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起源于英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我国的花境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近年来在国内各个城市,花境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花境植物日渐丰富,花境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花境成为了城市必不可少的花卉应用形式。
之前的我对于花境的认识是局限的,仅仅从花境植物组成上关注花境的设计,此次《植物景观提升与花卉应用论坛》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讲解花卉应用的情况。众多行业大咖倾情解读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不得不说让我这个小菜鸟获益匪浅。我主要记录的是汤振阳老师和何春梅老师的讲述内容。汤老师和何老师分别从花境的设计角度和苗圃的经营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花境不同方面的见解。
汤老师--一位有追求的设计师
汤老师是一线的花境设计师和实践者。实践经验丰富,对于植物应用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大多数人还在重复抄袭别人的花境作品的时候,汤老师2016年就开始转型研究植物与生态的主题。获得了2018年ifla生态景观类杰出设计奖的工程项目,江心洲南京生态科技岛滨江风光带大江测示范段,就是出自汤老师作品。丰富的实践经历让汤老师的分享充满了趣味性和干货。
作为花境一线的实践者,汤老师对于美是有追求的,从他做的PPT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高标准。精美的PPT,油画式的花境图片,引人入胜。美丽的花境照片一下抓住的大家的吸引力。他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问在座的听众,如何将花境做到10万平方米。说实话,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难回答的。我所看到的花境,还是以团块状的小面积花境为多,尺度较小,最大的也不过几百平方,十万平方米实在是一个不敢想象的花境项目。汤老师从花境的前端设计讲起。花境的前期设计,是指在设计前期,明确为什么要做花境,走什么类型花境,做什么主题的花境,做一个多大体量的花境等问题的设计过程,是属于项目方案设计的一部分内容。正所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设计就是花境项目的粮草,只有准备好这个,才能做下一步的事情。汤老师的讲解都是图文并茂,精心选择的图片和精炼的文字结合,让大家更好理解所讲的内容。
汤老师别有用心的找到了国外英文资料的报纸,翻译给大家。他提出了花境设计中的两种基本模型,一种是团块状种植(clustered planting),另一种草甸状模型(meadow)。在某个植物景观中,可以将植物归纳为结构植物和填充植物。而这两种模式对于结构植物和填充植物的应用是不同的。团块化种植主要采用结构植物,草甸状模型主要是填充植物和结构植物按一定比例混合。
汤老师创新的设计方法是,基于团块状模型,草甸状模型两种基本模型,提出了四种混合模型。
“
混合模型一:结构植物盆苗,草甸模式(切尔西经典模式);
混合模型二:结构植物团块+填充植物草甸模式。这种模式稳定,但由于结构植物品种季相需要与填充植物错开,观赏期多呈现单一品种效果,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项目。
混合模型三:结构植物团块+填充植物密植模式。这种模式较为稳定,效果状态由结构植物的品种多少以及混合比例控制,可用于面积较大的项目。
混合模型四:斑块化混播模式(野趣修复模式),混合模式可采用不同的混播比例。向大师学习,从经典中学习,他针对Piet Oudolf 大师的图纸表达,剖析了大师的作品,学习图面表达,模仿大师的设计手法,自己再来创作,这样更加科学合理且有效。
”
“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是明人计成对造园技术的精妙总结,对于花境而言,这句也是及其适用的。花境,呈现的是植物的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和群体美,富有野趣。但又不同于纯自然生长的组团,设计中花境需要讲究节奏与韵律,需要自然而不失整齐,纷繁却不至凌乱。而现在的花境更多的是无理由的堆砌植物,缺乏创意,缺乏生态自然的花境设计表达。汤老师的设计方式则是完美诠释了宛自天开的生态效果。从老师的作品,也看到了他对花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创作手法。最后老师寄语大家掌握原理,放开思路,不拘泥于现在固有的形式,开创花境翻天覆地改变的新时代。
何老师--一位有梦想的园艺人
如果说之前汤老师的分享我还能从花境设计上跟着学习总结,那么关于何春梅老师的分享,我就是一直拿着小本本记东西。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园林苗圃对于花境植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园林苗圃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苗圃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产量和育苗成本。
何老师是成都花乐园花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业二十多年,一直潜心研究和推广花卉景观事业。从生产、设计、施工、维护,人才培养、企业运营等花卉景观的全产业链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何老师的报告主题:《园艺苗圃的经营现状及出路探讨》 ,首先直指痛点,指出了苗圃经营现状的罪状。何老师用自己多年的经验,主要提到了现在大多数苗圃的基本情况:脏乱差,原始化生产,经营效益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没有营销机制,行业内不良风气等问题。
与普遍苗圃脏乱差缺少管理的情况相比,何老师的花乐园苗圃简直就是人间花园,通过一些图片,我们也看到了何老师的花乐园苗圃。看得出来,何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园艺人。对于自己的苗圃管理用了很多心思。不仅把苗圃里面的花境作为一个花境展示区展示给别人看,也把花境作为自己园艺生活的一部分。老师也提到未来花乐园将会开发更多的功能。何老师的人生是充满园艺色彩的美好,享受花境美好的感觉。生活本该如此,活出自己的美,活的讲究一些,认真一些,把最美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姿态活出自己,不得不让人羡慕其境界与情怀。
站在行业领先者的角度,何老师提出了苗圃经营的十大必然趋势:
“
1. 专业化,标准化,容器化不可逆;
2. 以核心产品为抓手,拓展市场;
3. 跨区域越来越难,专业发展必将本地化;
4. 养护,资材市场必将兴起;
5. 产业链协同管理系统化;
6. 行业从业人员年轻化,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跨越式发展;
7. 市场将被年轻稳步发展企业全面接管;
8. 花卉苗木生产全面工业化;
9. 业主单位与苗木行业优秀生产企业全面合作;
10. 专业媒体,专业媒体人,专业营销机制将全面洗牌;
”
这十大趋势是何老师多年从业经验的总结,何老师最后提到了自己作为园艺人的愿景,她是一个有梦的园艺人,希望大家有着园艺人的匠人的精神,又有着企业家的思维。站的越高,看的越远。未来我们还有很多路走。
两位老师的分享都是自己多年经验的心得学习体会。对于不同背景的听众都有着指导建议作用,对于我一个学习植物设计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十多年前,花境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花卉应用形式,但现在,花境的应用更加深入人心。城市的绿化美化离不开花境的应用,相信花境未来大有可为。
点击课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京花境论坛参会心得系列---之三 | 花境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风院协办的中国花境论坛暨四川花境产业发展峰会进行
花雨广场花境荣获第五届中国花境论坛金奖“花花皆秋色” 美景等你来打卡!——马鞍山新闻网
第七届中国花境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花境大赛颁奖典礼活动纪要20201207
植物园园林园艺论坛暨花境培训班通知
第二届中国花境论坛(第二轮通知)『附特邀嘉宾名单』
花境美化生活 小众成就产业
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园林园艺功能领域举办“植物园园林园艺论坛暨花境培训班”
中科院核心植物园园林园艺功能领域举办“植物园园林园艺论坛暨花境培训班”
推动花境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花境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
网址: 北京花境论坛参会心得系列之二 | 花境--大有可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074.html
上一篇: 『部分交流报告定了』▏〖第二届中 |
下一篇: 2019上海(国际)花展园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