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寨乡内的板蓝根花正如绚烂的彩霞般盛开,紫色的花朵点缀在葱郁的田野之中,散发出药香四溢的芬芳。各个农户在田间忙碌着,忙于收割、捆绑、搬运和称重,随着一辆辆货车满载着丰收的板蓝根,增收的希望也随之飞往更远的地方。 作为地处中越边境的地区,大寨乡充分发挥其深厚的资源优势,围绕“山顶药材香、山腰红米靓、山脚水果甜”的产业发展思路,灵活调整传统农业结构,以中药材的种植,尤其是板蓝根的栽培,作为乡内的特色主导产业。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板蓝根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成为振兴边疆经济的“蓝色答卷”,将从身边的“深山草”转变为带来富裕的“宝藏”。 板蓝根不仅能够快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且其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让种植过程更为环保,极少需要使用化学农药,从而保护了土壤和水源的健康。在每年的采收季节,板蓝根从根到叶全身皆有用途,叶子可加工成蓝靛用于染料,枝条可移植育苗,而根则是制作中药的天然原料。一年可收割三次,平均亩产量在300至400公斤之间,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年产值可达432万元,驱动着辖区内20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大寨乡更注重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深入实施“党建+合作社+农户”的三级联动机制,乡党委引导农民众筹力量,成立合作社,全面推进板蓝根的特色种植。然而,乡内目前的中药材种植现状仍显得“小、散、弱”,即大多为零散的个体经营,种植数量不多,周期长且投入成本高,缺乏统一的管理与标准化操作,也没有真正的深加工能力,仅靠原料销售,导致产业链短,运营效率低。 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主动出击,在大寨村委会哈尼小镇附近建立中药材烘干厂,这无疑是打开了“田间至车间”的重要通道。随着这一烘干厂的投入使用,板蓝根的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乡村产业链得以延伸,不仅增加了乡村经济收入,更提升了中药材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党的领导加强了地方农户的产业转型与升级,乡内的合作社纷纷响应,共同推动中药材种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良性发展态势。每一个板蓝根的生长,都见证着大寨乡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未来,在党的引领下,乡村的美丽蓝图将继续描绘出更加绚烂的篇章。 -END-
通讯员:朱冠宇 杨绕兰 责任编辑:王雅慧 责任编辑:白勐 监审:冯光武 总监:马志祯 《金平新闻》播出时间:星期一、三、五(20:00) 重播:次日12:00 20:00 22:30 提醒:转载请注明来源:长寿金平(ID:CSJP3051044) 投稿及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873-3051044 邮箱:jpgbdst@163.com
相关知识
大寨乡:用板蓝根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郭大寨乡:“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大寨乡: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种植惠及民生
青州市弥河镇党建引领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菊花甜、桂花香,重庆精酿啤酒以花酿酒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西单西北角“乡村振兴”花坛
宁阳县乡饮乡:大棚芦荟“绿”意浓 乡村致富“钱”景广
小辣椒大产业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新县千斤乡孔湾村:百亩板蓝根喜获丰收
【乡村振兴】兴安盟:千亩板蓝根喜迎丰收
网址: 大寨乡:用板蓝根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1603.html
上一篇: 中药材板蓝根种子最新行情 |
下一篇: 走进田间地头,助力板蓝根抢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