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推广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发展林下特色经济。这样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可推进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但林下种植药材与大田种药有较大差别,与常规种粮差异则更大。提高林下套种药材的经济效益,必须注意六大问题。
1.必须选择适应性强的药材品种
首先,选定的中药材必须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在林地生长。由于林地大都土层薄、肥力差、易干旱、易荒草。因此在中药材种类选择上,总体应选择耐瘠薄、耐干旱、耐荒草的粗生易长品种,如柴胡、金银花等。此外还必须因地制宜考虑海拔、土壤、湿度、树龄大小、树木种类等因素。
如高山阳坡地可种耐寒喜阳的白芍、柴胡;低山阴湿的阴坡地易种耐阴耐湿的鱼腥草、绞股蓝等;树龄小的,可种植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的丹参等阳生植物;树龄较大的,则必须种植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的黄连、黄精等阴生植物。对于猪苓来说,它的生存在海拔800 - 2000m。在选择林地时,应坚持低海拔选阴坡林地,中度海拔选半阴半阳的林地,高海拔选较阳林地的原则,实施林下种植。
2.产品质量要达标
品种适应性决定中药材在林地种植成功与否即产量高低,而中药材是否有用还要看有效成分含量。有的中药材虽然在林地种植,产量也不错,但有效的成分含量却很低,或商品性状差,根本不能药用,这样的中药材不能盲目种植。
例如,许多高山中药材,就不宜在低山种植。保证中药材品质的简单办法,就是发展当地有野生资源、且过去知道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的地道品种。对引进的外地品种,一定要先试验、示范,确认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后,才可在类似生态区适度推广。
3.规范技术种植
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走区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道路,林下种植药材也不例外。应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认真分析、比较,因地制宜发展重点,并按照统一的管理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只有这样,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益。
4.找到技术服务作为支撑
林下种植中药材,大多数干部和农民缺乏应有的技术与经验。由于种植药材技术与种植粮食差异较大,因此,发展林下种植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从种植到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在生产中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快捷、有效地提供技术指导,提出对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失败,降低损失。
5.符合国家林业政策
林下种植药材,目的是利用林下空旷闲地资源,实现农民增收,进而更好地保护林地,不可“舍本求末”或“本末倒置”。
因此,在考虑林地种植品种时,首先应选择以收获茎、叶、花、果等地上部分为主,一年种植可多年受益的中药材,如金银花、木瓜、五味子等;
其次,可选择种植需多年后才能收获或种后不必连年翻耕,地面绿色植被保持时间长的中药材,如芍药、薄荷、猪苓等。总之,在林地,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地,不能套种与林业政策有冲突的当年生地下根茎类中药材。
6.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林下种植中药材,目的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讲究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林下种植中药材时,在药材种类选择、种植布局、栽培技术、收获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尽量按市场要求运作,既要发挥地方优势,又要注重市场变化;既要防止不问市场的盲目发展,又要防止脱离实际“跟风撵价”。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林下种植中药材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与良好的效益。
种药材,寻求技术支撑,就找保山绿色畅通,供应优质种源,全程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保价回收。为您量身订制,种出优质药材。
13116281666
相关知识
林下种植中药材 生态经济双丰收
光泽林下种植中药材 可持续发展路越走越宽
六盘水林下种植中药材近3.9万亩
铁皮石斛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中药材 带动全省林下经济整体效益提升
林下种植中药材推荐
林下种植十大紧缺药材
《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通则》中关于林下种植的规定
林下种植中草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林下种植黄精经营模式有哪些?林下种植黄精注意事项
网址: 林下种植中药材,选对绿色畅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7846.html
上一篇: 陇西:GAP赋能 千年药乡中药材 |
下一篇: 花卉成药材,风景变“钱”景!胶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