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XXXX—2024
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花卷丹百合生产过程中栽培土壤气候条件、优质种球标准、栽植准备、种球栽植、
田间管理、杂草防控、病虫害防控、采收贮运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开展大花卷丹百合种植、加工、销售等生产
环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
大花卷丹(Liliumleichtliniivar.maximowiczii(Regel)Baker)是百合科百合属柠檬色百合的变种,
经人工引种驯化作为食用百合栽培品种。
5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透气性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土壤PH值5.5~
7.5,土壤EC值(土壤可溶性盐浓度)不超过1mS/cm。
6气候条件
植株生长适宜温度15℃~25℃,年均降雨量500mm~1000mm,全年无霜期≧150d,光照充
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h。
7优质种球标准
种球基盘完好、鳞片新鲜饱满、抱合紧密、无病、无虫、无机械损伤,生长点具有良好活性、根系
健壮。单球鲜重15g~30g。
2
DB21/TXXXX—2024
8栽植准备
8.1施基肥
栽种前清除杂草和前茬秸秆,提前两周取土样检测营养状况,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施肥方案,结合
翻地施入基肥。没有测土配方施肥条件的可以参考经验做法:每667㎡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000kg~
3000kg,氮磷钾16-8-16(或通用型)复合肥30kg~50kg。
8.2土壤消毒
翻地前每667㎡用50%甲基硫菌灵3kg+0.3%印楝素2kg均匀撒施或喷施到土壤表面消毒。
8.3整地
深翻土壤25cm以上,旋耕两遍,土壤整平、耙细,做好排水和灌水设施。
9种球栽植
9.1栽植茬口
秋栽:当年秋季种球采收后,土壤完全封冻前15d~20d选择晴天栽植。
春栽:春季土壤完全解冻,最低地温稳定在0℃以上7d选择晴天栽植。
9.2种球消毒
种球栽植前必须消毒,用50%咪鲜胺锰盐1000倍液+0.3%印楝素500倍液浸泡种球30min,
取出晾干。
9.3栽培模式
高垄栽培:垄高15cm~20cm,垄面宽80cm~100cm,垄底部宽100cm~120cm,垄沟底
部宽40cm,垄宽度可根据作业机械调整。
9.4栽植密度
种球单重25g~30g,株距15cm~18cm,行距20cm;种球单重20g~25g,株距12cm~
15cm,行距15cm;单重20g以下的种球可以撒播,株距5cm~10cm。每667㎡种球用量200kg~
300kg。
9.5栽植方法
种球顶部以上埋土深度8cm~10cm,小规格种球浅埋,大规格种球适当深埋。栽植后用树叶、
作物秸秆等覆盖,浇一次透水。可以利用自然降水,在降雨或降雪前栽植,栽后15d内没有自然降水,
或者土壤墒情较差,应及时人工浇水。
10田间管理
10.1出苗前管理
3
DB21/TXXXX—2024
做好保墒、保苗、除草工作,如遇墒情过差,要及时人工浇水。
10.2苗期管理
中耕施肥:植株高度达到15cm时进行中耕,注意不要伤根,每667㎡追施高氮复合肥20kg。
架设支撑网:材质可用尼龙网或塑料网,网眼通常为10cm*10cm,保证网眼充分张开,及时提
网,以植株不发生弯曲和倒伏为准。
10.3现蕾期管理
摘蕾:花蕾长2cm~4cm时,选择晴天上午,直接用手将花蕾从基部掰掉,尽量减少伤口。每
2d~3d检查并摘除一次,摘下的花蕾集中处理。
追肥:摘蕾后追肥一次,每667㎡用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20kg+螯合铁0.5kg~1kg。
肥料可以通过滴灌、喷灌施入,或者拌细沙子后撒施到植株基部,然后浇水。
打顶:植株高度超过90cm时,为降低倒伏风险,可以将植株90cm以上部位剪掉,或用手摘除。
10.4鳞茎膨大期管理
鳞茎膨大期多为高温多雨季节,要防止百合田发生内涝,及时排水,清除感病植株。气温高于35℃
时,可用稻草覆盖、搭遮阴网等措施降温,浇水选择傍晚或者早晨进行。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追肥
方法及用量同10.3,也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11杂草防控
坚持“绿色、安全”原则,杂草防控贯穿百合从栽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以下措施结合使用:
有机物覆盖:百合栽植后在土壤表面覆盖落叶、作物秸秆,厚度约5cm;
地膜覆盖:选择黑色或银色除草专用地膜覆盖,百合出苗后及时将地膜划破,露出顶芽,确保生长
不受影响;
人工、机械除草:使用专用工具或者机械,及时防除杂草;
化学除草:百合栽植后至出芽前喷33%二甲戊灵100g/667㎡,百合出苗后要少用慎用化学除草
剂,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规定,选择低毒,低残留除草剂,收获前30d禁用。
12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技
术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治。
12.1农业防治
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种球,科学轮作,严禁重茬栽培,种植百合的地块最低三年以后才能再次种植。
合理进行肥水管理,培育壮苗,秋季百合种球采收后及时清园,深翻晒土。
4
DB21/TXXXX—2024
12.2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不同趋性杀虫,用诱虫灯、黄色、蓝色、黑色粘板等进行诱杀。可以用防虫网将百合与
外界环境隔离开,减少虫口密度。
12.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以及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人工释放捕食螨等生
物防治地下害虫;针对特定害虫,在田间悬挂性诱剂,可以有效捕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
12.4化学防治
百合作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施用严
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规定,收获前30d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具体见表A.1和表A.2。
13采收贮运
13.1采收时期
秋季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死后,土地未封冻前均可采收,也可在春季土壤刚刚解冻,种球未发芽前
采挖。
13.2种球采收
采收前将地上茎叶清除,用专用起球机械或人工采挖,清除种球携带的泥土、茎秆和根系,根据种
球大小在田间简单分级,分拣到不同容器中,整个过程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损坏鳞片表皮,保持种球不
失水。
13.3采后处理
分级:根据种球鲜重分为<25g,25g-50g,50g-75g,75g-100g,≧100g等规格
加工:根据不同用途、不同种球规格采取不同加工方法:
留种:选择单球鲜重大于100g的留作良种繁殖材料,通过鳞片或者组培方式繁殖;
养球:单球鲜重小于50g的可在当年秋季重新栽植到田间越冬,或者储藏至第二年春季栽植,用
于培养大球。
鲜品:多用单球鲜重大于50g的种球,新鲜百合收获后在低温、保湿、避光条件下储存,去根、
清洗、灭菌后,根据不同规格装入保鲜袋,抽真空,0℃-2℃低温保鲜贮藏。
干品:多用单球鲜重大于50g的种球,将鳞片掰下,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内层鳞片分开,清洗,
投入沸水中烫煮5min-10min,在边缘柔软,背面有微裂时迅速捞出,用清水漂洗,去除黏液,60℃
-70℃温度烘干机烘干,含水量在12%以下时取出晾干至常温,分级包装,贮藏。
百合鲜品和干品的制作过程都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
包装都应复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3.4运输
5
DB21/TXXXX—2024
鲜食百合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轻搬轻卸,避免损伤。为了保证品质和口感,最好通过冷链配送
销往各地。
百合干品可以在常温下运输,包装物应符合NY/T658相关要求,设计合理,有防潮设计,有足够
的强度,避免损坏产品。
6
DB21/TXXXX—2024
附录A
(资料性)
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栽培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按照表A.1执行。
表A.1食用百合大花卷丹常见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
主要危害鳞茎基盘,最初表现为植株下部2、避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基叶片死亡,而后向上发展,造成上部叶片3、种植密度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腐乃至茎秆死亡。挖出地下鳞茎,可以看到4、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来源。
病基盘变褐,部分根腐烂,严重时造成整个5、出苗后喷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2次-3次,保护幼苗。
鳞茎腐烂。6、发病初期,用30%噁霉灵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每7d左右灌根1次,连灌2-3次。
1、选择抗病品种,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
2、避免偏施氮肥,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主要危害茎部,最初为底部叶片变黄脱落,
枯3、种植密度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严重时叶变为褐色,地上茎从地表处开始
萎4、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源。
枯萎,鳞茎腐烂,根系烂死,最后整株枯
病5、出苗后可用80%多抗霉素800倍液喷2次-3次。发病后用50%
死,主要由镰刀菌引起。
的代森铵500倍液,或30%噁霉灵800倍液,灌根,每7d灌1次,
连灌2次-4次。
1、选择抗病品种,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浸染茎部和花。受感
2、避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染的百合叶片及花器官,叶片上最初出现
灰3、种植密度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大小不一,周围呈
霉4、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来源。
红褐色,内部呈灰白色,病菌在危害部位
病5、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锰锌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
(表面)密生灰色霉层,通过风雨、气流传
50%咯菌晴1500倍液,重点喷施新生叶片及周围土壤表面。交替喷
播。遇高温、高湿天气迅速蔓延为害。
2次-3次,每隔7d喷1次。
1、选择抗病品种,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
常见症状是造成花叶和黄化,严重的发生2、避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病卷叶、丛生、缩顶等畸形,病株明显矮小,3、种植密度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毒花蕾畸形,色泽变淡。甚至引起枯斑、环4、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来源。
病斑和组织坏死,无法开花或花朵畸形,受5、发病初期可用3.85%病毒必克或病毒净600倍液等淋洒根部或喷
害严重的鳞茎变小、死亡。施叶面,同时加吡虫啉控制蚜虫,避免传播病毒。每隔7d-10d喷1
次,连喷3次-4次。
1、挖掘鳞茎时要尽量减少伤口,保持鳞茎盘完整。
青2、贮藏期间发现鳞茎霉烂,及时清除。
发生在贮藏期,鳞片腐烂出现病斑凹陷,
霉3、采收后将鳞茎用1000倍60%代森锰锌+1000倍50%咪鲜胺锰
长出青绿色霉层,内部鳞片腐烂。
病盐+1000倍3%印楝素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放置在干燥、
通风、隐蔽、遮光的室内晾干再贮藏。
细菌性软主要危害鳞茎,使鳞茎腐烂,并散发出恶1、选择抗病品种,做好土壤和种球消毒。
7
DB21/TXXXX—2024
腐病臭气味。在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生严重。2、避免偏施氮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
3、种植密度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4、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来源。
5、发病后用1%申嗪霉素1000倍液灌根或者喷洒叶面,每7d喷一
次,连喷2次-3次。
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栽培常见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按照表A.2执行。
表A.2食用百合大花卷丹常见虫害防治
虫害名称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杂草清园。
危害百合嫩叶、茎秆,常在叶片上刺吸汁液,
2、利用捕虫板、捕虫灯诱杀。
地上害虫(蚜虫、金龟子、传播病毒,使幼叶和幼芽产生绿色斑点,并
3、用10%吡虫啉、0.3%苦参碱等农药1000倍
红蜘蛛、白粉虱等)使植株衰退,造成花蕾和嫩叶不易伸展,影
液喷杀,每隔7d喷1次,连喷2次~3次。在栽
响开花。
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拌种。
危害地下鳞茎及鳞茎盘,使植株根腐倒伏、1、应提前进行土壤、种球消毒。
地下害虫(地老虎、线虫、死亡。危害幼嫩部位,刺吸汁液,致被害叶2、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
根蛆、蛴螬、蝼蛄等)片增厚,僵直,变小变窄,幼茎扭曲、节间3、每亩可用3%印楝素500倍浇灌根部,每株用
缩短,导致植株黄化,严重时枯萎死亡。药液150g~200g。
8
ICS65.020.20
CCSB05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XXXX—2024
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standardizedcultivationofediblelilyLilium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Regel)Baker
(征求意见稿)
2024.5
2025-XX-XX发布2025-XX-XX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XXXX—2024
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花卷丹百合生产过程中栽培土壤气候条件、优质种球标准、栽植准备、种球栽植、
田间管理、杂草防控、病虫害防控、采收贮运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开展大花卷丹百合种植、加工、销售等生产
环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
大花卷丹(Liliumleichtliniivar.maximowiczii(Regel)Baker)是百合科百合属柠檬色百合的变种,
经人工引种驯化作为食用百合栽培品种。
5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透气性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土壤PH值5.5~
7.5,土壤EC值(土壤可溶性盐浓度)不超过1mS/cm。
6气候条件
植株生长适宜温度15℃~25℃,年均降雨量500mm~1000mm,全年无霜期≧150d,光照充
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200h。
7优质种球标准
种球基
相关知识
东北地区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标准化种植技术
《卷丹百合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卷丹 大百合
辐射花粉用于克服百合‘Pollyanna’×大花卷丹远缘杂交障碍
卷丹百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卷丹百合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卷丹百合的栽培要点
卷丹百合可以食用吗
卷丹百合(卷帘花)
为百合科植物卷丹,卷丹百合病虫害防治
网址: 食用百合大花卷丹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4840.html
上一篇: 球兰的养殖方法以及四季养护管理 |
下一篇: 全面守护你的果园:血橙常见病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