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桑叶供应不足,还能养蚕?”“有了人工饲料喂养,只要控制好温度湿度,不仅能养,还能高产。你看,这是吃人工饲料养的蚕,上周上山结的茧,每张单产33公斤。”14日下午,南通市基层科协“四长”(农口)配合饲料养蚕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进如东养蚕能手季彬的蚕室,面对来自海安、启东等地养蚕大户的提问,季彬与同行分享养蚕连年增产增收的喜悦。
“今年是我使用人工饲料养蚕的第13个年头,用人工饲料养蚕省事儿,一个生长周期一般只需喂9-11次料,节省劳动量70%以上,节约90%的耕地。”季彬告诉同行,由于不再需要新鲜桑叶,全年都能养蚕,避免了农药和环境污染给养蚕生产造成的危害。今年以来,季彬已经饲养三批32张饲料蚕,张张高产。
“来到季彬的蚕室,一看一问一答,让我们大开眼界。”参加培训班的54名传统养蚕大户对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0年,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人工饲料养蚕新技术,建成人工饲料养蚕标准化示范平台,主持制定《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标准》《家蚕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程》《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规程》等5个南通市地方标准,主持制定的《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成为我国饲料养蚕史上的首部省级地方标准,与相关单位联合制定的全国首部桑蚕配合饲料全龄饲育技术团体标准《桑蚕配合饲料全龄饲育技术规程》于今年4月2日实施。
“去年,由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龄饲料工厂化养蚕的鲜茧产量在全国桑蚕鲜茧总产量中占比要达到10%左右,工厂化养蚕上升为国家行动。”培训班上,苏州大学教授徐世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崔为正和南通市基层科协农口“四长”、如东县蚕桑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韩益飞分别授课,为学员们送上“点智成金”的高招。
相关知识
子长市蚕桑开发中心:引进多项养蚕新技术 产业迸发新活力
新华社报道嵊州工厂化养蚕:一粒茧,向“新”求效
蚕桑丝语--蚕花擂台祭清明(儿童一日营)丨摘桑葚、学养蚕、缫蚕丝、做蚕花
新县:人间有“仙草” 致富有保障
江西:增收致富有了“油动力”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升级转型小蚕茧“结”出振兴大产业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巴贝集团以工厂化养蚕掌握原料话语权提高利润率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浙江一家领带企业以工厂化养蚕掌握原料话语权提高利润率
邵阳县:小小丝瓜络 打开新“丝”路
大力发展桑葚产业,黑金椹创始人用开启了一条创业新“丝”路
网址: 传统养蚕大户致富有了新“丝”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0336.html
上一篇: 作文:养蚕小记 |
下一篇: 岳池县:桑蚕吐出“致富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