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是关于大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大豆一直以来是辽宁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辽宁地区水资源缺失和农业用水困难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通过采用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利用土壤保水剂以及化控抗旱制剂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传统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进行完美结合,为大豆的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现对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61-02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大豆的种植比例在不断扩大,但随着生产、生活和农业用水的不断增加,再加上辽宁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型地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因此,大力发展旱作节水栽培,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利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还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 现阶段大豆主要种植方式
20世纪初期,辽宁地区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社会效益,改变了传统种植大豆的方式,采用“三改兩推广”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即将传统分散种植的方式改为集中种植、集中管理;将传统农作物套种的方式改为清种;将原本种植在贫瘠地区的大豆集中种植在土壤肥沃的地区;积极推广玉米和大豆轮作技术,春季采用玉米—大豆—玉米种植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夏季采用小麦—大豆、小麦—蔬菜的种植方式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现阶段,采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大豆种植和管理,已明显提高了产量,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调查,目前辽宁省采用清种大豆的比例高达70%以上,与玉米、小麦或者蔬菜进行套种的大豆比例仅为10%左右,在稻田、林间进行大豆种植的比例仅为20%.其中,大连市主要采用清种、与农作物套种的方式,清种所占比例超过50%;辽阳市主要采用清种、林间种植、与农作物套种的方式,清种所占比例超过55%;沈阳市主要采用套种、林间种植、清种、田埂等方式,清种所占比例超过60%;铁岭市主要采用清种的方式,清种所占比例超过60%,少量采用与玉米套种方式;朝阳市清种所占比例超过80%;锦州市清种所占比例超过85%;葫芦岛市清种所占比例超过75%.
2 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模式的基本操作
2.1 大豆节水栽培技术
2.1.1 土壤保水剂的使用.大豆种植之后需要施用土壤保水生化制剂,旱露需要施用植物保护3号37.5 kg/hm2;施用博亚超强保水剂22.5 kg/hm2;施用海礁王专用保水剂30 kg/hm2.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保水剂单位面积使用量,保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1].
2.1.2 化控抗旱制剂的使用.种植大豆时使用抗旱剂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控.首先,在大豆的苗期和果针期需要喷洒抗旱剂1号或者粉锈宁,其用量为抗旱剂1号1 125 g/hm2兑水750 kg/hm2进行喷雾,而粉锈宁则需要采用0.03%的浓度进行喷洒.其次,在始花之后的20~25 d之内及时控苗.
2.1.3 行间覆膜操作.目前,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采取以地膜为载体,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的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覆膜提墒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采取机械覆膜,一般用厚度为0.008~0.010 mm的薄膜覆膜,一般地膜用量60 kg/hm2左右,地膜两边每隔2~3 m要用土压实.行距为110 cm,中间覆70 cm宽的地膜,在地膜两外侧距膜边距2.5 cm处播种,播种的苗带间距为35 cm.覆膜后,不但提高了化肥利用率,保持了适宜的水分和温度,还抑制了大豆苗期杂草的生长,最终使大豆产量和品质做到到提高[2].
2.2 大豆节水灌溉技术
2.2.1 苗期灌溉.在种植作物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浇灌,在幼苗生长时如遇干旱也需进行灌水操作.灌溉量控制在300~450 m3/hm2之间,不论是隔沟灌还是喷灌,都需要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
2.2.2 开花期灌溉.大豆在开花期和拔节期对水分的需求非常高,需要确保充分的水量.特别是在拔节期,喷灌用水量需要保持在300~450 m3/hm2之间,而沟灌用水量则需要保持在450~600 m3/hm2之间.
2.2.3 鼓粒期灌溉.大豆在鼓粒期是大豆除了开花期之外的另一个需水关键期,也需要确保水分的充足.因此,在此期间一定不能有干旱现象.喷灌用水量需要保持在300~450 m3/hm2之间,沟灌用水量则需要保持在450~600 m3/hm2之间.
2.3 大豆节水配套栽培技术
2.3.1 选择抗旱性能高的优质新品种.在进行大豆品种的选择时,需要对辽宁地区的土壤情况和雨水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才能保证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3].
2.3.2 合理灌溉.大豆在生长繁殖期间需要的灌溉量为1 200~1 800 m3/hm2.灌溉时间主要集中在播种前期、大豆开花拔节期和大豆鼓粒期3个阶段.特别是遇到极端天气时,可以适当增加灌溉量,避免大豆作物减产.
2.3.3 科学施肥时间和施肥量.①基肥.播种时,对于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区,施有机肥45~60 t/hm2;对于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施有机肥15~30 t/hm2,有机肥需要与化肥进行充分拌合之后再进行施用.②追肥.在大豆开花之前根据大豆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根际追肥,追肥量以60~75 kg/hm2为宜.③花荚期.选择尿素、磷酸二氢钾、三料磷、硫酸钾等按一定的配合比拌合后溶于水中,采用喷施的方式对大豆进行叶面追肥[4].可混合喷施可也单独喷施,时间以16:00为宜.
2.3.4 病虫草害的前期防治.采取选择良种与药剂拌种的措施对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以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高效.播种前严格清选种子,利用豆种与菟丝子种子大小的悬殊,采用簸箕和筛子等机械办法,即可除净混入的菟丝子种子;预防大豆霜霉病可以用适量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预防大豆根蛆,建议用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兑水喷雾,边喷边拌;不同的虫害要根据测报情况,在幼虫初龄期或初发生期加强预防.
总结:这篇大豆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黑龙江省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就是大豆。因此。对于大豆的种植方面一定要加以重视。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方法,以确保大豆优质高产。本文就此。
2、 粮原5698高产栽培技术 粮原5698是辽宁联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辽审玉[2012]554 号, 组合。
3、 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1 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国标。2 进行种子处理2 1 带壳晒种剥壳前将种果在土质地面上摊5~7厘米厚。
4、 黑龙江省小麦抗旱节水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引言黑龙江省小麥主产区集中在西北部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该地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对保持地区粮食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季节性。
5、 抗旱玉米栽培措施 【摘 要】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品种,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资源。玉米种植大多集中在北部和西南地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污染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