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三四月份,杭州的小学生又要开始养蚕了。这其中是有乐趣,也有烦恼,对家长来说,为了找到合适的桑叶,真是一言难尽。这几天,杭州一位家长报料说,“在某网站的鲜生产品上看到一款预售产品——新鲜桑叶,20克售价9.9元,一斤桑叶卖250元!一条蚕宝宝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叶,按照这样计算,养十条蚕宝宝光桑叶就需要花费2500元”,有一位妈妈说,刚刚养好蜗牛,又要开始养蚕了。桑叶价格再贵,也只能买。现在城内很难采到桑叶,唯一的途径只有上网采购了。离市区最近、采摘的人最多的是浙大华家池校区的桑叶林。来采的家长不少,有的人拎了袋子来,有的人甚至带了麻袋,背走一麻袋,好几家人一起分。
既然桑叶这么难找,小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养蚕呢?如果不养蚕,能不能用同类昆虫替代呢?杭州小学一位科学老师们给出了答案:这不太可能!因为现在的小学生科学课,沿用的是2001年新课改后的教材,三年级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讲的就是蚕的一生,要求学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蚕一生的变化。
曾有老师测算,按杭州三年级目前在校学生3万余人计算,课程要求每人养10条,那一个春天,杭州小学生至少要饲养30万条蚕宝宝。
然而不论多么有意义的事情,都存在一个成本问题,都存在一个付出与收获成不成比例的问题。3万多学生,背后是6万多位家长,三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大多年富力强,正是干事创业的最好时期,让他们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找桑叶和买桑叶上,不论对于他们自己还是对于全社会,会不会是一种损失呢?更不用说,这样的“家庭作业”事实上大部分都是由家长完成的而不是孩子,最后往往背离了学校布置这一作业的初衷,还可能会严重挫伤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养成事事依靠父母的坏习惯。
为什么非得要求小学生们都养蚕呢?学校可不可以设一个蚕宝宝观察室?养在教室里,让小朋友们每天轮流观察,轮流照顾。
教育,固然要注重实践、鼓励实践,但教育也要注重效率与方法。有网友说,学校一张嘴,家长跑断腿。教育部三令五申要为家长减负,不能把家长变成学校与老师的“助教”,而为家长减负的关键,就是少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尤其要少布置折腾家长的作业。学校与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把家长的时间当时间,把家长的成本当成本,须知家长付出的成本就是全社会付出的成本。
来源:齐鲁网
阅读量:15.0W
相关知识
城市桑叶难寻 蚕宝宝不食素改吃香肠了
蚕宝宝几月份可以养
2024年教育技术应用:朝花夕拾的互动与实践.pptx
教学生艺术插花课程设计.docx
插花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家庭园艺设计与实践 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pptx
在美术课外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丝网花的研究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微型种植园:基于小学科学种植活动培育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有效的学生成绩评价与反馈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效果.pptx
网址: 养10条蚕宝宝至少花2500元?鼓励学生实践也要注重效率与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0350.html
上一篇: 蚕吃的食物要是() |
下一篇: 1月8日《柳州日报》柳江专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