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水库枇杷园区精确灌溉控制系统的分析.pdf

水库枇杷园区精确灌溉控制系统的分析.pdf

第十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福建省莆盯市东圳水库,是莆田市的生命之水,水库集水区内几乎全是农林 人口,经济以农林为主。集水区土地利用以林地面积为主,耕地面积少,人地矛 盾突出。环水库。重山的大面积歼山种果,枇杷种植面积达35hm。,使常太镇成 为全国有名的“枇杷之乡”,70%的农民也困此脱贫致富,但出于陡坡开垦和水 十保持措施不到位,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对水源地生态安全造成 了巨大压力。尤其是枇杷果园没有很好的灌溉,经常施用农家肥、化肥.农药残 留物随坡地径流和泥沙进入水库。F面应莆f}{市轻工研究所的技术要求.着眼于 水源地的生态建设,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在水库枇杷园区生态保护中的应用。图 I 1为福建省莆硐市东圳水库坝区。 氙”富 图1.1福建省莆田市东圳水库坝区 速~一盛 §12国内外生态精确灌溉发展撅况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农林型.产水·F差距较大.农 林集约化总体水平较低。从中印同美4国农林集约化程度及世界的平均水平中 可以看出,我国农林具有以下特点: 水库批杷岗区精确灌溉控制系统的研究 1)农林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低于印度、同本, 同美国相差甚远。 2)农林机械化水平低。每万公顷拖拉机拥有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4.7%,甚至低于印度的水平。 3)化肥投入水平高。每公顷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7倍,同农林 发达国家相比,高于美国,但低于同本。 我国农林集约化水平较低,要实现现代化,是继续走农林发达国家已走过 的以牺牲土质、环境及使用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大量依靠农药、化肥的石油 农林发展道路,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发展具有中国 特色的精准农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应根据我国农林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 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林发展之路,实现我国农林的可持续发展。 §1.2.1莆田市水资源紧缺要求发展节水农林 水资源供需分析表明,开源的潜力已经不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2002一 2004年,莆罔市农林灌溉用水量分别占总用水量的72%、68%、67%呈“负增长” 的趋势,但农林灌溉仍是用水“大户”。因此,发展节水农林,不仅是全市面对 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对缓解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莆田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莆田市己建各类山丘区水库68座,设计灌溉面积130千hm,有效灌溉面积70 千hm2:已建农用水库4座,设计灌溉面积8.4千hm2,有效灌溉面积6.5千hm2各类水 库(不含非农用平原水库)总设计灌溉面积146千hm2,占全市总灌溉面积20%。 莆F日市水库灌区多位于山丘区,农林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落 后,农民生活困难。20世纪5060年代,水库灌区的建成使大面积缺水的土地改 造为高产田,大、中型水库灌区不仅解决受益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也为山丘区 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契机。据2001年统计,水库灌区粮果单产是建库前的7,8倍, 成为山丘区粮果菜基地。水库灌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 改善,充分说明水库不仅是山丘区农林发展的命脉,而且也是山丘区农村经济发 展的基础[2]。 2 第一章绪论 水库作为莆田市地表蓄水工程,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 支撑。水库灌区和井灌区相比,输水距离长,田问灌水技术相对落后,水的利用 率低:水源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控制面积较大,规模效益大,发展节水有利于 水库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与引黄灌区相比,水源控制的自主权大,泥沙问 题不突出。水库灌区的特殊性决定了水库灌区节水不仅具有农林节水的共性问 题,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莆FR市多数水库不再单纯为农林供水,向非农林供水已成为水库的一项重 要职能,同时为了兼顾水产养殖、旅游开发、水力发电、生态用水等还要常年保 持一定的库水位。近几年新上的电厂、纸浆厂等高耗水企业,国家限制开采地下 水资源,已经把取水的目标瞄准水库,甚至出现了“抢水”的现象,因非农林用

相关知识

基于PLC的灌溉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果类种植园中喷灌智能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pdf
20100526 园林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说明.pdf
花卉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提高灌溉效率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现代农业园区灌溉系统设计.pptx
“灌溉与施肥的智能革新:水肥机控制系统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打造高效、智能的农业灌溉管理系统
园林灌溉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说明.pdf

网址: 水库枇杷园区精确灌溉控制系统的分析.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54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枇杷抗寒减灾技术
下一篇: 一种可调节灌溉量的花茶树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