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国内首座花文化研究院落地云南农大

国内首座花文化研究院落地云南农大

素有“彩云之南”美誉的云南省,因其地理及气候优势,拥有极其丰富的花卉资源,26个民族更是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花文化。为加快推进我国丰富的花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步伐,以及发挥云南资源优势。云南农业大学在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分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花文化研究院。12月21日,在云南农业大学举行了隆重的中国花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

随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周武忠、清华大学教授李树华、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红芝、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分会副会长赵御龙等学者、专家针对花文化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开展了研讨。拟设花文化资源的收集、花卉产品加工与文创、民族花文化及现代应用、花卉康养旅游四个研究方向。

在地球39万的植物中,开花植物就占有35万。人们爱花,形成了独特的赏花、写花、画花、吃花的文化。从最初的药用、食用文化开始,花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等领域,广泛地融汇于中国文学、美术、音乐、宗教、饮食、养生保健等领域内。

未来花文化研究院将重点对独特花卉资源,如具有玫瑰香味的玫红百合、高原格桑花—狼毒花驱虫除菌、火把果与彝人火把节起源、用于制作米饭的染色花等重要资源背后的科学故事进行调查、研究,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新型花卉产品。

并且以云南丰富的花卉资源和气候优势为基础,研究花卉产品采后保鲜、压花、染色花、花艺等技术,同时开展花文化产品消费心理和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对花文化产品的认知和心理期望后结合花卉植物管理的科学知识对花卉产品进行文创设计,通过文化元素提高花卉产品的附加值。

云南的各少数民族对花卉的栽培、利用、食用等各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甚至有些花卉与民族起源和节日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马缨杜鹃与云南彝族少数民族由来的关系、大理白族的食花文化等,这些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建立了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云南农大吴红芝教授介绍说。

云南少数民族用染色花制作的花米饭

上海交通大学周武忠教授提出,收集整理有关花文化的资源与故事,推进花文化书刊及教材的出版,不仅仅有利于我国的花文化在全国范围的传播及普及,更可以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指出,园艺疗法也是花文化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结合绿色康养时代的来临,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作为试点,引入园艺疗法理念。

火棘又叫火把果

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分会副会长赵御龙表示,如日本对樱花文化的推崇其实是日本对本土文化的一种觉醒,其影响已经深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而,对于我国花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产生深远的意义。

此外,加强构建花卉企业与花文化的桥梁及纽带,会议上还提出,要在云南打造示范性花卉基地,为包括花卉产品生产、加工、利用、销售的公司架起一条专业、高效、科学的绿色通道。

撰稿:吕文越

图片:旖池

编辑:木蓁蓁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中花社

了解更多花卉行业资讯请关注:中花社

相关知识

国内首座花文化研究院落地云南农大
云南农业大学中国花文化研究院一行考察百草园|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我国首个花文化研究机构在云南农业大学成立
见证国民文化自信崛起,中国首个全球花生产业研究院助推胡姬花非遗古法闪耀世界!
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走进昆明市晋宁区
【讲堂预告】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走进昆明市晋宁区
农大花店
勾勒“珠江上河图”!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桥6月开放
华中农大举办狮山园艺节 师生共同体验园艺文化
自然文化研究院

网址: 国内首座花文化研究院落地云南农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3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君子兰怎么养殖
下一篇: 君子兰的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