沟通的桥梁。
正如王璟琰在实践总结会上所言:“我们带走的是一身泥土芬芳,留下的是希望火种。当更多青年把‘乡愁’转化为‘乡创’,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必将响彻群山。”(浙江大学 王璟琰)
责任编辑:kj01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知识
岳西:“高山蔬菜”俏销省城
第二届大别山红叶节开幕
岳西特色产业花正红
春日寻兰花 大别山深处的花香与春意!
【稳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岳西经验
浙大建筑设计院林建海被评为杭州市青年风景园林设计师
岳西发现水蕨野生种群 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深入过大别山,探究过黄缘的栖息地
让年轻人爱上中医药 连花清瘟与青年学子面对面
学院学工党支部参观《革命俊彦 高校荣光——雨花英烈中的青年学子》展览
网址: 浙大学子反哺大别山——岳西青年的500公里乡情接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3867.html
上一篇: 花的学校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下一篇: 高顿:架起高校与产业的人才“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