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高山深处育桃李——记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中心前山村小学校长王沾奎

高山深处育桃李——记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中心前山村小学校长王沾奎

通讯员 李振羽

在恩施大峡谷群山环抱中,有一位党员教师,43年如一日坚守山村教育一线,用爱心和责任培育一代代山里娃。他是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中心前山村小学校长王沾奎。

扎根家乡 用爱托举山里娃

“当时村里缺老师,我就回家乡当了一名代课老师。”1982年,16岁的王沾奎回到前山村,开启了教书育人的人生。

从少年到花甲,王沾奎见证了前山村的变化。“起初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室是土坯房,下雨天屋顶漏雨,冬天寒风直往教室里灌。”王沾奎回忆。

山区教育之路从不平坦。海拔1700多米的前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许多年轻教师来了又走。“有年冬天,山上大雪封路,全校老师轮流背着教材和食物翻山越岭到学校,确保孩子们不停课。”回忆过往艰辛,王沾奎语气平淡,听不出半分不愿。

“我是大山的孩子,懂大山的孩子。”当许多同龄人选择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发展时,王沾奎毅然选择扎根家乡。

怀揣对教育的热爱,深受身边党员教育工作者影响,1989年,王沾奎郑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老党员们带头扎根山区,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为山区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从最初的代课老师到现在的小学高级教师,从普通教员到学校校长,王沾奎用43年时间诠释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内涵,“扎根乡村,无怨无悔”是他用一生实践的承诺。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部分都缺少关爱。”前山村小学有5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8名。王沾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这些留守儿童补习功课、组织活动吸引他们参加,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对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王沾奎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亲人。

学生小阳(化名)长期缺乏父爱,性格孤僻,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王沾奎家访了解情况后,不仅在学习上引导、帮助他,在生活中也给予他很多温暖。慢慢地,小阳变得开朗起来,与同学的关系也和谐了。

类似例子在王沾奎40多年教育生涯中数不胜数。

他不仅教书,更育人。他用爱心、耐心一点点改变着山区孩子的命运。课堂上他是严格的老师,课余时间则是疼爱孩子的爷爷。一名六年级学生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王爷爷就像亲爷爷一样。”

王沾奎不仅带头承担更多教学任务,还尽己所能帮助新来的年轻老师适应山区教学环境。在他的带领下,前山村小学成为推动当地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教学 培养建设大山的新一代

“知识不仅要从书本里学,还要从实践中学。”这是王沾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身处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前山村,王沾奎找到了家乡资源禀赋与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点,带领师生在校园开辟特色劳动基地,种植中药材。“我想让孩子们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了解家乡的宝贵财富。”

劳动课上,孩子们分组管理不同的药材园区,三年级负责金银花区,四年级照料黄连区,五六年级管理天麻和七叶一枝花。全校每月开展两次劳动课,认识各种中药材,了解其生长习性,掌握采收技术。

劳动基地不仅是特色课堂,也成了连接学校与村里产业发展的纽带。村里的中药材种植户经常受邀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授中药材种植技术等。

“前山村不仅有中药材资源,还有恩施大峡谷这样的世界级景观。”王沾奎深谙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带领高年级学生开发“药草寻宝”活动,积极向来村旅游的客人推介,成为前山村文旅融合特色项目。这种把地方特色同教育革新融合起来的创新教育,既充实了教育内容,又为学生全面成长赋予了宽广的天地。

43年如一日,王沾奎坚持把教育与前山村发展紧密相连,让知识的种子与乡村振兴的希望一同生根发芽。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山村教育不仅是教孩子们走出大山,更要培养能够建设大山的新一代。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走出大山后又回来建设家乡,我觉得这辈子值了。”如今的前山村,已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乡村振兴重点村。这份价值感,支撑着王沾奎43年如一日坚守深山、无怨无悔。

相关知识

恩施大峡谷几月份去最好
黄山风景区西海大峡谷附近住宿推荐
恩施旅游3天2晚行程路线最佳规划,避坑请看这篇
恩施大峡谷花草树木图鉴
恩施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湖北赏花地图发布!恩施赏花线路在列,全省共20条!
盘前高山蔬菜种出好日子
中国恩施高山药材集散中心即将开市!
恩施旅游五天及攻略花费,恩施旅游详细攻略看完少花30%
中国十大最美峡谷排行榜 国内十大最美大峡谷排行榜(不含红峡谷)

网址: 高山深处育桃李——记恩施大峡谷风景区管理中心前山村小学校长王沾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80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高山红景天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 高山西兰花如何培育壮苗及土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