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野外仅存500棵!专家培育出3棵苗,移栽野外后1棵死亡,2棵萎蔫

野外仅存500棵!专家培育出3棵苗,移栽野外后1棵死亡,2棵萎蔫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2年,重庆黄华岛的夏天特别热。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烈日底下,一群园林工人背着沉重的手压式喷雾壶,每隔3个小时就要来到一处坡壁上,给一种植物浇水。

因为当时的气温实在太高了,而且一直不下雨,当时岛上的好几个水池都已经干涸了,很多植物都因为缺水出现了干枯的情况。

其中有一种植物,是几年前科研人员放归野外的,因为这种植物在野外的存活率非常低,所以为了能让它们在野外生存下来,一行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当时放归野外的小苗是花了3年的时间才培育出来的,一共也只有3棵而已。

因为这种小苗比较脆弱,所以选择了一处坡壁之后,工作人员为了能让它的成长环境稳定一些,甚至给它弄了一个专门的防护网。

但是这防护网却没起到啥正向的作用,相反,因为防护网的存在还影响了它的光合作用。

最后工作人员过来查看它们状态的时候,发现其中的1棵已经死亡了,剩下的2棵也已经蔫了。

于是他们赶紧把防护网拆了,然后后面还组建了一支10多个人的团队,专门看护剩下的2棵小苗子。

在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下,2棵小苗子才慢慢成长起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如此娇贵呢?

«—【·难以繁殖的野生珍贵物种·】—»

时间回溯到2015年,西南大学科考团队来到忠县石宝镇附近进行科学考察,结果竟然发现了一种在野外存活率极低的生物。

它们的叶片长得非常像铜钱,是一种野生蕨类植物,这些植物大概有400多棵,就长在水草丰茂的小溪边上。

于是一行人采集了一些标本带回去,最后经过鉴定,发现这竟然是数量极少的荷叶铁线蕨!

荷叶铁线蕨是极危物种,繁殖很是困难,所以能一次性在野外发现400多棵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野生的荷叶铁线蕨繁殖主要靠孢子和分株两种方式,其中,分株繁殖不仅速度慢、能繁殖出的数量还非常少,想要扩大种群数量就难上加难;

孢子繁殖虽然速度快,但荷叶铁线蕨就喜欢生长在崖壁上,这个地方的土层非常薄,想要繁殖出新的小苗也是难上加难。

而且因为它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全株都可入药,所以一些人受利益驱使,对荷叶铁线蕨进行过度采摘,导致其野外数量急剧减少。

除此之外,荷叶铁线蕨对生境的要求还相当高,能满足它生长条件的地方很少,想要生长起来也确实不容易。

为了能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人工繁殖,西南大学科考团队直接将植株样本带回实验室研究。

科研人员们凭借着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成功实现荷叶铁线蕨的人工繁殖。

2019年,科研团队认为应该对培养出来的荷叶铁线蕨进行野外回归,最后,第一个实验地点被选择在了皇华岛。

就这样,当年,带着3株荷叶铁线蕨,科考队员们把它们移栽到这处坡壁上,2024年,活下来的2棵荷叶铁线蕨,已长成丛生状,形似铜钱的叶子挨挨挤挤,相互交错,在坡壁上恣意生长,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那么荷叶铁线蕨为什么这么珍贵呢?

«—【·娇贵的植物·】—»

荷叶铁线蕨高5-20 厘米,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

叶片边缘呈浅裂状,裂片阔楔形,先端钝圆,表面光滑,颜色为深绿色,背面颜色稍淡,叶脉由基部向四周辐射,清晰可见,犹如精美的脉络图。

整株植物形态优雅别致,叶片小巧玲珑,好似一枚枚翠绿的铜钱,极具观赏价值。

荷叶铁线蕨喜阴湿环境,多生长在海拔较低的溪边岩石上或潮湿的石缝中。

它对湿度要求极高,土壤湿度也要维持在一定水平,但又不能积水,否则容易导致根部腐烂。

在光照方面,它不能接受阳光直射,适宜生长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强烈的阳光会灼伤其叶片,影响生长。

荷叶铁线蕨生长较为缓慢,对温度也有一定要求,当温度低于10℃时,生长会受到抑制,进入休眠状态。

荷叶铁线蕨目前仅发现于中国四川、重庆等地的局部区域,且野外种群数量稀少,野外仅存约500棵。

这种狭窄的分布范围和稀少的数量,使其在生态系统中显得尤为脆弱,一旦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就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荷叶铁线蕨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在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荷叶铁线蕨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生态适应性以及物种形成机制等问题,为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生态价值方面,荷叶铁线蕨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所以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此外,荷叶铁线蕨独特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上,荷叶铁线蕨形态优美,叶片独特,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可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室内盆栽观赏等。

从发现荷叶铁线蕨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护行动。

尽管在保护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挫折,但通过科研人员、园林工人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得荷叶铁线蕨如今已经繁衍了部分植株。

然而,保护荷叶铁线蕨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巨,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保护力度,深入研究其生长习性和繁殖规律,为其创造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让这一珍贵的植物物种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绽放光彩,为我们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增添独特的魅力。

参考:

重庆日报《重庆日报:珍稀动植物保护故事②| 荷叶铁线蕨“荒野求生记”》2024-5-10

相关知识

野外仅存500棵!专家培育出3棵苗,移栽野外后1棵死亡,2棵萎蔫
今年的植物死亡清单
资源冷杉回归野外
资源冷杉成功回归野外存活
浙江舟山完成首次风兰系统性野外回归
野生百花山葡萄增补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目前野外仅存两株!
植物界“大熊猫”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后首次绽放
24年前迁地保护,如今开始野外回归试验 三峡珍稀植物的回“家”路
从被怀疑野外灭绝到野外回归破500株 几代科学家接力 “峨眉圣花”家族壮大
从被怀疑野外灭绝到野外回归破500株 几代科学家接力“峨眉圣花” 家族壮大

网址: 野外仅存500棵!专家培育出3棵苗,移栽野外后1棵死亡,2棵萎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48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掌叶铁线蕨形态特征
下一篇: 这4种“耐阴性”的植物,哪怕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