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浙江:嘉兴蚕花的民间传说

浙江:嘉兴蚕花的民间传说

杭嘉湖地区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发现距今约七千年的桑孢粉遗存,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也发现了绢片、丝线、丝带等出土文物,均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东西。嘉兴市区,汉时已兴蚕桑丝织;唐宋蚕丝业已相当发达,丝绫被列为贡品;明清更是“桑柘遍地,茧泊如山,蚕丝成市”了。漫步蚕

  乡,常可以领略到许多蚕花风俗:蚕乡人爱唱蚕花歌,爱看蚕花戏,爱在发髻上插上一朵蚕花;过年要扫蚕花地,点蚕花灯;结婚要讨蚕花蜡烛、撒蚕花铜钿、经蚕肚肠,新媳妇要看花蚕;赶庙会时要轧蚕花,彼此见面打招呼也要说“今年蚕花廿四分”。

  那么,“蚕花”究竟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一朵彩纸或绸绢扎成的花朵,更是一个包括蚕宝宝饲养的全部过程并取得好收成的代名词。其实,一斤休眠的蚕宝宝能产八斤茧,即是蚕花八分,已算是好收成了,所谓“蚕花廿四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它代表了蚕农们普遍的祈望和祝愿。

  过去,养蚕人都敬重蚕花娘娘。蚕花娘娘也叫马鸣王菩萨或马头娘,从前许多庙里供奉着她的神像,有的是一个女子骑在一匹马上,有的是女子身边站着一匹马。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母亲亡故,父亲又长期出门在外,只剩下一个姑娘和一匹白马在家里。姑娘十分想念父亲,忍不住对白马说起话来:“马儿啊,你能把我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不想,白马真的朝外飞驰而去把姑娘的父亲接回家了。可是,姑娘的父亲怎肯让女儿嫁给一匹马呢?他便偷偷地把白马射死了,并剥下马皮晾在院子里。姑娘知道了,很是伤心,便跑去看马皮。忽然一阵狂风刮来,那张雪白的马皮竟紧紧地裹在了姑娘的身上。姑娘的头也变成了马头模样,她爬到树上,扭动着身子,嘴里不住地吐出亮晶晶的细丝把自己缠起来。从此,世界上有了一种新的动物,叫做“蚕”。蚕是由“缠”字变化而来的;同时,姑娘丧命后所栖止的那种树叫做“桑”,也是因为桑跟“丧”谐音的缘故。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蚕花娘娘的来历。

  蚕乡人对蚕花娘娘的祭祀十分频繁,几乎在孵蚕蚁、蚕眠、出火、上山、缫丝等每一道工序中,都要事先祭祀,祈求保佑。在清明前后和采茧完毕,还要分别祭蚕神和谢蚕神,这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在每年的蚕花节上,还要选出蚕花姑娘。轧蚕花的传统习俗和选美的时尚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浙江:嘉兴蚕花的民间传说

2023年山东导游资格考试导游服务能力考试题库-综合知识问答及参考答案660道 2023年四川导游资格现场考试题库-知识问答及参考答案200道 2023年山东导游资格考试导游服务能力考试题库-导游服务规范知识问答及参考答案180道 2023年山东导游资格考试导游服务能力考试题库-导游应变技能知识问答及参考答案160道 2016年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导游综合知识真题 2009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外语真题 查看导游证考试全部真题 >>   查看导游证考试全部文档 >>

相关知识

浙江:嘉兴蚕花的民间传说
桐乡“清明轧蚕花”玩出新花样
万人空巷“轧蚕花” 江南多个运河古镇举办蚕花庙会
嘉兴端午习俗
嘉兴粽子的文化“滋味”
太原到浙江旅游指南,浙江景点推荐,太原到浙江旅游攻略
嘉兴花店排名,嘉兴前十大花店都在这儿,订花送花就这么简单!
嘉兴乡村旅游好去处有哪些 嘉兴乡村旅游景点推荐
浙江桐乡:轧蚕花剥丝绵 桑蚕文化焕新民俗活力
“五月五,过端午” 民间流行登高、吃蚕花饭、砸蛋

网址: 浙江:嘉兴蚕花的民间传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076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幼儿园蚕宝宝教案(通用15篇)
下一篇: 刚出生的蚕宝宝吃什么?