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三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的繁育与抗逆性研究

三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的繁育与抗逆性研究

三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的繁育与抗逆性研究

【摘要】: 我国是苦苣苔亚科植物的分布及多样化中心。多数种观赏价值极高,野外原生种由于生境遭受严重破坏,大多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对珍稀的苦苣苔科植物的迁地保育和对有观赏和商业开发价值的中国特有苦苣苔科植物的选育都需要进行栽培生理和繁育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本论文研究的3种植物花叶兼美,花形奇特,花期长,观赏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室内观赏盆花市场开发前景。本文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对其生境、快繁及抗逆性进行了综合研究,为其引种和商品化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引种栽培试验得出,苦苣苔科植物在模拟生境条件下比较容易引种。栽培过程中遮荫度、空气和土壤湿度及空气的流通程度是关键。(2)对3种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通过种子获得无菌材料,闽赣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heucherifolius Hand.-Mazz.和大花旋蒴苣苔Boea clarkeana Hemsle以幼叶作为外植体得到无菌材料,3种植物均能实现组织培养的全过程,且长势良好。实验结果显示,MS+NAA0.1mg·L~(-1)+6-BA0.1mg·L~(-1)(单位下同)、MS+NAA0.1+6-BA0.2和1/2MS分别是浙皖粗筒苣苔的最佳启动分化培养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和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MS+NAA0.5+6-BA 1、MS+NAA0.5+6-BA 2分别是闽赣长蒴苣苔、大花旋蒴苣苔的最佳启动分化培养基。对3种植物的叶插繁殖技术试验表明,3种苦苣苔科植物之间生根难易度差异显著,闽赣长蒴苣苔未见生根,大花旋蒴苣苔和浙皖粗筒苣苔均在叶插后15 d左右开始长根,14 d到20 d期间达到生根旺期,23 d后基本生根完全。大花旋蒴苣苔的叶插生根率最高。(3)综合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6个生理生化指标,耐荫能力强弱顺序为:大花旋蒴苣苔>闽赣长蒴苣苔>浙皖粗筒苣苔。综合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根冠比等8个生理生化指标,耐旱能力强弱顺序为:大花旋蒴苣苔>闽赣长蒴苣苔>浙皖粗筒苣苔。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1234187246572142592

1 汤正辉;陈维伦;石雷;郭东红;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离体种质保存[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吴丽芳;蒋亚莲;张素芳;杨春梅;屈云慧;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及产业化运用[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温放;韦毅刚;Michael Mller;符龙飞;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A];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兰英;李春玲;树莓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郑亚杰;姚寰宇;侯佳贤;山梨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春情;郑赟;胡娅晴;徐江;油菜素内酯调控玉米抗旱性的机制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7 张军;李爽;付鑫鑫;魏国;张振旺;赵凯男;黄明;李友军;吴金芝;强筋冬小麦品种萌发期和幼苗期的抗旱性分析[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8 陈和明;吕复兵;李佐;肖文芳;尤毅;朱根发;西藏虎头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5[C];2015年 9 吴金寿;赖钟雄;陈义挺;林珊珊;叶芝萍;芳樟离体培养快繁技术[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兰英;刘胜;李春玲;美国红栌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A];第二届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289887717202591744

1289887145204383744

相关知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获得国家林草局第二批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认定
苦苣苔科大叶石上莲CYC类基因RT
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华丽芒毛苣苔
半日花科植物抗逆性研究.pptx
一片叶、一束花、过一生:传奇库珀海角苣苔诞生园艺新品种
“贵州省观赏植物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研讨会”在院园艺研究所召开
肋柱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万余种
一生只开一次花!“神奇”苦苣苔科植物在辰山植物园保育成功并陆续开放
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网址: 三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的繁育与抗逆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15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四倍体杂交兰遗传性状分析及其抗逆
下一篇: 半日花科植物抗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