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增9种:
(2)天然香料市场有望扩大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新型的香料制品,以改善目前使用化学
合成的香料制品,预防各类疾病。因此,目前可种植台芦荟、灵香 草、荆芥、益母草、薄荷、大茴、玫瑰、茉莉花、皂角、何首乌等 中草药品种,对提炼香精、纯天然香用油以及对目前食品工业中的 糕点、饮料结构调整均会带来好处。
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
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4个 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会员团
(四)中药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
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制
定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
规格等级
●按部颁标准,依大小(长度、直径)分为 3个等级: 一等(头肥):呈长条圆柱形。内外黄白色或浅棕色。中部直径0.6cm以上,长50cm
以上,根条均匀。无冻条、油条、破条、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二肥):中部直径0.4cm以上,长35cm以上。余同一等。 三等(平条):中部直径0.4cm以下,但大于0.2cm,长短不分,间有冻条、油条、破
(三)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采种 * 霜降后选择优良植株去掉地上部,保留芦头(芽)。 取芦头下20~25 cm根部即为牛膝薹,在阴凉处挖坑深 30 cm,垂直放入牛膝薹,填土压实越冬。 * 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按株行距 60cm×75 cm植 入牛膝薹,苗高20~30 cm时,每株施尿素150 g适量 浇水。 也可在收获时选优良植株的根存放在地窖里,次 年解冻后再按上述方法栽培、栽种。秋后种子成熟后采 种即为秋子。
条。余同一等。 ●出口商品 按大小分为特肥、头肥、二肥、平条四个等级。
化学成分 药用成分
*皂苷(水解得齐敦果酸) 羟基促蜕皮甾酮 牛膝甾酮 多糖类成分 磷脂类成分等
生长习性
* 年生长期200-300天。 * 人工栽培的为130-140天。 * 生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 ✓幼苗期:出苗至株高20 cm左右,第一对分枝出现,7月 ✓盘棵期:株高20 cm左右至现蕾,地上部分迅速生长,8月 ✓根条迅速生长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条迅速膨大,9~10月 ✓成熟收获期:地上部分枯萎,11月上中旬。
(1)药食两用中草药将倍受青睐
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大自然的思潮日渐强劲, 人类的医疗模式已从原来的治疗型逐渐转向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型,而一些具预 防与保健功能的中草药也将逐渐受到青睐。专家们分析,保健食品、天然绿色 食品开发将成为黄金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原料。定位于保健药品的中草药、国 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用的天然中草药可适当种植。
(4)生物农药是重要方向 随着化学制剂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日益严重,越来越被人们
认识和了解的生物农药,在人世后将加速开发和利用,如苦 参、苦瓜、苦楝子、狼毒、莽草、鱼藤、半边莲、柠檬等品 种,有着解毒功效,也将随之有更大的需求。
四、几种中药材的高效栽培技术
牛膝 药用玫瑰
半夏 黑果腺肋花楸
(一)牛膝-根及根茎类药材
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 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
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 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014新增15种中药材:(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 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向基地培育模式发展。“九五”期间,国家科技 部曾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自1999 年我国提出中药材GAP 概念、2003 年 开始实施认证以来,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同。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及GAP 基 地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降低行业经营风险。
概述
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 的根,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 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之功效。
产地
主产于河南武陟、温县、博爱、沁阳,孟县、辉县也产。
古产地为怀庆府(现代的博爱、沁阳、武陟、温县一带),故称怀牛膝。现河
(二)大健康产业与中草药生产的关系
中医健康概念应该属于大健康概念的范畴,多与长寿相联系。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最早倡导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以及预 防疾病的健康新模式。
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
(三)取得的成就
中药研究开发也取得了喜人成效: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王振义、陈竺将传统中药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明显疗效,获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 创新成就奖。 全国有2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产品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基本建立了现代中药产业体系。 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中药产品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 2015年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
•播种时期:以7月中、下旬为播种适期。 * 播前处理:播前,将种子放入20℃温水中浸泡12-24小时, 捞起晾干后,再与火土灰、人畜粪水拌和均匀,撒播于畦面, 用耙轻轻搂动土面,使种子下沉入土,再撒盖一层细土(或细 沙),厚约1~1.5cm。最后,畦面再撒盖一薄层谷壳,以利 出苗。 * 用种量:每亩用种量0.5~0.75kg,可适当增加。 7月21-24日 播种,生育期110~130天,花少,根壮,质优; 种植过早当年开花结果,根不能入药。
* 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 土黄色,肉质;茎四棱形, 节膨大如膝; * 单叶对生,叶片两面被柔 毛,沿主脉较密;穗状花序; * 胞果长圆形。花期7~8月, 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
根呈细圆柱状,表面土黄色, 稍光润,有浅细扭曲的纵皱 纹。质硬脆,易吸潮发软, 折断面淡棕色,半透明,有 白心。 气微而特殊,味微甜涩。以 条粗长、皮细肉肥、色黄白 者为好。
(3)抗癌中草药前景看好
用以研制抗癌等药物的天然药材种植前景看好。防治各种 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已是全世界医药科技领 域和医药生产中药材种植企业研究开发的热点。先进国家投 入巨大的财力、人力进行研究。
天然药物的宝库----中草药资源中,有很多中草药品种是防 癌、治癌的尖端药物,如天仙子、红豆杉、瓜萎(果)、天 花粉、山豆根、沙棘、高良姜、银杏叶等都是制造防癌、治 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我国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 湖南、四川、贵州、甘肃、 陕西、辽宁、广东等几个省 市。2015年我国中药材种植 面积约5045.5万亩。
2010-2015年我国中药材种植及基地面积情况
三、发展前景
由于国家医改政策的推动,以及近年来宏观环境对中 草药种植市场的倾斜。未来中国中药材种植发展一片光 明。未来中国中药材的种植市场可以从以下四点发展:
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 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
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 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
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 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
(二)选地整地
牛膝系深根作物,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 较低的砂壤土。 深翻土壤60cm以上,亩施用腐熟厩肥3000kg、过磷酸钙2540kg、菜子饼50kg,共同混拌均匀,堆沤数日,分层或均匀地于 表土层,然后再耕翻一次。 作宽1.3米的高畦或平畦;高畦畦沟40cm,四周开较深的排水沟。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要考虑怎样合理、科学的把中药材种植发展为地方的支柱产 业。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从基源、适宜产区、生长周期三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中药材种植切忌盲目引种、盲目扩大面积、植物生长调节剂滥用、农药滥用,部分地 区已造成的土壤和品种严重退化、重金属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也急需解决。
二、中药材生产现状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喜阳光充足,温暖干燥的气候 * 不耐寒,耐肥性强,喜砂质壤土 * 怕涝,忌地势低洼,生长中期需水较多 * 忌连作
留种技术
* 种子分秋子、 秋蔓薹子、老蔓薹子。以秋子最好,老蔓薹子最差。 * 秋子:2-3年生带芽眼牛膝春季栽种,秋季收获的种子。 * 秋蔓薹子:秋子于春季种植,秋季收获的种子。 * 老蔓薹子:秋子于夏季种植,秋季收获的种子。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选地、整地 •繁殖方法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与初加工 •贮藏
(一)品种选择
核桃纹(怀牛膝1号) 药农当家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主根匀称,芦头细小,中间粗,侧根少,外皮 土黄色,肉白色;茎紫色,叶圆形,叶面多皱;亩产1000公斤,头肥 平均比例高达68%。 风筝棵(怀牛膝2号)为传统的药农品种。 特征特性:株型松散,主根细长,芦头细小,中间粗,侧根较多,外 皮土黄色,肉白色;茎紫色,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面较平。亩 产600-900公斤,头肥比例60%。
中草药高效栽培技术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二0一八年八月
一、大健康产业与中医药发展 二、中药材生产现状 三、发展前景 四、几种中药材的栽培技术
相关知识
中草药栽培技术
茜草市场种植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金线莲高效繁殖及栽培技术
53種中草药栽培技术.docx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 好就业吗
芭蕉高效栽培技术
荷花高效栽培技术
韭薹高效栽培技术
中草药:附子的功效作用及栽培技术
网址: 中草药高效栽培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7977.html
上一篇: 每斤售价高达几千元,这种珍稀药用 |
下一篇: 烟草花药培养.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